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塘鄉

萬塘鄉位於新寧縣西北部,與武崗市毗鄰。東接白沙鎮,南鄰金石鎮,西靠水廟鎮,北交武崗市。總面積106,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284畝,其中水田17396畝,旱土5878畝。人口26216人,轄26個村,224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簡介

相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此地為一遍荊棘叢生的低洼盆地,儼似塘形。一范姓人家徙來此地後,將荒地開成良田沃地。人們為紀念他,將此地取名“范塘”。因“范”與“萬”諧音,後演變為萬塘。解放前,隸屬金湖鄉。解放初,設南風鄉,赤竹鄉和大灣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超美公社。1961年設萬塘公社。1995年與白馬田鄉合併,仍以萬塘命名。
萬塘經濟持續長足發展。2003年全鄉國內GDP達1,48億元。農業總產值3346萬元,工業總產值1260萬元,財政收入148萬元。2003年,糧食總面積48004畝,產量18810公斤,其中玉米種植面積7620畝,產量3405畝,大豆面積3000畝,總產量330公斤,紅薯面積2800畝,產量588千克,菸葉200畝產量601公斤,生薑200畝,產量80000公斤。民營企業發展態勢良好。投資800萬元,年產值900萬元的高豐鐵合金廠良性運轉。第三產業較為發達,每逢“三、六、九”日萬塘街全鄉趕集,日成交量在3萬元以上。
區域經濟獨具特色,主要拳頭產品有臍橙/西瓜/白蠟/生薑。萬塘是新寧縣柑桔臍橙的主產地。也是全縣萬里臍橙綠色走廊的主要組成部分。所產臍橙果大皮薄,色澤金黃,集香/甜/脆於一果,乃臍橙中的精品,暢銷國內外。年產量達900萬公斤。白蠟白如銀,譽滿中華,有“六月雪”之名。曾得到周恩來總理“白馬田白蠟生產搞得好”的高度讚揚,並拍攝過電影。
萬塘處於譚邵乾旱走廊,多旱少雨。但境內家田水利基本建設初具規模。全鄉擁有大小水利工程149處,蓄水總量達696,2萬方。麻林大圳的三條引水支圳縱貫全鄉,旱澇保收面積1700畝,自2000年以來,又加大水利設施的投入。全鄉1座小(一)型,10座小(二)型水庫全面整修,且進行了水利改制。2004年義興橋/蔣家鋪/赤塔/白馬田等村納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籌劃中,而這些村的引水高標準渠道已經啟動。由於地勢崎嶇,水利資源尚可利用。裝機140KW的石塘沖電站,160KW的陡洞電站。140KW的楊家橋電站,450KW的三關二級電站相繼建成。鄉內交通便利,1846省道穿境而過,全鄉村村通公路。村級雪白公路2004年通過鄉黨委政府的大力爭取,已納入縣鄉公路管理,這條路的修養將為原白馬田鄉的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鄉內有中學2所,國小7所,聯校設在萬塘中學。校舍均為磚瓦結構,教室寬敞,教學設備齊全。萬塘鄉與縣圖書館達成協定,已建成一個藏書10萬冊的圖書閱覽室。政府的農村黨員遠程教育也為民眾學技術/找信息/拓市場提供了視窗。全鄉醫院2座醫療室22所,設備較為先進,基本上能夠滿足境內民眾醫療需要。電信業也較為發達。截止2004年10月,已有程控電話2379門。
萬塘境內景觀眾多,清代廣東水師提督翟國彥用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劉光才出生在這裡,萬象山石獅雕和石像雕,雕刻技術精湛,聲名遠揚。千年古剎義興寺香火繚繞的水口庵,晝分夜合的夾山口等景點,給遊人以朦朧,神秘之感,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湖南邵陽新寧縣的鄉鎮

新寧縣位於邵陽市南部、夫夷水上游,東連東安縣,西接城步苗族自治縣,南鄰廣西全州、資源縣,北枕武岡、邵陽縣。縣境漢代屬夫夷侯國、夫夷縣地,東晉改名扶縣,南朝梁改為扶陽縣,南朝陳改扶彝縣,隋代併入門邵陽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