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故事

《葡萄酒的故事》是休·詹森的作品,該作品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葡萄酒的故事

本書囊括世界酒類出版物八項大獎:《潷酒瓶》雜誌年度最佳圖書大獎,格蘭菲迪克年度最佳酒類圖書大獎,凱歌香檳年度最佳葡萄酒圖書大獎,安德烈·西蒙年度最佳酒類圖書大獎,國際專業烹飪協會/Seagram年度葡萄酒烈酒最佳圖書大獎,《葡萄酒》雜誌/Deinhard年度最佳書,英國葡萄酒公會年度最佳圖書大獎,《葡萄酒指南》年度大獎。

世界頂級葡萄酒鑑賞大師的經典之作,全球品酒師推崇備至的“葡萄酒聖經”,世界首都葡萄酒的歷史綜覽。

當你晃動酒杯,品嘗美妙的葡萄酒時,是否知道這紫紅色的葡萄酒已經陪伴我們人類走過了近一萬年的歷史?

本書的作者休·詹森是英國最著名的葡萄酒評論家,也被公認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葡萄酒歷史學家。《葡萄酒的故事》是世界上第一本完整追溯葡萄酒演化歷史的專著。休·詹森將葡萄酒的趣聞逸事與專業知識融於一處,匯聚大量數據和文獻資料,並配以大量精美的圖片,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葡萄酒歷史的浩瀚畫卷。通覽全書,你會明白葡萄酒不止是一種酒,它可以是文明,當第一桶葡萄酒在遠古時期的外高加索地區被釀造出來時,人類用智慧給自己創造了美妙的瓊釀;它可以是藝術,因為它帶給藝術家們瘋狂的靈感;它可以是財富,在中世紀威尼斯商人眼中,葡萄酒就是能夠流淌的紅色黃金;它也可以是墮落,令無數人沉醉其中、如痴如狂。掩卷沉思,你會驚異地發現,一部葡萄酒的歷史竟也是一部完整的人類史。

2004年,紫圖首次推出了《酒的故事》全彩插圖本,以適合21世紀的閱讀方式,面向當代的眼光,賦予這本經典名著以新的面貌和氣息,該版本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深受讀者歡迎的暢銷書。現在,我們再次推出這個全彩插圖增修本,經過大量的編輯修訂和增加插圖,使這個版本更雋永、更超值,更適合家庭珍藏和全家共賞。

內容簡介

為什麼全世界葡萄酒品酒師都首選本書為“葡萄酒聖經”?

讀者能在本書中欣賞到古代形形色色的酒宴,了解伊斯蘭教徒不喝酒的真正原因,縱覽14世紀時歐洲葡萄酒海運的曲折航線,知道橡木酒桶的發明過程,以及香檳如何在一戰的硝煙中劫後餘生。

作者簡介

休·詹森(1939— )是英國著名葡萄酒評論家,被公認為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葡萄酒史權威和最暢銷的酒類指南作家。他在劍橋大學求學時參加了學校的“佳釀與美食”學社,從此奠定了他對葡萄酒的不凡品位和終身興趣。

休·詹森著作等身,幾十年來一直是世界最卓越的酒書作家,“休·詹森”已經成為高品質葡萄酒書籍的代名詞。1966年,27歲的休·詹森出版了第一本專著《葡萄酒》(Wine),開始奠定他在酒類出版物上的權威地位。1969年,休·詹森編著了《世界葡萄酒地圖》(World Atlas of Wine),詳盡介紹全世界葡萄酒佳釀產地,從1979年出版至2001年已4次再版,在全世界被譯成13種語言,發行量逾300萬冊。1977年,他的《葡萄酒袖珍書》(Pocket Wine Book)問世,之後每年都出升級版,是迄今為止銷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葡萄酒指南。1983年首次出版的《葡萄酒指南》(Wine Companion)一書不斷修訂更新,至2003年已是第五版,被稱為“葡萄酒百科全書”。《酒的故事》出版於1989年,是休·詹森最重要的葡萄酒專著之一。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排解煩惱的力量

第二章 第一次踩釀葡萄

第三章 君王們和他們的葡萄酒

第四章 希臘:紫紅色的海洋

第五章 品味酒神

第六章 關於農村問題

第七章 猶太人的生活與基督教儀式

第八章 蔥鬱之園

第二部分

第九章 聖酒的希望

第十章 帝國的繼承者們

第十一章 中世紀葡萄酒的釀造和品味

第十二章 修道院及其統治

第十三章 英格蘭和加斯科涅:波爾多紅葡萄酒的誕生地

第十四章 威尼斯商人

第十五章 卡斯蒂亞的征服

第十六章 雪利酒的保藏

第十七章 飲料革命

第十八章 海上的馬車夫

第十九章 酒壺和酒瓶

第三部分

第二十章 波爾多的復興

第二十一章 第一個完美主義者

第二十二章 波爾圖葡萄酒

第二十三章 托考伊香精白葡萄酒

第二十四章 赫魯特康斯坦西亞葡萄酒

第二十五章 不朽的島嶼

第二十六章 波爾多大戲院

第二十七章 勃艮 第葡萄酒

第二十八章 巴黎的酒吧

第二十九章 內閣葡萄酒

第三十章 一次能喝三瓶葡萄酒的人

第四部分

第三十一章 大革命期間及大革命以後

第三十二章 酒鋪和門房

第三十四章 約翰牛的葡萄園

第三十五章 東海岸,西海岸

第三十六章 黃金時代

第三十七章 關稅同盟

第三十八章 當悲哀來臨之時

第三十九章 義大利復興運動

第四十章西班牙葡萄酒業的復興

第五部分

第四十一章 半個世紀的危機

第四十二章 新世界挑戰

第四十三章 古老世界的回應

附錄

中英文對照

參考書目

特別鳴謝、圖片鳴謝

書摘插圖

第一章 排解煩惱的力量

酒最先吸引我們祖先注意力的,並不是散發的芬芳,也不是紫羅蘭和覆盆子久久不散的馨香,而是它的作用。

在污穢、殘酷和短暫的人生中,那些最早感受到酒精作用的人,認為他們提前到天堂走了一遭。飲了這種神奇的飲料後,他們的焦慮消失了,恐懼大為減少,靈感隨之而來,而且當他們痛飲這種具有魔力的東西後,發覺自己的情人更加漂亮可愛。在一段時間內,他們感到渾身有用不完的勁,甚至感到自己成了無所不能的上帝。隨後,他們開始感到有些不舒服,甚至昏睡過去,醒來後感覺頭痛得很厲害。但是他們發現,飲酒時的感覺實在太好了,人們無法拒絕再次飲酒,而且酒後出現的頭痛等身體不適,都只是暫時的痛苦。如果能夠慢慢品嘗美酒,那么你可能只有享受飲酒的樂趣,而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在遠古時候,只有少數特權階層能夠品嘗到葡萄酒,大多數人只能喝麥芽酒。最早出現的城市多是靠種植穀物而非葡萄發展起來的,比如近東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雖然古埃及人曾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釀造好的葡萄酒,但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喝到。

但葡萄酒永遠是貴族的最愛。美索不達米亞進口他們不能生產的葡萄酒。為什麼?一個很簡單也很有諷刺性的答案是,葡萄酒通常比麥芽酒更有勁兒。而且葡萄酒保存期更長,(有時)酒還越放越香。人們很難說清為何陳年老酒味道總是更勝一籌,唯一能確定的是它的價格更貴。其他的食物和飲料也有麻痹神經和身體的作用。古代人對毒藥有深切的了解。但讓人感到神秘的是,凡是這種含有酒精的飲料,就是無毒的,而且可以肯定是好東西。古人發現葡萄酒遠比麥芽酒更有功效,也更有價值,而且與迷魂藥有顯著區別。葡萄酒的歷史正體現在它的價值上。

什麼是葡萄酒?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是什麼使得人類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對各種葡萄酒進行分類,而沒有對其他食物和飲料這樣做呢?歷史上,為什麼葡萄酒總是和戲劇、政治、宗教和戰爭糾纏在一起?而對於那些在初次約會中受到挫折的青年男子來說,又為什麼需要這么多種的葡萄酒來澆愁呢?只有歷史能給我們解釋。

對葡萄酒的一種比較文雅和常見的定義是,“新鮮的葡萄自然發酵形成的汁液”。客觀一點的定義是,葡萄酒是乙醇的一種水溶液,是由含量不等的糖、酸、酯、醋酸鹽、乳酸鹽和其他一些物質在葡萄汁中發生反應或經過發酵形成的。所以,起主要作用的是乙醇。乙醇是什麼呢?它是酒精,是由糖(在這裡指葡萄糖的發酵作用)產生的。

乙醇在臨床學上被描述成一種鎮靜劑。這是個有點使人糊塗的術語,因為它“鎮靜的”一點也不是你的感覺,而是鎮靜(用“抑制”或許會更清楚)中樞神經系統。它可以對痛苦產生鎮靜、抑制和麻木的作用。它所帶來的這種良好的感覺或許是幻覺,但這不關酒的事,酒只是讓你的自然感覺表現出來而已。

電影葡萄酒的故事

電影《葡萄酒的故事》

葡萄酒的故事

導演 李哲夏

製作 Sidus FnH

主要演員 李基宇朴格麗娜、Marco、諾珉宇、徐玄真

電影《葡萄酒的故事》是韓國第一部IPTV電影,也是一部小成本低預算的電影,於2008年11月在MegaTV上映。該片是一個與葡萄酒相關的友情、愛情、離別的三部曲電影。葡萄酒酒吧的老闆民成(李基宇 飾)和酒吧常客們發生的故事。

電影《葡萄酒的故事》受邀參加第12屆美國索諾馬州國際電影節World Premiere部門的競爭。同時參加的還有法國電影《The Girl From France》,阿根廷、智利、烏拉圭合拍的電影《Matar A todos》,瑞典電影《Ciao Bella》,俄國電影《Mermai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