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齒蘭

葉齒蘭

蘭科,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假鱗莖不規則菱形,肉質。莖直立。葉片8-10,革質,披針形,長3-4厘米,寬2-2.5厘米,先端細尖;傘形花序腋生,具花2-3朵;花序柄短粗。粗約0.5cm,長約1cm;苞片小,膜質,狹披針形,長約0.8-1.2厘米;花粉白色,直徑2-3CM;萼片5,萼片菱狀橢圓形,長1.5-2厘米。產於我國湖南、湖北地區,分布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基本信息

分類學

葉齒蘭 葉齒蘭

【拉丁藥名】 Herba Bulbophylli Levinei

【英 文 名】 Levine Bulbophyllum Herb

【原植物中名】 齒瓣石豆蘭

【原植物學名】 Bulbophyllum levinei Secltr.(蘭科)

【入藥部位】 全草

植物形態

蘭科,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假鱗莖不規則菱形,肉質。莖直立。葉片8-10,革質,披針形,長3-4厘米,寬2-2.5厘米,先端細尖;傘形花序腋生,具花2-3朵;花序柄短粗。粗約0.5cm,長約1cm;苞片小,膜質,狹披針形,長約0.8-1.2厘米;花粉白色,直徑2-3CM;萼片5,萼片菱狀橢圓形,長1.5-2厘米;花瓣5,花瓣亦為菱狀橢圓形,較短於萼片;唇瓣長0.8-0.9厘米;側裂片線狀長圓形;花粉塊卵圓形;柱頭細小,子房條形。蒴果。花期6-8月。

地理分布

產於我國湖南、湖北。

生境習性

生性強健,複雜生境適應能力較強。其分布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主要特點是:氣溫和,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適中,光照充足,氣候條件優越。但乾旱、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春季(3~5月)多大風天氣,氣候乾燥少雨;夏季(6~8月)降水集中,氣溫較高;秋季(9~11月)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12~2月)寒冷乾燥。

藥理功用

調節血壓、調節血糖、降血脂

葉齒蘭茶 葉齒蘭茶

葉齒蘭所含的葉齒蘭素和葉齒蘭皂甙對血壓、血糖、血脂過高及異常有著較好的調節作用,日本爾福醫療研究機構曾對上百名三高患者做過臨床試驗。患者每日飲用約100ML葉齒蘭煎劑,經一段時間臨床觀察發現90%三高患者異常指標達到正常,10%接近正常。臨床研究結論得出葉齒蘭對三高類疾病的綜合作用要強於西藥。

保護肝臟

有著提高及恢復肝臟免疫功能、改善肝細胞功能、增強肝臟抗毒能力,及修復肝臟的作用。作用源於其所含的葉齒蘭酸成分。

增強心臟功能,預防猝死

葉齒蘭所含的強心苷及葉齒蘭素成分,可加強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從而加強心臟功能,可增大心臟收縮振幅及輸出量,並有效預防由心血管類疾病導致的猝死。

增強免疫、抵抗能力

葉齒蘭多糖成分有著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主要成分

葉齒蘭素,葉齒蘭酸及多種微量元素成分。

採摘加工

全年採挖,洗淨泥土,切碎,曬乾。

保存方法

存放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