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介屏書畫金石詩文集

自作詩七律 銘文 詩文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安徽美術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精裝: 22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8
ISBN: 9787539818146
條形碼: 9787539818146
尺寸: 38.8 x 27.6 x 4.2 cm
重量: 3.4 Kg

作者簡介

葛介屏(1912-1999),譜名葛德藩,安徽省合肥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金石學會會長、詩詞學會顧問,省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省文史館館員,省政協委員。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榮譽稱號。
《馳騁秦漢腕有神》專輯編入《中華文化名人》系列專題片。
從事文物徵集、考古鑑定等工作,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為各地文博館、名人紀念館以及歐美東南亞等地收藏,並勒石於西安、曲阜、黃帝陵、司馬遷祠碑杯等。
著述有《淺談鑑定鄧石如書法》、《學習隸書、篆書的幾點體會》、《斛兵塘詩詞文稿》、《甲骨鐘鼎集聯》;出版有《葛介屏書法金石集》、《葛介屏書畫金石詩文集》。

內容簡介

《葛介屏書畫金石詩文集》內容簡介:當今安徽藝壇上先後湧現了為數眾多的有作為的藝術家,葛介屏先生乃是其中老一輩傑出的一員。介屏先生原名德藩,安徽省合肥市人,生於一九二一年。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金石學會會長、省詩詞學會顧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徽省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安徽分會名譽主席。他是公認的當代著名書法家、文物鑑定家、金石學家、詩人。一九八一年,介屏先生在安徽省博物館舉辦個人書法篆刻藝術展覽時,著名書法家、詩人劉夜烽先生題詩祝賀:一詩歌壹四開新面,金石文章擲有聲。前代風騷欣繼緒,皖中又出一山人。這不僅概括地揭示了介屏先生在一詩詞書畫金石文章一諸方面的成就,而且喻先生為山人第二。所謂山人,乃指清代乾嘉時期的著名書法、篆刻家鄧石如。介屏先生不僅在書法篆刻上承其餘緒,顯其功力,傳其神韻,並隨時代而異有所創造。在性格和生活作風上也表現了白山人鄧石如的一胸有方心,身無媚骨的品格與骨氣。
介屏先生的書體完備,在篆、隸、楷、行、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尤長於篆隸。首先說篆書,他善於書寫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通行於六國的大篆,也善於書寫在籀文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小篆,秦篆。同時,還善於寫頭粗尾細、形似蝌蚪的蝌蚪文和由篆書變體的鳥蟲文。但不管什麼體,都表現出雄強渾厚、朴茂自然、用筆圓勁挺拔的特色。從其細微中觀察,或於圓中見方,或於方中見圓,結體往往取方陣之勢,促長引短,端莊凝重,字距行距開闊均衡、疏朗若星羅棋布。有時表現為結體微方,用筆圓勻;有時折直轉廣,結字錯落參差,兼有隸、草的筆意,皆本著書體的不同而變化。
他的隸書,表現為莊嚴渾穆、大骨開張,能夠寫得大,也能寫得小,能夠放得開,也能收得緊。一般情況下表現為結體方整質樸、筆意道煉,但有時又呈稜角森挺的方筆。總的說來,斬釘截鐵,力重千鈞,波勢排法都時有變化。

目錄


目錄
書法
自撰聯
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
桃源行詩句
華岳詩句
不遇詠七言古體詩句
同崔傳答賢弟詩句
一九四〇年作秋海棠十六省 七律
蘇東坡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七古一通
杜工部寄韓諫議七古
歐陽文忠公寄聖俞詩
王半山吳長文新得顏公壞碑古歌
黃山遊記並歌 舊作
讀書修福四字聯
忙裡有餘閒十一字聯
證驗古今 八字聯
訪袁隨園墓 舊作詩
能王酒國七字聯
冊頁四體書
籜龍已過七字聯
樓觀滄海日 五字聯
仲宣胸中 八字聯
筆健乍臨七字聯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科學昌明自作詩
事有是非七字聯
臨顏魯公祭侄稿第三十一過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句
毛澤東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七律
河上河流自作詩
先齊其家 八字聯
毛澤東滿江紅詞句 七字聯
集撫殷墟甲骨文字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詞與十六字令
胸懷祖國四字聯
毛澤東詠雪詞調寄沁園春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李白下江陵絕句
西園雅集圖
魯迅先生絕句
集撫殷墟甲骨文字
風過松杉七字聯
節臨張遷碑
銘文
杜牧山行七絕
截撫毛公鼎銘文
虛心自可凌霄漢 舊作詩
海釀千樽酒 五字聯
文與可清言一則
少題教弩台
題吳敬梓紀念館聯
杜甫客至七律
頌鼎銘文
李青蓮夢遊天姥吟留別長歌
陸游鷓鴣天詞
節臨書譜
王昌齡出塞絕句
過洪都八大山人紀念館 自作詩
臨鄧石如隸書十通屏 其中之六
包拯家訓拓本
古為今用
拾翠詩稿序舊作
振興中華
李白司馬將軍歌
天意憐幽草 五言聯
合諸太史七字聯
塔影橫江自作詩
李白敬亭山七絕
自作詩七律
劫後餘生 自作詩
蘇東坡新城道中七律
范成大鄂州南樓七律
陸游舟中對月詩
宋祁集西園七律
篆書
撫陝西周原出土師同鼎銘文
閒研竹露七字聯
海納百川 八字聯
石載椒南銘文
劉熙載書概一則
敬亭雲氣七字聯
一窗風景七字聯
枷白盪銘文
游吳門名園絕句自作詩
秦印篆分七字聯
劉熙載書概一則
駿馬秋風六字聯
毛工銘文
爽借清風七字聯
四通屏 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五古
風動簾七字聯
妍日漸催七字聯
銘文
截撫毛公鼎銘文
劉熙載書概一則
銘文
宋張商英詠東台 七律
截撫毛公鼎銘文並釋文
六通屏 撫陝西扶風出土銘文
節管子弟子職 四通屏
孟浩然留別王維 王律
宋祁臘後晚望 五律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無雙經學七字聯
南陽春風早 五言詩
酒對一樽七字聯
花間酌酒七字聯
金樽對酒七字聯
節論語
扇面洛神賦(原)尺寸
長卷墨梅
繪畫
籬邊霜冷吐寒香
寫得長松高百尺
香冷艷含霜
寫到黃花自不同
蕊寒滴露
墨竹
勝似春光
報春
俏不爭春
和合精神
撐天萬古春
陶家淡淡妝
咬得菜根香
老少年華
瀟湘客
紅梅
裁剪渭川千畝
幽蘭
傲霜
人間第一春
芭蕉醉素
虛心竹傲寒霜
蕉蔭菊黃
幾竿竹一叢菊不似春光春滿室
竹菊芭蕉
艷羨雪霜
墨荷
勝春光
梅竹雙清
風高墨妙話湖州
三峽風光
東籬種菊
梅石圖
人間秋菊淡心猶老少年
露冷花含笑霜飛竹正妍
報到春光首占先
秋菊竹石
朱竹
花飛桃李宴誰家
蟹醉黃花
人與梅花一樣紅
更待重陽日 還來醉菊花
菊竹清賞
仔看墨妙話張顛
最難知己是梅花
還來醉菊花
待到重陽日
芭蕉竹菊
小醉陶家
菊傲東籬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污泥能不染
猶有傲霜枝
菊石圖
總把新桃換舊符
萬里江山一望中
剪取青溪水一灣
凌寒傲骨有黃花
種得小園菊數枝
孟襄陽尋香山湛上人詩句
人比黃花艷更多
四體書
最難風雨重陽夜金石
醉石居印存
毛主席詠梅詞
文天祥《正氣歌》 並序印存(原大)
文天祥《正氣歌》序文印存(放大)
常用印
詩文
行書
甲骨集聯
行書
拓片
北魏石刻拓片
拓片
虢季子白盤銘
後序
獨特的人生追求
皖中又出一山人
葛介屏先生傳略
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