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唐代薛儆墓

萬榮唐代薛儆墓是唐睿宗女婿薛儆墓的發掘,對出土遺物進行考證。出土壁畫和線刻板精美內容豐富。可供考古工作者作研究參閱。

報告介紹

萬榮唐代薛儆墓 萬榮唐代薛儆墓

《唐代薛儆墓發掘報告》為位於山西萬榮縣皇甫村唐睿宗女婿薛儆墓的發掘報告,它全面敘述了墓葬的形制以及各類出土遺物,並對其進行了考證,墓中所出墓誌極具史料價值,

萬榮唐代薛儆墓 萬榮唐代薛儆墓

出土的壁畫及石槨、石門上的線刻板為精美且內容豐富,其石槨已被鑑定為國寶級文物。《唐代薛儆墓發掘報告》可供考古工作者、古代史研究者、畫家及藝術史研究者參閱使用。

山西壁畫藝術

在山西萬榮唐代薛儆墓石刻線畫中的侍女圖像也皆為這種妝扮說明在唐代的婦女中非常流行這種面飾。西唐墓壁畫中描繪的大量人物形象其衣著服飾各異畫師們通過簡練的筆法勾畫出各式的服飾表現出高超的畫技。由於唐代服飾所見實物不多這類刻劃入微的壁畫彌足珍貴它不僅展現了一定時期的社會生活而且還為我們了解當時服裝的款式變化、

萬榮唐代薛儆墓 萬榮唐代薛儆墓

太原南郊金勝村諸壁畫墓內多無墓誌死者恐均為無官職的人這或許是這些墓室壁畫題材與都城長安地區皇室官員墓室壁畫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總之山西唐代墓葬壁畫顯示了廣泛的時代印跡為人們認識歷史和社會的前進與變革提供了藝術佐證。主要參考文獻、王玉山《太原晉祠鎮索村發現唐代墓葬》《文物參考資料》年期。、《太原市西南郊新董茹莊唐墓》《山西文物介紹》十五。、邊成修《太原南郊金勝村三號唐墓》《考古》年期。文物春秋年第期研究與探索征從一個側面將其急欲篡權稱帝的野心暴露無遺。、所鑄之幣多用劣質幣材尤以劣質鐵錢居多劉仁恭更是異想天開竟然以泥做錢。史載劉仁恭盡斂錢於大安山巔鑿穴以藏之事後殺工匠以滅口是所斂者皆歷代通用優質銅錢而以泥錢劣幣充置市上強民行之。劉氏將泥代作金屬使用其幣材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此乃無本萬利之舉豈不滑天下之大稽、所鑄之幣多虛值大錢為當十、當百、當五百圖三、當乾者。其子劉守光雖未步其父後塵再鑄泥錢、鐵錢然所鑄“應天元寶”銅錢竟然以一當萬圖四實為繼王莽之後所僅見。昔日王莽鑄的“國寶金匱值萬”尚且以鑄造精工、幣質優良、造型奇特來混淆視聽而劉氏父子鑄幣則完全是赤裸裸地進行掠奪。縱觀歷代治亂從當時政權所鑄錢幣材質之優劣幣值之虛實即可測知每於政治失綱、社會動亂、民窮財盡之時其劣質鉛、鐵、錫錢及虛值大錢必定問世這是必然的歷史規律。歷史上的五代系從年朱溫滅唐建後梁開始如前所述此時劉仁恭已經失勢其子劉守光雖於年妄自改元稱帝但為時極短故五代十國並不包括劉燕政權然其鑄幣的惡劣影響卻無有史錄不提特別是緊隨其後的南方楚、閩、南漢乃至南唐等政權皆不同程度地鑄造了鉛、鐵、錫錢和虛值大錢。可以說五代十國時期幣制的劣濫劉仁恭實啟其端禍害所及蔓延全國。唐代是墓葬壁畫的一個黃金時期山西地區雖然發現的唐代墓葬壁畫不多但其表現方法獨特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既有著承繼北朝的繪畫風格同時也有唐代墓葬壁畫所具有的各類表現形式形象地描繪出了四神、星象、人物、駝馬及樹下老人等內容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是唐代繪畫藝術的一枝奇葩。山西是保存古代壁畫最多的省份之一。從漢代到元代的墓葬壁畫在全省各地均有發現而以北齊時期的壁畫最負盛名其它時期的壁畫也各具特色。以往提到山西唐代的壁畫主要是指寺觀壁畫而對於當時的墓葬壁畫了解甚少。實際上唐代山西墓葬壁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繪畫技法熟練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本文擬對山西唐代墓葬壁畫作一初步研究旨在讓大家較全面地了解山西地區唐代壁畫藝術。一、墓葬概況從上世紀年代初以來山西地區陸續發掘了近百座唐代墓葬根據墓葬形制、出土文物等分析研究其年代多屬於唐代早、中期晚期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原地區和長治地區。山西地區發掘的唐代墓葬多屬配合基本建設中的搶救性發掘很多已經被毀或者遭到嚴重破壞。從已公開發表的資料看墓葬形制大體可分土洞墓和磚室墓兩類土洞墓有一一直背刀形和墓道偏於一側的曲背刀形兩種磚室墓多為單室少數有耳室和後室墓室平面呈弧邊方形墓頂有漏斗形頂、穹隆頂兩種。

萬榮唐代薛儆墓 萬榮唐代薛儆墓

二、墓葬壁畫的藝術表現山西唐代壁畫墓集中發現於太原地區。年代上多屬唐代早期均為單室磚墓弧邊方形墓壁及墓頂繪有壁畫。根據對已發表的壁畫墓的資料研究其題材以表現人物的為主歸納起來可分為四神、星象圖樹下老人圖侍女圖駝馬人物圖及門吏圖等幾類。四神、星象圖四神是用來表示方位的。青龍、白虎多繪於墓道東西兩壁朱雀、玄武繪於墓室南壁和北壁。而星象圖繪於墓室穹頂東有金烏太陽西有蟾蜍月亮銀河橫貫星辰列列。如年在太原南郊出土的唐墓壁畫中形象地表現了四神、星象的風貌圖一。墓頂正中雖遭破壞從殘跡看當為星象圖讓人感受到群星燦爛。星象之下用紅、黃、綠萬方數據文物春秋年第期研究與探索圖一四神、星象圖墓室東壁墓室西壁圖二樹下老人圖墓室東壁墓室西壁三色畫出挽結花幔以弧形連珠紋相接東西南北分別繪有四神雲氣擁繞並有群星璀璨其間更加熠熠生輝。東壁青龍騰雲吐霧龍尾高卷上繪一輪紅日西壁白虎昂首曲頸張口吞吐長尾高揚頭前一彎明月北壁玄武龜蛇纏繞形象生動南壁朱雀羽翼開張單足獨立。、樹下老人圖畫面為在翠樹之下立著一位道貌岸然的老翁高冠大履長袍曳地或靜或動或悲或喜動作各異似乎描繪著一段故事。年在董茹莊清理的萬歲登封元年年趙澄墓有多幅山前樹下老人的圖像。自上世紀年代到年代在太原南郊金勝村陸續發現的多座唐代壁畫墓中亦多繪樹下老人圖其表現方法是在墓室正壁及兩側壁繪多扇屏風於屏風上畫樹下老翁所繪樹、石、景物各不相同老人姿態各異均穿長衣面部有短須一般為八扇也有六扇的圖二。墓室中繪樹下老人圖在其它地區的墓葬中較為少見這種題材的壁畫僅在寧夏固原和西北邊陲的唐墓中發現過而在長安附近的唐墓中還沒有見到過顯示出其濃重的地方色彩。、侍女圖山西唐墓壁畫中繪有各類侍女其造型比例準確氣韻生動神態、身份、內心活動表現明確。從其服飾、化妝、髮式及手中所持物之不同可以區別不同身份很能反映時代的風尚。年月在太原南郊發掘的唐高宗或武周時期的墓中墓室東西兩壁均繪有侍女圖。侍女均面龐豐腴光潤娥眉細眼高鼻小口側首而視頭梳高髻額描“花鈿”臉部點有朱紅即“靨妝”。西壁侍女罩紅色對襟身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披帛從背後繞出搭於左肩長裙束於腰際為黃地黑花裙帶飄舞下垂曳地左手持一似“丫”形的杖右臂上曲右手伸出二指體態婀娜多姿腰肢仿佛在擺動使人為之傾倒。文物春秋年第期圖三侍女圖身穿袒胸窄袖衫外套一件雲紋半臂肩披帔巾雙手拱於胸前帔巾纏繞的手上握一柄拂塵下為緊身黃地紅花長裙足穿高頭履。該侍女身材勻稱豐乳半露動作自如姿態優美給人以端莊柔美之感圖三。、駝馬人物圖駝、馬是絲綢之路上主要的交通工具。唐墓中出土的相當數量的駝俑、馬俑以及壁畫中的駝馬形象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年在太原南郊發現的駝馬人物圖中馬飾繁麗生動有神具有唐馬的特徵。這匹馬為紅斑黃馬鬃毛為紅色馬頭略向下垂雙耳豎起圓目大睜胸闊臀肥轡飾齊全嘴角兩側戴有角形鑣口內銜勒籠頭上有帶子纏繞紅色鞍袱垂至兩側胸前的攀胸及股兩側均飾有黃色的垂飾即“杏葉”。駱駝體態健壯頭引頸上揚圓目突出小耳豎起口大張似在吼叫、嘶鳴駝峰間搭有一一圖四駝馬人物圖研究與探索偌大的白色行囊右側搭一棕色水壺其情狀好似正在長途跋涉。牽馬人濃眉大眼面帶笑容身著圓領窄袖黃衫足登黑色高靴兩手拱於胸前緊握馬鞭身子前傾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圖四。、門吏圖即門衛、侍衛圖分繪於墓門兩側是唐墓壁畫內容的固定格式之一其表現形式大同小異。太原南郊唐墓壁畫的門吏圖繪於南壁墓門兩側東邊一人圜目高鼻頜下蓄髯左手執笏右手握劍頭戴黑色幞頭身著素色翻領長袍腰系黑帶足蹬烏靴。西邊一人面容豐滿蓄八字須雙手執笏於胸前腰右側佩劍面向墓門拱手而立頭戴黑色幞頭身著橙色團領袍腰系黑帶足蹬烏靴圖五。西唐代墓葬壁畫的內容除了以上五圖五門吏圖.文物春秋年第期研究與探索方面外還有一些是表現日常生活的如墓主人的生活起居、出行及生產狀況等但發現的很少。三、對山西唐墓壁畫的幾點認識、山西唐代墓葬壁畫集中發現於太原地區其中心區域更集中在太原南郊的金勝村到董茹莊一帶。太原古稱晉陽在隋末唐初之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唐高祖起兵於此唐高宗始封於此武則天天授元年又被定為北都。金勝村即位於唐代晉陽西部的汾河之畔故多有唐初墓葬。、唐代盛行厚葬之風山西雖然地處偏僻仍然修建較大的墓室繪製各種題材的壁畫希冀人死後進入陰問繼續享受奢華的生活。其壁畫內容既和宗教壁畫不同亦和前代的墓室壁畫頗有差異。除了在墓室天頂仍有星象圖和日月外幾乎完全放棄了神話迷信的內容和歷史故事題材而著重描繪死者的生活和生前享用的一切男女侍從占了很大比重似乎他們正隨侍死者於地下主從分明神態生動。、四神星象圖是山西唐墓壁畫的一個極為顯著的特徵它是漢代以來墓葬壁畫的重要表現形式。在山西唐代墓葬中所繪四神形象逼真星象更為精確既反映出當時畫師的繪畫技法日臻成熟同時又反映出人們對星象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人物形象的成功表現是山西唐墓壁畫最為主要的部分、廁師們通過細膩的觀察用簡練的線條鮮艷的色彩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各種人物並著意刻劃了人物的內心活動賦予了人物鮮活的生命力。在繪畫語言和作畫技法上十分注重勾描線條的流暢與優美同時也十分注重動態傳神和以理趣致勝。其中對於女性的刻劃更是精細美妙婦女的臉部裝飾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如用金銀、羽翠等剪成各種式樣貼在額頭即“花鈿”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梅花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