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把玩與鑑賞

葫蘆把玩與鑑賞

《葫蘆把玩與鑑賞》是北京美術年2007-2-1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悅。

內容

葫蘆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栽培歷史,且栽培地域較為廣泛。按植物學分類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品種:一、大葫蘆,此種葫蘆在農家種植較為廣泛,一、可以當蔬菜食用,二、成熟後鋸成兩半作舀水的瓢及盛什物用。二、亞腰葫蘆、這是個常見的品種,古今種植更為普遍。它的形狀較可愛,象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大下小,中間有一個“蜂腰”所以叫“亞腰葫蘆”此種葫蘆古人常用來裝藥、盛酒,知名的濟公“活佛”和八仙中的“鐵拐李”腰上系的便是這種葫蘆。當今藝人又用“火繪”“押花”等繪畫手段把亞腰葫蘆裝飾的更加光彩熠熠!而小的亞腰葫蘆也是當今喜愛“小手捻”葫蘆的愛好者追求的目標。特小的亞腰(葫蘆的圓)只有豌豆粒大小更是千金難求啊!據說:“在葫蘆種植產地,多年也難見到一二”。故更加稀少珍貴!三、扁圓葫蘆 四、長柄葫蘆 五、瓠子(此幾種不多介紹)以下貼幾幅陽台上我種植的小亞腰葫蘆圖片,供愛好者參考。

目錄

壹 葫蘆考略

貳 葫蘆分類

第一節 葫蘆的植物學分類

第二節 葫蘆種植要點及注意事項

第三節 葫蘆的日常分類

參 葫蘆的形態

第一節 天然葫蘆

第二節 勒扎葫蘆

第三節 范制葫蘆

肆 葫蘆製作工藝

第一節 火畫

第二節 押花

第三節 針劃

第四節 刀刻

伍 葫蘆蟲具

作品評價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不僅詳細梳理了葫蘆發展的歷史源流、類別屬性和加工工藝,而且還簡明扼要地為我們介紹了葫蘆的把玩、鑑賞、收藏以及保養等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一奉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的葫蘆普及圖書,非常適合對葫蘆工藝比較感興趣但又並未真正入門的“新手”。

葫蘆,諧音“福祿”,漢代以前,則稱“瓠”、“匏”、“壺”;漢代以後,稱“壺盧”、“葫蘆”。明代醫藥大家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曾經這樣釋名“壺盧”:“壺,酒器也;盧,飯器也。隨著人類科技的曰益發展,除了很少的實用功能外,葫蘆的上述功用大多已經消弭無蹤。真正為人們所珍視的,反而是相對比較務虛的“審美功能”,葫蘆已經不再是一種器皿,而是一種賞玩藝術。

讀者評鑑

本書寫作擁有傳統中國風情,自己欣賞兼自作自玩。書很小但很精緻,全書是銅版紙印刷出來,但是只有男人巴掌大點的書,不厚但內容很豐富值得一買本。書中有內容與王老先生有許多相似之處,繼而顯得重複囉嗦。總體評價3.5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