衄

衄nǜ 【釋義】鼻孔出血,泛指出血:鼻衄。 1、鼻出血 衄,鼻出血也。從血,醜聲。――《說文》。俗字作衂 春不鼽衄。――《素問·金匱真言論》 此人奉使出門,卒爾鼻衄。――《大莊嚴論經》 泛指人體各部位的出血 2、畏縮 未戰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晉書》 3、挫折;挫傷;失敗 莫不衂銳挫鋩。――左思《吳都賦》 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曹植《求自試表》 又如:衄折(失敗,挫敗);衄挫(衄折);衄痍(創傷);衄銳(挫其鋒銳) 衄(衂)nǜ ⒈鼻出血:~血。鼻~。 ⒉失敗,挫傷:敗~。 ------------------ ------------------

基本信息

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血部外筆畫:4總筆畫:10
五筆86:TLNF五筆98:TLNG倉頡:HTNG
筆順編號:3252215211四角號碼:27112Unicode:CJK統一漢字U+8844

基本字義

1.鼻出血:鼻~。
2.損傷,挫敗:敗~。

詳細字義

〈動〉
1.鼻出血[nosebleeding]
衄,鼻出血也。從血,醜聲。——《說文》。俗字作衂
春不鼽衄。——《素問·金匱真言論
此人奉使出門,卒爾鼻衄。——《大莊嚴論經
2.泛指人體各部位的出血[bleed]。如:耳衄;齒衄
3.畏縮[shrink]
未戰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書》
4.挫折;挫傷;失敗[bedefeated]
莫不衂銳挫鋩。——左思《吳都賦
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曹植《求自試表》
5.又如:衄折(失敗,挫敗);衄挫(衄折);衄痍(創傷);衄銳(挫其鋒銳)

釋義

字形結構
異體字:衂
漢字首尾分解:血醜漢字部件分解:血醜
筆順編號:3252215211
筆順讀寫:撇豎折豎豎橫折豎橫橫

相關詞語

祝衄退衄縮衄鼻衄敗衄奔衄 挫衄摧衄大衄肌衄沮衄虧衄 衄挫衄血衄然衄折衄痍傾衄 鼽衄傷夷折衄

鼻衄

鼻衄邪熱犯肺

[症狀]鼻燥衄血,口乾咽燥,或見發熱,惡風,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數或浮數.

[方藥]桑菊飲加減.

桑葉菊花薄荷丹皮山梔茅根杏仁桔梗甘草

表證已解,而肺熱較甚,口苦,口乾,苔黃,脈數者,加黃芩桑皮

熱甚津傷,口,鼻,咽乾較著,舌紅,少苔者,加沙參麥冬生地

胃熱熾盛 

[症狀]鼻衄,血色鮮紅,面赤,口渴欲飲,口臭,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方藥]玉女煎加減.石膏生地麥冬牛膝丹皮山梔藕節茅根

腑熱壅盛,大便燥結者,加大黃胃熱傷津,口渴,舌紅苔少,脈細數加天花粉玉竹

肝火上炎

[症狀]鼻衄,頭痛,眩暈,目赤,煩躁易怒,口苦,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藥]龍膽瀉肝加減.

龍膽草黃芩山梔生地丹皮茅根仙鶴草藕節車前子木通牛膝

陰液虧耗,口鼻乾燥,舌紅少津者,去車前子木通以免利水傷津,加麥冬玄參知母 

陰虛火炎 

[症狀]鼻衄,血色淡紅或鮮紅,口渴,咽乾,頭暈目弦,耳鳴,心慌,虛煩,失眠,腰痠,舌紅,脈細數.

[方藥]茜根散加減.

生地麥冬旱蓮草白芍丹皮黃芩茜草根側柏葉藕節

陰虛內熱,手足心熱,口渴加元參龜版地骨皮知母牛膝 

衄挫

書法術語。用筆的一種技法。指筆鋒退而復進。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

清代蔣和稱:“筆既下行,又往上也。與回鋒不同,回鋒用轉,衄鋒用逆。”蔣驥稱:“衄者,即老芾(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意。”

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中有“勾衂法不可直長其勢”,意為: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傾,折角內收,不可將豎筆寫得太長。如:句、勻、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