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酒(二)

萊菔酒(二)

正文

萊菔酒(二)——(鼻
鼻衄又名“鼻中出血”、“鼻衄血”。若鼻中出血不止,名為“鼻洪”。該病主要因肺熱上壅、胃熱熏蒸、肝火偏旺、頭風、傷酒肺胃積熱、肺腎陰虛、浮陽上越以及外傷等原因所致。肺熱上壅者,症見鼻衄而鼻孔乾燥;胃熱熏蒸者,症見鼻乾口臭,煩渴引飲;肝火偏旺者,症見頭痛眩暈,目赤善怒;頭風鼻衄,症見血出如注;傷酒肺胃積熱者,鼻出血不止,苔黃氣粗;肺腎陰虛者,症見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咳嗽少痰;陰虛浮陽不潛上浮而越者,名日格陽鼻衄,症見六脈浮大無力、兩尺猶弱。以下兩種藥均以萊菔子入酒為藥,萊菔子和胃下氣,化痰消食,對於食積胃火上熏所致之鼻衄可能效果更為理想。以下二方可以互參。
(《普濟方》)

配方

萊菔。

製法

上萊菔不拘多少,每細剉一合,用酒一盞,先煎令酒百沸,再下萊菔,再煎一兩沸。

主治

大衄不止。

用法

俟溫濾去滓頓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