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生

葉俊生老師,中學高級政治教師,省教育學會政治教學委員會會員,現任平和正興學校副校長。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1987年8月參加工作,從教二十多年以來,他從平和五中、平和四中、平和正興學校一路走來,從普通教師起步,當過校辦副主任、主任,工會主席、黨支部副書記,德育處主任等職務,直到今天的副校長,都是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獻身教育,痴心不改。在平凡的工作中,他愛崗敬業,勤勉刻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中備受同行讚譽,在社會各界裡廣受好評,是一位德才兼備的教育踐行者。

主要事例

忠誠事業 德高為范

葉老師自走上工作崗位後,二十多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在教學的第一線埋頭苦幹,辛勤耕耘,用他的愛心和熱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用豐碩的教育成果,昭顯了教師事業的神聖感和使命感。要想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除了擁有紮實廣博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因此,他一貫注重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以自身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感染、激勵師生。
十幾年來,因學校管理的需要,葉老師憑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擔任過許多管理職務,不管安排到何種崗位,他都能認真履行各項工作職責,處理協調好上下級、同事間各項工作關係,與全體教師團結協作,群策群力,保證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和健康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葉老師忘我工作,堪稱楷模。二十多年來,從鄉下到縣城,他所工作過的每所學校,葉老師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從早讀開始到晚自習結束,天天如此,幾乎一天都不曾拉下。即使家有急事,他也從不缺過一節課,請過一天假。平時安排學校工作時,他總先攬下重活、苦活、累活,還不辭勞苦、毫無怨言地幫助其他老師。葉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忘我工作精神,被同事們稱之為“拚命三郎”,成為同事們學習的楷模。2007年、2008年,他連續兩年被評為平和正興學校“最具魅力的領導”。

教研天地 耕耘收穫

教學工作中,葉老師注重教學研究和創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由此在學校開展的新課改中,積極地發揮了引領作用。眾所周知,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全員參與。在教學實踐中,葉老師尊重學生個體,著眼於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他注重最佳化教學環境,殫精竭慮創新教學手段,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拓寬和挖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加強交流與合作,努力擴大學生知識面,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不斷享受成功感,因此,他的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深得師生的一致好評,從而在新課改的領域裡創出了一番新天地,為學校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得益於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葉老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獲得了豐碩的教育成果,在新課改大潮中,他始終是一個領航者。2006年11、12月在參加縣、市《思想品德》優質課比賽中連續榮獲一等獎;他所分管的2009屆、2010屆國中畢業班成績顯著,中考綜合比名列全市前茅,其中,莊勇臨同學更是以總分440分的優異成績奪取漳州市中考狀元,為平和教育事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老帶新 一樹桃李

作為老教師,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領路人,葉老師勇於挑起培養青年教師的重任,他先後與多個青年教師結成對子,採取多種措施,通過不同渠道,做好傳、幫、帶工作。在他的精心調教下,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很快勝任教學工作,並且很快成為教學骨幹,為學校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總之,作為指導教師,葉老師為新教師倡導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手段,在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法實施等等各個環節都樹立了好榜樣。
作為學科帶頭人,葉老師所帶領的團隊是學校優秀的團隊,他們能嚴格按照年級的教學要求和特點,準確把握教材,靈活運用教材。以教材為依託,廣泛蒐集資料,為學生提供足夠的信息,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促進課時計畫落實,確保課堂教學質量,使老師們實現了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創造思維的培育者,由課程的執教者轉變為設計者和開發者的角色轉換。從而使教師成長為研究型教師,使教師隊伍成為研究型教師群體。

無聲潤物 有志育才

教師身上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作為一名教師,一位德育工作者,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應該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去為這些光環增輝添彩。他不但深知這一點,而且無論是做普通教師,還是擔任學校領導,他都努力做到了身正為范,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師德的高尚。他不但自覺端正師德、師風,嚴格執行各種規章、準繩,使上牆的制度、規定不流於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範,而且在師德自查自糾活動中幫助其他教師進一步匡正師德,確保了所在集體師德的良好形象。
他覺得師德的範疇里除了自愛,更重要的是去愛別人。作為教師,他覺得著力點就是愛學生。他曾用關懷,讓學生淚流滿面;他曾用愛心,去揚起學生心海的風帆。二十多年來,不管是普通老師、班主任,還是擔任辦公室主任,德育處主任,副書記、副校長,負責有六千多名學生的德育工作,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他的愛心。他始終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用愛心去點亮學生的心燈,用愛心去演繹師愛、父愛。他的思想品德課,最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他的課,作業最少,他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時他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有時他把愛心體現在對學生的嚴,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他的課,學生沒有坐姿不正的,沒有不思考的,沒有遲到的……他的課,學生愛上!
為了轉變學困生,他耐心細緻、無微不至關心學生成了學校的美談。很多學困生在他細微處的關愛下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他用真誠、寬容和坦誠,贏得了所有學生的心。他還因勢而導,在學生中把愛心傳遞。同學們困難之際的相濡以沫,孝敬長輩,尊老愛老,自發的“手拉手,獻愛心”活動……各班形成充滿溫情,和諧、奮發向上的良好班風、學風。

獲得榮譽

付出了總有回報。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多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教育工作者”、“優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標兵”;2008年12月榮獲漳州市首屆“學科優秀教師”稱號;2009年4月被推薦為平和縣首批“優秀人才”;2009年8月被評為漳州市“優秀教師”、“國中教育質量管理先進個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個人”;12月,被中國教育家聯合會授予“中國民辦教育創新傑出人物”的稱號;2010年5月被推薦為市首批“中國小研究型名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