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澗村

萬澗村

萬澗村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龍潭鄉,位於潛山縣中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的北部,東與杜埠村接壤,南與天柱山相依,西與“天柱林場”為鄰,北與龍潭村毗連。境內氣候宜人,竹、木資源豐富。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萬澗村萬澗村
萬澗村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的北部,東與杜埠村接壤,南與天柱山相依,西與“天柱林場”為鄰,北與龍潭村毗連。東西最大寬度4.5公里,南北最大長度5公里,總面積為20平方公里,四周民眾環抱,中間地勢平坦,平均海拔450米,是典型的山區地貌。
村內有兩條河流穿村而過,一條起源於天柱山大天門,流經甘河、上澗、中澗至下澗。一條起源於天柱山蜒蛐石溝,流經村林場、李河至下澗與上澗河匯合於小雙河口,統經代灣匯入龍潭河。河道總長7公里。它們配合著其他大小山間小溪,灌溉全村田園,供應居民人畜用水。
境內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5.50C,極端最向氣溫400C。最低氣溫為零下100C,平均日照時間5小時,四季分明,全年霜期190天左右,始霜期在11月中旬,終霜期在3月中旬,12月為降雪期。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5-9月間降雨占全年的70%,7-9月為暴雨期,雨水豐富。
萬澗村村部設在楊氏祠堂旁邊,建有村辦公樓一棟,辦公設備基本齊全,這裡是全村竹木、山貨、土雜產品的集散地,位於全村中心地帶,交通便利,是全村居民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資源情況

人口資源

全村35個村民組665戶,2530人,其中男1324人,女1206人,0-20歲505人,20-65歲1740人,65歲以上的285人,文盲268人,國小文化1477人,國中文化476人,高中文化140人,大學及以上文化的169人。五保戶15戶,因殘因病貧困戶69戶,人口139人,村民文化素質不高。

農業資源

全村耕地總面積600畝,其中水田473畝,旱地127畝,人均占有耕地0.23畝,糧總產量24萬公斤,人均自給糧94公斤,土地特別少,糧食嚴重不足。

林業資源

全村山場面積2.2萬畝,毛竹蓄積量80萬根,木材蓄積量1萬立方米,村集體所有的山場面積3000畝,外地插花山面積1000畝,竹、木資源豐富。

旅遊資源

天柱山後山主景區景點全部座落在萬澗境內,青龍背、天獅峰、回音台、大天門、疊翠亭、蜒蚰石、千丈崖、觀音洞、花戲樓、楊老屋古民居、關門井及萬畝竹海、百丈瀑布等自然景點,均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隨著天柱山後山景區的開發這些景點將充分體現出她特有的價值。

經濟狀況

居住條件

村內現有樓房355座,1775餘間,水泥結構平房15座75間,土木結構平瓦房1388間,危房683間,人均占有住房面積30平方米左右,住房條件一般。人畜用水2009年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90%的農戶用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

交通條件

以天柱山環山公路為軸,全村35個村民組全部貫通了柏油路或水泥硬化的,村內實現公路小循環,通車總里程24.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電力通訊

村內10千伏高線路總長6公里,配送台變6個,供電容量600千伏安,組組接通三廂電,戶戶電照明。程控電話普及率達80%以上,境內有移動通訊塔台電信通訊塔台各1個,信息靈通,電力通訊設施滿足了居民生產、生活需要。

文化教育衛生

現有有線電視接收站2個,與全縣連網,開通了一線通電視。80%的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可收視32個頻道的電視節目。村完校有18開間教學樓1棟,9開間宿舍樓1棟,生活用房10開間,生均占有教室面積5平方米,活動場地10平方米。學校有教師6名,在校學生85人,全面實行6年制義務教育和學齡前兒童教育相結合,兒童入學率100%。村內衛生室1個,醫護人員2名,村民就醫比較方便。

集體經濟

村集體有林場。林場木材蓄積量5000立方米,毛竹蓄積量18萬根,已流轉給招商企業安慶市嘉欣公司管理經營,村每年收取流轉利潤1.2萬元左右。村集體與群力公司合股修建的萬澗電站,參股20%,加上管理費收入1萬元,電站收入為1.5萬元左右。加上林場公益林、後山景區觀光林補助等收入。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在每年12萬元左右,全村個體經營商店12家,木材加工廠2個,竹製品加工廠1個、竹製工藝品廠1個、縫紉加工店2個、碾米加工點3個、農用運輸車4輛、三輪車4輛、二三產業經濟比較活躍。

基層組織建設

村部村部
村支部設支委3名,村委會設村委3名,其中兼職1名,實際脫產人員5名,林場設負責人1名,支部有正式黨員44名,預備黨員2名,考察對象2名,積極分子10名。
黨員中60歲以上的21名,高中文化的7人,國中文化的16人,黨員年齡老化,文化素質不高的現象嚴重,村委會有村民代表40名,民主監督小組成員3名。基層組織建設基本健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