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維鍵

董維鍵

董維鍵是1892年在湖南桃源出生,革命烈士。

人物簡介

姓名:董維鍵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湖南桃源

出生年月:1892年

犧牲日期:1943年03月13日

董維鍵董維鍵

詳細資訊

字潤田,筆名之學。出生於山村農家。曾就讀於常德中學湖南省立高等工業學校。後又考上了留美公費生,並於1912年夏赴美留學7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成回國之初,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曾在湘與何叔衡、徐特立、方維夏、朱劍凡等,從事改造舊教育,培養新人才的工作。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先後擔任國民黨長沙縣黨部執行委員、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湖南軍資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教育廳廳長、湖南省交涉署署長、湖南省外交特派員、湖南省清理逆產委員會委員等職。曾參與制定《湖南省行行大綱》,還被聘為湖南省農民協會顧問,1927年1月,同謝覺哉、柳直荀等組成收回中華郵政管理權委員會,掀起聲勢浩大的收回郵政主權的運動,結束了由外國人統治湖南郵政管理權數十年的歷史。同年5月“馬日事變”後,憤然脫離國民黨,並在武漢經郭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對此周恩來曾作高度評價。1928年初,由武漢到上海,被分配在黨中央機關做國際宣傳和情報工作。1930年,奉命組織工農通社,負責中央交通局新開闢的上海、香港、汕頭進入蘇區的秘密交通線工作,先後組織護送周恩來、劉少奇、葉劍英、瞿秋白、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等領導同志到達蘇區,並將大批重要軍需物資,源源運往中央蘇區。與此同時,還利用學者身份和社會聲望,團結上海的文化界人士,與國民黨反動派開展公開的合法鬥爭。先後撰寫了《紀念國難中抗日民眾的血誠》、《中華民族的出路》等十多篇文章,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吞併中國的陰謀。另外還出了近十部著作和譯著。在所得稿費中,除每月交兩百元黨費外,大部分用來撫養革命烈士後裔和接濟困難的同志。1935年2月,當獲知上海中央執行局機關突遭破壞而去通知同志轉移時不幸被捕。不久,作為重大政治犯被押往南京監獄,受盡殘酷的折磨。1937年“七七”事變後,經中共中央與國民黨交涉,獲釋出獄,被安排在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負責國際宣傳和情報工作。在此期間,主要研究日本情況和對日宣傳。1938年7月下旬,日軍大舉進犯武漢,隨第三廳人員輾轉來到重慶。不久,為抗議國民黨政府對第三廳的迫害而辭職。隨後,由黨組織安排,受聘為國民政府“戰地黨政委員會設計委員”。1940年,抱病到湘北檢查工作,途中遭一次翻車、八次搶劫,病情加重。為了照顧其身體,黨組織安排他到香港邊治療、邊主持黨組織創辦的《中國通訊》英文刊物的編輯工作,直至1943年3月13日病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