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河村

明朝嘉靖年間,一董姓人家從雲南省遷來這裡定居立村,家業逐漸興盛,擁有財產萬貫,人稱“董世萬”。 清朝康熙年間,薛姓四甲人兄弟三人由施溝村遷來這裡居住重新立村,村名仍稱董家河村,由來迄今330餘年的歷史。 90年代末投資修建了由村至唐島灣的道路,並進行了硬化,最佳化了環境。

家河村位於薛家島街道辦事處南6公里處,唐島灣南岸,月牙灣北岸,南依溫山,南北兩面是海,素有“南依溫山北為唐(唐島灣),左右兩山為屏障,冬無嚴寒夏無暑,片片漁州涉重洋”的優美環境。
明朝嘉靖年間,一董姓人家從雲南省遷來這裡定居立村,家業逐漸興盛,擁有財產萬貫,人稱“董世萬”。當時村南有一河,經常泛濫成災。董家出資開挖河道,拓寬了河床,改道河水繞村流入唐島灣,避免了水患,故村名為董家河村。後來海寇入侵,董姓全部逃離他鄉,從此這裡再無董姓了。
清朝康熙年間,薛姓四甲人兄弟三人由施溝村遷來這裡居住重新立村,村名仍稱董家河村,由來迄今330餘年的歷史。全村現有耕地789畝,山林510畝,共有258戶,804人。薛姓占80%以上,世代半耕半漁,二十年來主要從事海上捕撈和飼養水貂,經濟收入相對比較穩定。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董家河村打破過去單一的生產、生活模式,大力發展經濟、競爭搞活,海水捕撈養殖和水貂飼養業,集體個體全面發展。1991年以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較快,在唐島灣灘涂養殖對蝦、棱蟹,體肥味美,聞名島城,養蛤蜊,年產貝類30餘萬斤,年產值達70餘萬元,是當地蛤蜊的主產區。在連三島海域大面積養殖海參、鮑魚、扇貝等海珍品,年產值1000餘萬元,成為主要致富門路。近海捕撈、垂釣是傳統的優勢產業,盛產各種魚蝦,大都供應開發區市場。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690萬元,人均純收入5860元,逐步邁入小康水平。
在經濟建設的同時,注重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中期使村民吃上自來水,看上了有線電視,直撥電話普及到家家戶戶。先後建起了村委辦公室、文化大院、文體場。90年代末投資修建了由村至唐島灣的道路,並進行了硬化,最佳化了環境。全村都辦理了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董家河村有著多姿多彩的傳統娛樂,一年一度投資扎制彩車,舉辦地方特色“高蹺大秧歌”,在開發區街道表演中最為引人注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