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河鄉

董家河鄉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位於鳳翔縣城北5公里赴,全鄉轄8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5054人,全鄉面積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582畝。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湖北省鶴峯縣董家河距鶴峯縣城45公里,境內山體俊秀,峽谷、溶洞、河流、平川遙相呼應,特別是董家河“樹在水中生、水在樹間流”的獨特景觀,成為遠近聞名的一道風景。董家河風景區被專家譽為“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坡立谷”,也是一大地質奇觀。2007年8月6日, 由三峽大學旅遊規劃與發展研究中心規劃編制的《董家河旅遊區總體規劃暨核心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州旅遊局正式通過由武漢大學及州、縣直有關部門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的評審。

董家河位於鶴峯縣東北部,距鶴峯縣城45公里,距燕子鄉人民政府15公里,東西相距4.3公里,南北相距7.2公里,總面積19539畝,四面環山,形成小盆地,董家河穿村而過,境內山體峻秀,峽谷、溶洞、河流、平川遙相呼應,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了“樹在水中生、水在樹中流”的奇觀,再配以董家村獨到的田園風光,其景色獨特,美不勝收。同時,由古海演變而成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九起九落的暗河和明流,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坡立谷地質地貌品牌。同時,董家河景區也是恩施州旅遊發展重點項目之一。該《規劃》通過評審,標誌著董家河景區開發正式拉開序幕。

鶴峰董家河旅遊區由董家河、五龍山、 萬人洞三部分組成,形象定位為“中國土司地、世界坡立谷”,規劃建設目標是將董家河旅遊區建設成為省內、最終建成國內一流的以土司農耕文化、坡立谷地質文化為內涵,以旅遊觀光、激情運動、休閒度假、會務接待等為主要旅遊功能,以優美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完美結合為特點,以未來湖北省及其周邊地區強烈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需求為客源依託,擁有國內一流景點、一流設施、一流服務,具有獨特文化魅力和個性的4A級旅遊景區。

行政區劃

董家河鄉下轄村:趙村營村、韋家堡村、雙冢村、董家河村、牛缽峪村、張家店村、喬家堡村、鹽坎村

經濟狀況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

2004年,全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875萬元,多經產值1040萬元,糧食總產87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830元,全鄉8個行政村均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小7康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鄉鎮。 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建設“畜牧強鄉,果蔬名鄉”這個立鄉目標,立足本地資源,發揮區域優勢,發展壯大傳統產業的同時,培植特色產業,發展特色經濟。現已在雙冢、鹽坎兩村建起1000頭奶畜養殖小區一處,在張家店、牛缽峪兩村建起5000頭秦川肉牛養殖基地一處;以韋家堡、董家河兩村為主,推廣蘋果“四項”技術,實施優果工程600畝,發展套袋果1000萬隻;以韋家堡、趙村營兩村為主,建起蔬菜大棚100座;依託鳳棗路沿線,發展壯大傳統產業辣椒6000畝,栽植高酸蘋果、草莓等各種乾雜果呆800畝,種植牧草3000畝,果蔬畜牧主導產業已日盈成為強鄉富民的主要文撐。

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建設“畜牧強鄉,果蔬名鄉” 這個立鄉目標。

城鎮化建設讀初具規模

以鄉政府為中心的商貿一條街和董家河商貿小區已成為全鄉商品集散地。建成商品門店 100餘間,吸引個體工商戶92戶,個體私營企業5戶,使飲食、商業、衛生、建築、修理第二產業均在此得到長足發展。

民間工藝

全面發展

全鄉鄉村道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鄉建起標準化教學樓8所24000平方米,30台電腦教學室3座,2004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教育強鄉”,雙冢中心國小、喬家堡國小、董家河國小、張家店國小分別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示範國小”。計生工作穩步提升,連續三年被省政府命名為“計生工作先進鄉”

畜牧發展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針對市場對鮮奶需求量不斷擴大的實際,依託地理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奶畜養殖,取得顯著成效。奶牛存欄達到1200餘頭,建設規模以上擠奶站5處,奶畜收入超過280萬元,人均增收180元。 董家河鄉地處該縣西北,屬半山區農業鄉。該鄉黨委、政府把大力發展奶畜養殖作為民眾增收的一項骨幹產業來抓。在種植業上,衝破傳統的“糧—經”二元經濟結構,建立了“糧—經—飼”三元經濟結構。發展高蛋白玉米3000餘畝,苜蓿、黑髮草等優質牧草2300餘畝,並推廣農作物秸稈青貯、氨化、拉絲等加工調製技術,提高秸稈利用率,為奶畜養殖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鄉上與信用社協調,以奶畜發展基礎好的雙冢村、鹽坎村為扶持重點,在全縣率先推出了“五戶聯保”信貸模式,為民眾發展奶畜養殖提供資金支持。2008年共為奶農發放扶持貸款280餘萬元,涉及農戶180多戶,新增奶牛240餘頭。同時,鄉上在雙冢、鹽坎兩村成立了奶牛養殖協會,從奶牛購進、飼養以及疫病防治等提供全方位服務。主動出擊與蒙牛、惠民、雪兒等奶製品企業“聯姻”,由企業投資,村上出讓土地,在雙冢、鹽坎兩村建設規模化擠奶站3處,架設擠奶器6組,把廣大奶畜養殖戶從繁重的手工擠奶中解脫出來,為家庭規模養殖解除後顧之憂,吸引農戶進站養殖,並調高鮮奶收購價格每公斤約0.16元,極大地調動了民眾發展奶畜產業的積極性,加快了“畜牧強鄉”戰略的順利推進。

社會事業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

城鎮化建設讀初具規模。從業人員已達到500多人,流動人口1000多人,以喬家堡、鹽坎兩村為中心的農副產品兼貿市場已初具規摸。 民間工藝遐邇聞名。姑娘手是鳳翔三絕(西鳳酒、手、東湖柳)之一,她們的草編布貼工藝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推陳出新,漂洋過海,名揚海內外,從業人員2000餘人,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基礎設施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鄉鄉村道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30台電腦教學室3座,2004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教育強鄉”,雙冢中心國小、喬家堡國小、董家河國小、張家店國小分別

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示範國小”。計生工作穩步提升,連續三年被省政府命名為“計生工作先進鄉”

計生工作

一抓宣傳,提高幹群的思想認識。一是縣上會議之後,董家河鄉連夜晚召開黨委擴大會,結合宣傳中央《決定》精神,研究全鄉貫徹落實意見;二是包片領導、包村幹部組織各村召開村兩委班子、計生專乾、中心戶長、持二胎生育證對象參加的專項會議,全面學習中央《決定》精神和整治“兩非”會議精神;三是召開計生專乾會議,具體安排部署“兩非”摸底工作及當前計畫生育工作。採取刷寫標語、廣播宣傳、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律法規和整治“兩非”重大意義,形成強大的輿論環境。同時鄉上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公安、衛生、計生、紀檢等部門為成員的打擊“兩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鄉“兩非”整治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二抓摸底,千方百計尋找案件線索。一是組織專門人員,對全鄉境內有B超的單位和所有個體診所、藥店進行拉網式檢查,主要查看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打擊“兩非”標誌是否明顯;藥店是否存在銷售終止妊娠的藥品現象。二是對全鄉2005年10月1日以後出生的二孩嬰兒的存活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從中發現“兩非”行為線索,摸底工作正在進行之中。三是設立舉報電話,並實行舉報有獎制度,堅持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辦法,查找案件線索。

三抓整頓,引導民眾轉變婚育觀念。一是開展清查活動,組織工作組,逐村逐戶嚴厲打擊“兩非”以及溺棄送養女嬰、殘害女嬰、嬰兒出生後去向不明等行為,在全鄉範圍內形成保護女嬰合法權益、打擊“兩非”犯罪的高壓態勢。二是加強懷孕生育全過程服務,加強圍產期嬰兒跟蹤服務,健全終止妊娠管理制度和二孩只給一次生育機會制度,完善B超和終止妊娠藥品管理制度。

招商引資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產品 陝西省鳳翔縣董家河鄉產品

董家河鄉位於縣城北5公里處,北依千山山脈淺山區。在81平龍公里的範圍內有可種植的山坡地4000餘畝,其中天然林場8000餘畝,秦川肉牛存檔5400頭,布爾肉羊6000餘只,有可供畜牧養殖的場房(農副產品加工廠房)13棟,29600平方米,辦公樓5幢700平方米,年產秦椒900噸。是理想的畜牧業發展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求發展”的對外開放戰略,確立“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的招商引資理念,把招商引資做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不斷出台優惠政策,協調貸款,最佳化投資環境,保障投資者合法屹立,採取組團招商,網路招商。叩門招商,情感招商,等有效措施,使招商引資有了突破性進展。已引進企業6個,引資960萬元。其中投資200萬元辣椒加工企業生產的:鄉里剁“、壇壇鄉”已有自己的品牌,產品暢銷湖南四川等地,投資50萬元的董家河麵粉加工廠,生產的麵粉遠銷西安;投資70萬元的鮮奶收購站2個,與新疆“伊利”、“雪兒”洽談,投資100萬元雙冢、鹽坎擠奶平台投資運營;投資50萬元獺兔養殖廠初見成效。便利的交通,優惠的政簧,優良的服務,淳厚的民風,已是120萬元的加油站落戶喬家堡村。

現有投資前景廣闊,風險小,收益好的五個項目,期待有識之士前來合作加盟。

1、10萬隻肉蛋雞養殖及加工項目。

2、千頭肉奶牛養殖及加工項目。

3、萬隻肉兔、肉鴿養殖及加工項目。

4、萬噸呻玉米變性加工項目。

5、食用菌種植及加工項目。

信陽市董家河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鄉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鄉

董家河鄉位於信陽市西南部,南灣湖上游,距市中心27公里。全鄉總面積285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個林茶場,258個村民組,總人口近4萬人。董家河鄉加大了鄉村道路建設投入力度,交通運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全鄉通達里程達150公里,日客流量達3000人左右。

董家河鄉風景秀麗,古蹟林立。五道河奇景、公母潭瀑布、雲霧鷹嘴石、車雲千佛塔讓多少遊人流連忘返,遐想翩翩。

所轄區域

溮河區董家河鄉位於信陽市西南部,南灣湖上游,距市中心27公里全鄉總面積285平方公里,轄居委會、謝畈村、樓房村、睡仙橋村、劉灣村、陳灣村、佘廟村、高嶺村、樓畈村、李灣村、胡灣村、耙過塘村、清塘村、石畈村、塔耳灣村、駝店村、河口村、何灣村、黃龍寺村、孔畈村、三角山村、白馬山村、車雲村、集雲村、雲霧村2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個林茶場,258個村民組,總人口近4萬人。

資源

董家河鄉資源豐富。茶葉、板栗、獼猴桃、食用菌、山野菜等為本鄉著名特產;天麻、百合、桔根等中藥材質好量大;金鯉、銀鯽優名遠揚;瑩石、石灰石、水晶石等礦產開發前景廣闊。靠山吃山,董家河以其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孕育的豐富多彩的農副產品

香菇、木耳:2004年開始香菇、木耳被引進,並被廣泛推廣,如今已成為香菇、木耳等菌類農產品生產基地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鄉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鄉

除了以上特產外,山林地區的董家河還出產茶葉、板栗、獼猴桃、、楊桃食用菌、山野菜等為本鄉著名特產,蘭草、冬蟲夏草、蕨菜【俗名:娃娃拳】;天麻、百合、桔根等中藥材質好量大,以及金鯉、銀鯽優名遠揚。董家河鄉支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茶、林、栗、菌、養”五大支柱產業緊緊依靠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積極培育農業專業村,實行集約經營,規模開發,以支柱產業為主的農業產業化雛形基本形成。

董家河鄉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全鄉擁有集體、私營企業85家。鄉辦龍頭企業成功地走出“公司+農戶”、“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的強企富民之路。

行政區劃

2006年,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居委會、謝畈村、樓房村、睡仙橋村、劉灣村、陳灣村、佘廟村、高嶺村、樓畈村、李灣村、胡灣村、耙過塘村、清塘村、石畈村、塔耳灣村、駝店村、河口村、何灣村、黃龍寺村、孔畈村、三角山村、白馬山村、車雲村、集雲村、雲霧村。

名茶之鄉

董家河鄉是名茶之鄉,這裡山以茶綠,水以茶清、人以茶富、鄉以茶名。著名的車雲、集雲、雲霧、天雲、連雲五大產茶名山全部坐落在該鄉境內,所產“五雲山”牌信陽毛尖因形、色、香、味俱佳而馳名中外,屢獲大獎。早在1915年,車雲山所產信陽毛尖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在2001年第十屆信陽茶葉節上“五雲山”牌信陽毛尖又勇摘“茶王”桂冠。全鄉茶葉面積2667公頃,7個茶葉專業村,101個無糧組,年產乾茶60萬公斤,產值5000萬元,僅茶葉一項全鄉人均收入750元。

董家河鄉素有茶鄉明珠之稱。這裡山以茶綠、水以茶清、人以茶富、鄉以茶名。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一流的毛尖茶,境內著名的車雲、集雲、雲霧、天雲、連雲等五大產茶名山,是優質信陽毛尖茶的集中產地,所產茶葉因形、色、香、味俱佳而馳名中外,屢獲大獎。自中國信陽茶葉節舉辦以來,該鄉被歷屆信陽茶葉節指定為品茶觀光地。

民生工作

董家河鄉在“惠民”上大作文章,突出抓好十件實事:

一是積極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二是完成6條總長19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全面實現全鄉村村通水泥路;

三是實施2000人安全飲水工程,改善民眾飲水生活條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鄉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鄉

四是完成15戶“一池三改”農村戶用沼氣建設;五是完成2所村級國小危房改造;

六是啟用功能完善的勞動保障社區平台;

七是建成3—4座移動通信站,基本消除全鄉移動信號盲區;

八是全面完成農網改造,消除“無電戶”;

九是啟動“綠色茶園”行動,建立3000畝標準化生態茶園基地建設;

十是完成三個中心村規劃

歷史沿革

1962年建董家河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254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董家河街1個居委會和睡仙橋、劉灣、陳灣、余廟、高嶺、耙過塘、謝畈、樓畈、李灣、胡灣、何家灣、駝店、河口、車雲山、塔耳灣,樓房、石畈、清塘、白馬山、集雲、三角山、孔家畈、黃龍寺、雲霧、十里崗25個行政村。1998年由原信陽縣劃歸溮河區管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