蒂姆·柯斯基

蒂姆·柯斯基

蒂姆·柯斯基(Timothy Kusky),曾任美國聖路易斯大學自然科學終身首席教授,是國際上近年來出現的年輕優秀構造地質學家、地質災害學家,經全球範圍內投票當選為國際岡瓦納研究協會副主席。

基本信息

簡述

2009年9月以中央實行的“千人計畫”政策受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並組建起以他為核心的研究團隊,研究方向涉及華北和華南前寒武基底構造、三峽地區新構造運動等。以該校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英文專著2部、發表論文18篇(7篇論文影響因子大於3.0)。2010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中的重點項目資助。2010年11月9日,在湖北省人才工作會議上,美籍教授蒂姆·柯斯基(Timothy Kusky)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特聘專家”,納入中共湖北省委直接聯繫掌握的專家範圍。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了《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於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的意見》,啟動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千人計畫”,從2008年開始,用5到10年,引進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回國(來華)創新創業。 對引進的高層次創業人才,中央財政給予每人人民幣一百萬元的資助,有關地方提供配套支持;給予多次出入境簽證;國家和地方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資)金給予優先支持;可承擔國家重點科技、產業、工程項目任務,其產品符合要求的,納入政府採購目錄。創業人才在做出突出貢獻後,國家有關部門予以表彰,並在永久居留、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等等。

被指學術造假

然而,種種證據表明,以“教授”身份在中國國內獲得“長江學者”和“千人計畫”等最顯著學術頭銜的柯斯基,其專業技術職稱並不如他所聲稱的那么可靠。

“終身首席教授”實為副教授

蒂姆·柯斯基 蒂姆·柯斯基

日前,科學網一篇轉載博文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洋教授柯斯基置於輿論漩渦。

這篇題為《著名地質學家說:“Kusky(千人)的確是騙子”》的博文,直指柯斯基在中國到處招搖撞騙,到處拿課題。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甚至公布了這位地質學家的身份——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旗。

這也是洋教授入選千人計畫而遭遇學術界實名質疑的第一人。2009年度,柯斯基還成為唯一一位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洋教授。

事實上,此前,授權發表這篇部落格的博主、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工學院教授嵇少丞對此就多有質疑。

今年年初,在嵇少丞的部落格中,有人留言反映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引進的一位來自美國的洋教授入選“千人計畫”,其身份可能造假,這引起了這位地質學教授的關注。

中國地大(武漢)的網站上顯示,2010年5月7日,該校與中組部“千人計畫”第三批入選者Timothy Kusky教授舉行了簽約儀式。

校方新聞稱,Timothy Kusky曾任美國聖路易斯大學自然科學終身首席教授和該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首屆主任,是國際上近年來出現的年輕優秀構造地質學家、地質災害學家。他的研究區遍布全球四大洲(北美、亞、非、澳洲),目前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高影響力刊物上發表文章百餘篇,專著20餘部。

據介紹,2009年9月,柯斯基受聘於中國地質大學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以來,已初步組建起以他為核心的研究團隊,研究方向涉及華北和華南寒武基底構造、三峽地區新構造運動等。

記者還發現,柯斯基在國內其他高校的演講新聞很多,這些高校給出的簡介一般都會提到,他在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的教授職稱“相當於中國的長江學者”。

然而,嵇少丞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稱,他在聯繫了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的地球與大氣科學系後,了解到一個讓人震驚的信息:柯斯基只是副教授,根本不是像他自己聲稱的是教授,更不是什麼“終身首席教授”。“他是在利用一些人不知道Professor既可以翻譯為教授也可以翻譯為教員,而故意渾水摸魚。”

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看到在英文資料中,對柯斯基的介紹經常是“the Paul C. Reinert Chair of Natural Sciences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網站上,柯斯基的履歷中也寫著“2003年~2009年,P. C. Reinert Endowed Professor of Natural Sciences, Saint Louis University”,這是否意味著柯斯基確實是教授甚至是講席教授呢?

教育部公示的2009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人選名單顯示,柯斯基現任職單位為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現任專業技術職務一欄也填寫為“Professor”——在這裡明顯是指“正教授”,因為以“副教授”身份入選者填寫的是“Associate Professor”。

記者暫時沒能看到柯斯基入選“千人計畫”的申報材料,但記者了解到,根據“千人計畫”的入選條件,引進的人才也必須“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相當於教授職務的專家學者”。

然而,令記者疑惑的是,在聖路易斯大學的網站上,有些地方對他的簡介卻又是“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並且載明,2000年~2003年,柯斯基任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 2003年~2009年,任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

這顯然容易讓人糊塗。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the Paul C. Reinert Chair”或“P. C. Reinert Endowed Professor”到底是什麼意思?

嵇少丞認為,“Chair”或“Endowed Professor”,實際上是由私人基金會捐助的以“Paul C. Reinert”命名的教席,不一定是正教授,也可以是副教授或助理教授。“不懂的人,一聽說 Chair 就以為是正教授甚至是比正教授還要傑出的‘首席教授’。”

他認為,柯斯基是在利用一些人不懂英文或者對國外專業技術職稱不太了解的弱點,故意誤導別人,好像他僅用了三年就從助理教授就升為了正教授,而且,從2003年到2009年都是正教授,而且是“P. C. Reinert首席教授”。“其實,只要對北美大學教授晉升規則了解的人會知道,僅用了三年就從助理教授升到正教授基本是不可能的。”嵇少丞說。

在他的指引下,記者又找到一份美國聖路易斯大學2009年~2010年年報,在這份共263頁的年報中,第253頁對柯斯基有專門介紹:“Associate Professor of 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地球與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可以佐證的是,聖路易斯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2008年員工錄上明確寫著Kusky是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

“重大發現”被指有“學術造假之嫌”

9月14日下午,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進行求證。在該校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辦公樓的301房間,記者見到了柯斯基。

對於對其在美國大學專業技術職稱的求證,柯斯基表示,他在聖路易斯大學教職中職位是最高(highest level)的。

隨後,他還專門在抽屜中找出一份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簡介,在對其身份介紹的確有著“professor”字樣。但對於這份類似中國的招生簡章一類的宣傳冊,他表示,“沒有得到校方的允許,不能拍照也不能帶走。”

柯斯基對記者表示,採訪需要經學校有關部門同意,“他們同意我就接受採訪”。

隨後,柯斯基隔壁辦公室一位王姓青年男子走進來,他自稱是柯斯基的博士生,打斷記者的採訪,要求記者找宣傳部。他在給該校宣傳部副部長的電話中稱,“Kusky的本意是不接受媒體採訪”。

在學校宣傳部,副部長曹南燕告訴記者,據她了解,柯斯基在美國的確是一位副教授,“千人計畫”是以某單位名譽教授的身份申報的。

記者提出,此前柯斯基針對嵇少丞等人的質疑廣發郵件,聲稱嵇少丞等人的指控不屬實,如果想了解事實真相,可以聯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事處查證。

但曹南燕表示,人事處副處長不願意接受媒體採訪。

隨後,有電話打到曹南燕的辦公室。接完電話後,曹南燕稱,是柯斯基的夫人王璐打來的電話,“她說柯斯基稱不願接受媒體採訪,希望有一個安靜的學術環境。”

9月15日上午,中國青年報記者再次聯繫曹南燕,她表示無法與該校人事處長取得聯繫,副處長仍然不願接受採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被同行指控履歷造假還只是柯斯基遭遇的第一個麻煩,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旗還實名指控柯斯基有“學術造假之嫌”。

這源於柯斯基和中國國內地質科研人員2001年在Science(《科學》)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該研究稱,在我國冀東有太古宙(25億年)的蛇綠岩,這一發現一時轟動全球,也是柯斯基學術生涯中被宣傳得最多的亮點。

但是,張旗稱,該文章發表後,他和我國一批地質學研究專家專門到該區考察,“發現他們報導的蛇綠岩一點證據也沒有,輝綠岩岩牆群其實是堆晶的輝石岩,最荒唐的是他們說的harzburgite tectonite(地幔橄欖岩)其實是角閃石岩和輝石岩。”

張旗表示,“野外的觀察表明,他們的蛇綠岩是100%錯了,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記者發現,香港大學的學者也在《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研究》發表文章,將年代定格在3億年左右,離25億年差太多。這也否定了太古宙蛇綠岩的猜想。

張旗在回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郵件中稱,“我們認為他錯了,這個錯誤不僅是學術水平不夠的問題,還有譁眾取寵和學術造假之嫌,有欺騙學術界之嫌……這是我的看法,我們之間可以爭論,我也可以當面與柯斯基對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