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斌

葉世斌

葉世斌(1958— ),安徽天長市人。現任天長市國土局局長。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詩人協會(WCP)會員,安徽大學兼職教授,滁州學院客坐教授。

基本信息

履歷

葉世斌 葉世斌

葉世斌1982年初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滁州分校中文系,文學學士。1982年至今,已在世界各國百餘種報刊發表大量詩歌、小說。2007年9月,獲IPTRC榮譽文學博士稱號。同時,獲希臘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頒發的“國際文化-文學-藝術獎”,並被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評為“2007年度國際最佳詩人”,2008年初,獲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文學獎”。他的主要作品有詩集《鬥神》、《傾聽與言說》、《在途中》、《葉世斌詩選》(漢英對照)、《葉世斌詩選》(法文版)、小說集《你走不出你的鞋子》等。

榮譽

葉世斌自1982年至今,已在世界各國百餘種報刊發表大量詩歌、小說。2007年9月,獲IPTRC榮譽文學博士稱號,同時,獲希臘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頒發的“國際文化-文學-藝術獎”。 詩作《我們都從故居的石階上走來》 、 《仰望屋樑》 、 《那時秋天被雁群抬得多高》 ,分別入選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諸多作品被譯成英語、法語、日語、德語、俄語、希臘語、羅馬尼亞語、葡萄牙語、瑞典語等多種外文,並被收入數十種重要選本。

詩集《傾聽與言說》被有關學者列為“90年代漢詩最重要的詩集之一”;詩集《在途中》 ,曾被有關專家稱之為 “一部令人敬畏的作品”和“新世紀中國象徵主義、存在主義的代表詩集”。主要作品有:詩集《鬥神》 、《傾聽與言說》、《在途中》、 《葉世斌詩選》 (漢英對照)、《葉世斌詩選》 (法文版),小說集《你走不出你的鞋子》,選集《葉世斌文集》(四卷)等。

作品

曾出版詩集《鬥神》、《傾聽與言說》、《在途中》;小說集《你走不出你的鞋子》 。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葉世斌文集》共4卷。詩集《傾聽與言說》被有關評論家列為“90年代漢詩重要詩集”之一,作品多被選入各種詩歌讀本,部分詩作被譯成英文。

詩集《在途中》出版後,部分作品先後被《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中國當代詩歌》、《中國2006年詩歌精選》、《2006中國最佳詩歌》、《2006年中國詩歌年選》等書刊選載。

諸多評論家和學者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海南日報》、《大眾閱讀報》、《中國詩人》、《詩歌報月刊》、《詩歌月刊》、《東嶽論叢》、《文藝百家》、《華夏文壇》、《清明》等報刊撰寫專題評論和研究文章,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有的專家將該書稱之為“詩歌藝術的大道”和“一部令人敬畏的作品”。

詩選

葉世斌 葉世斌

《我被遮蔽 和虛懸在這裡》

我的天空忽然陰暗!烏雲

隨風而來的樣子,如浮萍

籠罩水面。我的天空被多少

風雪吹打,被多少雷電

劃傷!令人心疼的雛鳥

在巨大的天幕下舉著十字架

在飛,閃電拖長它幽藍的

尾巴。天橋上的女人

如果張開雙臂,似乎

就是天使,或是另一隻鳥

天空盡頭山谷深刻,長城

一隊磚頭進行著不倦的長征

河流把天上的淚水匯聚

把天空下的寧靜推移

這樣的時刻!我的陽光

和星朵忽然熄滅,我被遮蔽

和虛懸在這裡,如一隻

自閉的黑鳥。我的晦暗

總與心靈上的一顆黑痣

一個事物無法剔去的陰影

有關。我的天空一再地陰暗

因為我的憧憬一再地燦爛

風格

人生體驗

葉世斌先生的詩集《在途中》深沉地詠唱著人生體驗,屬於一部令人敬畏的作品。令人敬畏之處,在於詩人深刻揭示了命運的軌跡,在起伏頓挫之間揮灑喜怒哀樂,讓詩意升華為心靈之歌和性靈之舞……葉世斌先生面對人生中種種喜怒悲歡,默默領悟生命的大道,於是逐漸把握了20世紀人文精神的精微奧妙。

人文精神

所謂20世紀人文精神,乃是反思兩次世界大戰所形成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主要包括文化上從東西對峙到相互關注,價值上從科學主義到人本主義,思維上從實證論到系統論,態度上從形上學到辯證法,尤其是推崇立足於文化交流的精神多樣性,強調地球村居民相互之間的理解與溝通,在精神上追求體現世界大同的詩性精神。詩人的體驗,因此而獲得了普遍性和深刻性。

詩性精神

在這個意義上,走向人世間就是走向詩的境界,而詩意動人到了極致,也就貼近了敬畏的境界。葉世斌先生詩歌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詩人獨到而深切地表現了上述的詩性精神。

葉世斌的詩有一種異樣的沉重。所謂異樣並不是指表現苦難生活,而是說他的詩中意象突兀峻切和光譜厚重冷調所體現出的心靈坡度。

爭議

葉世斌 葉世斌

2009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就在今天(9月4日),一篇《安徽詩人葉世斌被推舉角逐明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在網上爆炒特炒,我等孤陋寡聞,實在是對這位安徽詩人的作品不甚了解,也就不敢多加冒言。不過,就這么一篇八卦性極濃的“新聞稿件”,卻贏來如此多媒體的關注,也著實是有趣的很。中國當代詩人有沒有資格獲這個獎,姑且不去論斷。我只知道被提名過的詩人有北島,有楊煉。但下一步譬如趙梨花,伊湖水,甚至芙蓉姐姐被角逐、被提名,甚至獲這么個獎的可能性肯定大於北島楊煉。

推舉葉世斌為“200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機構是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而此中心的負責人張智先生是我的朋友。按理說,像此等推舉工作“應該”由中國作協來做的,退一萬步說,也“應該”讓什麼學會來出這個風頭啊!等著吧,我的好兄弟張智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好在葉世斌先生是“中國作協會員”,其身份是當地某某局的一位局長,和某“學會”關係緊密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到頭來落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不是沒有,我為張智捏把汗的顧慮也就毫無必要了。

民眾早已不足為怪,儘管“諾貝爾”風波在中國作家詩人們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濤聲依舊,風生水起,但到底能否被提名與獲獎,也不過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我只是擔憂的是:媒體的公信力一再被削弱,祖國“花朵們”的眼睛一再被污染與蒙蔽,不是一笑便可了之的。

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主席、世界詩人大會國際執委會執委、詩人、評論家張智先生證實了,推舉葉世斌先生為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經過該中心1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執行委員會執委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的,這充分證明了葉世斌先生是一位具有很高藝術成就的詩人,是一位值得研究和期待的當代傑出詩人。

研究中心執行主席張智先生簽發的公函,公函稱該中心國際執委會經過多次磋商,決定推舉他為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日前他也收到了最新一期的《世界詩人》雜誌,上面刊登了國際詩歌研究中心三位詩人、評論家、翻譯家的《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的一封推薦函》 。一些國內外的詩人得知這一訊息後,詢問過此事,他都作了低調應答。

葉世斌說,在他看來,這並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就像很多漢語詩人都可以被推薦一樣。他強調說:“諾貝爾文學獎當然是一個相對公正和偉大的獎項,但我不知它離我們尤其是我,有多遙遠。對於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肯定不是為了某個獎項和某種鼓勵而寫作的。說到底,詩人還是應該對詩歌負責。我希望我的注意力,依然集中在詩歌創作上,繼續堅持嚴肅的高難度的寫作。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記者問“你認為中國詩人有多大可能獲取該獎”時,葉世斌先生回答到:“我寫作20多年了,只是一個業餘作家。但詩壇的情況恰恰是:我們相對了解西方,而西方並不了解我們。我認為漢語寫作中,確有一批很優秀的詩人,他們不能獲取諾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漢語的翻譯難度。但這並不妨礙漢語詩人始終瞄準或逼近世界先進詩歌藝術寫作,並達到相應的水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