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是德國的16個州其中之一。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境內有290公里長,構成了該州的經濟大動脈,路德維希港、首府美因茨和以服務業為中心的科布倫茨就在此地。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德國的16州之一。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Rheinland-Pfalz) 德國西部的州。大部分地區在萊茵河之西,其西與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面積1,9845.8平方公里。人口363.3萬(1983)。首府美因茨。全區由萊茵谷地及高原組成,海拔450-750米,成西南-東北走向。冬寒夏涼,雨量較豐。高地以草地森林為主。飼養牛、羊和發展乳酪業。盛產麥、馬鈴薯、甜菜、水果、葡萄。白葡萄酒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工業以化工最為重要,其次為機械、紡織、家具、製鞋、釀酒等部門。

地理位置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Rheinland-Pfalz)位於德國西部,西鄰比利時、盧森堡,南與法國接壤。該州下設3個行政專區,管轄12個市24個縣。

萊茵蘭意為萊茵河流域的土地。普法爾茨,在英語中為巴拉丁(Palatine),意為在領地內享有王權的封建貴族。它起初用於羅馬皇帝宮殿的侍從和衛隊,中世紀時成為日耳曼民族的一些官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拉丁伯爵,為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時期的宮廷事務官和君主法庭法官,從這個職務產生了萊茵地區的巴拉丁伯爵領地。

歷史沿革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最早出現的普法爾茨領地是洛林-普法爾茨,它從10世紀開始就存在了。在11世紀,洛林-普法爾茨的統治者是埃佐家族,他們是萊茵河兩岸許多伯國的領主。埃佐家族大約在1085年絕嗣,而普法爾茨的軍事重要性也降低了,它的地位被它之下的一個伯國取代,即“萊茵-普法爾茨”。

在13世紀初,萊茵-普法爾茨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亞公爵們統治,而巴伐利亞本身也是一個普法爾茨。1294年,上巴伐利亞公爵路易二世的後代們瓜分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領地,其中的長支獲得了萊茵-普法爾茨和上巴伐利亞(所以上巴伐利亞也被叫做“上普法爾茨”, 萊茵-普法爾茨則為“下普法爾茨”)。
在1356年黃金詔書頒布後,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被列入七大選帝侯之列,稱為“普法爾茨選侯”。

領地在後代之間不停瓜分的結果,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在16世紀初分成了分別統治西莫恩、凱撒斯勞滕、茨魏布呂肯(以上在萊茵-普法爾茨境內)和統治諾伊堡、蘇爾茨巴赫(以上在巴伐利亞境內)的幾個支系。以海德堡為政治中心的普法爾茨選侯家族在1530年代改宗路德宗。
在繼承選侯頭銜的家族長支於1559年絕嗣後,西莫恩支系的腓特烈三世成為選侯,此人是一個堅定的加爾文宗信徒。腓特烈三世的孫子腓特烈四世和他的顧問安哈特的克里斯蒂安是1608年新教聯盟的主要創建者。1619年,腓特烈五世選侯接受了波希米亞的王位,結果在白山戰役失敗後(1620年),他被皇帝斐迪南二世剝奪了選侯職位,該頭銜被贈給了皇帝的支持者、同屬於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
在1648年簽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腓特烈五世的兒子卡爾一世·路德維希重新獲得了下普法爾茨選侯的頭銜,但上普法爾茨(即巴伐利亞)及主要的選侯職務仍然為馬克西米連一支所擁有。1685年西莫恩支絕嗣,選侯頭銜由諾伊堡支繼承,他們將選侯府邸從海德堡遷到了曼海姆。1742年諾伊堡支亦告絕嗣,蘇爾茨巴赫支的成員繼承了普法爾茨,後來又在巴伐利亞支絕嗣後繼承了巴伐利亞(1777年)。1799年,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所有領地終於統一。
普法爾茨的左岸部分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時期被法國占領和吞併,其右岸部分則被轉給了巴登的伯爵。在1

814年至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法爾茨的左岸部分被歸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並在1816年變成了巴伐利亞王國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整個普法爾茨仍然是巴伐利亞的一部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被分離出來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在1946年建立之初,是德國較貧窮的州。195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為該州帶來決定性轉機。它不再是一個邊緣州,而是處於歐洲市場中心的地區。該州很快從“葡萄甜菜州”發展成為繁榮的經濟區。如今,該州的經濟水平已達到中等水平,其出口率已躍居榜首。主要經濟區在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之間。路德維希港的巴斯夫(BASF)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化工企業,製藥業十分發達,路德維希港因此被稱為“化學之都”。此外,該州的機械製造業、製鞋等工業也有一定優勢。農業在這裡始終起著重要作用,農用地占總面積一半左右,主產穀物、甜菜和馬鈴薯。高地以草地為主,飼養牛羊,發展乳酪業。河谷地帶種植水果菸草。法爾茨、萊茵河、摩澤爾河和阿爾河畔的葡萄收成占德國葡萄收成的2/3。該地所產的葡萄酒醇香醉人,遠近聞名。

萊茵河

萊茵河萊茵河

萊茵河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境內有290公里長,構成了該州的經濟大動脈,路德維希港、首府美因茨和以服務業為中心的科布倫茨就在此地。德國電視二台(ZDF)和廣播電視台衛星一台(SAT.1)都位於州首府美因茲。

德國風景最美的地方之一要數賓根和波恩之間的萊茵河谷。無數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使這條兩岸點綴著古老城堡的河谷充滿了神奇的色彩。中等山脈的火山岩引發了許多礦泉。
德國“葡萄酒之路”(Weinstrasse)在法爾茨森林旁通過。該州眾多的美麗景色常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到此遊覽、休假和療養。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是中歐地區文化歷史最古老的地區之一,萊茵河畔曾是凱爾特人、羅馬人、勃良第人和法蘭克人生息之地。在萊茵河畔、施佩耶爾、沃爾姆斯和美因茨聳立著許多中世紀時建造的巨大的皇帝大教堂。德國最古老的猶太教堂(羅馬風格,建於1034年)就位於沃爾姆斯。古老的城市特里爾是卡爾·馬克思的出生地。

行政區劃

萊茵河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普法爾茨面積: 19846平方公里 人口:406萬 州府:美因茨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位於德國西部,西鄰比利時、盧森堡,南與法國接壤。該州下設3個行政專區,管轄12個市24個縣。 萊茵蘭意為萊茵河流域的土地。普法爾茨,在英語中為巴拉丁(Palatine),意為在領地內享有王權的封建貴族。它起初用於羅馬皇帝宮殿的侍從和衛隊,中世紀時成為日耳曼民族的一些官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拉丁伯爵,為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時期的宮廷事務官和君主法庭法官,從這個職務產生了萊茵地區的巴拉丁伯爵領地。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在1946年建立之初,是德國較貧

窮的州。195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為該州帶來決定性轉機。它不再是一個邊緣州,而是處於歐洲市場中心的地區。該州很快從“葡萄甜菜州”發展成為繁榮的經濟區。如今,該州的經濟水平已達到中等水平,其出口率已躍居榜首。主要經濟區在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之間。路德維希港的巴斯夫(BASF)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化工企業,製藥業十分發達,路德維希港因此被稱為“化學之都”。此外,該州的機械製造業、製鞋等工業也有一定優勢。農業在這裡始終起著重要作用,農用地占總面積一半左右,主產穀物、甜菜和馬鈴薯。高地以草地為主,飼養牛羊,發展乳酪業。河谷地帶種植水果菸草。法爾茨、萊茵河、摩澤爾河和阿爾河畔的葡萄收成占德國葡萄收成的2/3。該地所產的葡萄酒醇香醉人,遠近聞名。 萊茵河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境內有290公里長,構成了該州的經濟大動脈,路德維希港、首府美因茨和以服務業為中心的科布倫茨就在此地。德國電視二台(ZDF)和廣播電視台衛星一台(SAT.1)都位於州首府美因茲。 德國風景最美的地方之一要數賓根和波恩之間的萊茵河谷。無數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使這條兩岸點綴著古老城堡的河谷充滿了神奇的色彩。中等山脈的火山岩引發了許多礦泉。德國“葡萄酒之路”(Weinstrasse)在法爾茨森林旁通過。該州眾多的美麗景色常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到此遊覽、休假和療養。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是中歐地區文化歷史最古老的地區之一,萊茵河畔曾是凱爾特人、羅馬人、勃良第人和法蘭克人生息之地。在萊茵河畔、施佩耶爾、沃爾姆斯和美因茨聳立著許多中世紀時建造的巨大的皇帝大教堂。德國最古老的猶太教堂(羅馬風格,建於1034年)就位於沃爾姆斯。古老的城市特里爾是卡爾·馬克思的出生地。

美因茨

德國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首府。美因茨是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五個主要中心之一。與和它隔岸而對的黑森州首

府威斯巴登一起它們組成一個雙子城(雙聯市)。 這裡可以說是德國的心臟地區,是美因河和萊茵河交會的地方。萊茵蘭——法耳茨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軍事政府於1946年建立的。它是由過去從未聯合在一起的部分組合而成的:普魯士的萊茵省部分地區、黑森的萊茵河左岸地區和具有巴伐利亞特點的法耳茨州內的人們休戚與共,慢慢地開始獲得了自己的同一氣質。 在德國向有“父親河”之稱的萊茵河最美的一段就是美因茨開始的。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氣質。從某種角度來看,美因茨是對於整個歐洲文明起了重要推動作用的一座城市。這是因為歐洲印刷就是由美因茨出生的約翰·古騰發明的。所以,美茨又被叫做是古騰堡之城(die gutenberger stadt)。 所以,在人口只有25萬的美因茨,古騰堡就是城市的象徵。當然,不僅僅是這個。

美因茨歷史淵源

美因茨是個古老的城市,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非常有名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萊茵河畔過去是凱爾特人、羅馬人、勃艮地人和法蘭克福人的墾殖地。在施佩耶爾.沃爾姆斯和美因茨聳立著中世紀時建造的巨大的皇帝大教堂。現在美因茨的大教堂始建於公元975年,建築風格是羅馬式與哥德式相結合。其六塔型的建築在德國境也是非常罕見的。與科隆大教堂、特里爾大教堂被公認是德國的三大教堂。 美因茨身上綜合了德國的很多特點:小處藏美、人口素質高、德國式的狂歡節。 在美因茨,這最喜歡的季節是春天,因為萊茵河春天的爛漫是一年中最美麗的時刻。更何況還有3月份的狂歡節。

美因茨的老城區里悠閒漫步,看看逾六個世紀的老房子和博物館,是最愜意的時刻。尤其是在kirschgarten附近的老建築,是典型中世紀的木架建築(fachwerke),襯著白牆,在春光下分外好看。 對於我這個葡萄酒迷來說,萊茵河谷地的美因茨和它對面的威茨巴登(wiesbaden)真是我最愛呆的地方。因為附近就是德國產最好的葡萄酒的地區。由於氣候寒冷,德國以出產白葡萄酒為主,大部分葡萄酒都是採用單一品種的葡萄,其中最有名也最為我國人民所知的就是雷司令(riesling)。當年德國人將這個葡萄品種引進到了中國的煙臺,這就是現在張裕葡萄酒的歷史由來。萊茵河由南向北經過萊茵普法茲(rheinpfalz)、萊茵黑森(rheinhessen),就在美因茨附近突然轉了一個90度的彎,變成了向西流,意外地提供了這一塊西南的向陽斜坡,在30公里後的賓根(bingen)附近又掉頭向北,進入萊茵河最狹窄的峽谷。這塊向陽斜坡就是著名的萊茵高(rheingau),依舊是德國頂極的葡萄酒產地,在德國的地位就好比波爾多在法國的地位。早在六個世紀以前,萊茵高就以出產優質的葡萄酒聞名全歐。尤其是區中最好的一些酒莊,這么多個世紀以來,始終保持了頂極的品質。 天氣好的時候,我最喜歡和同事從美因茨出發,騎車沿著萊茵河,就這么一直騎下去。沿途有美得不得了的古堡,有時就建在萊茵河中間的綠洲上,像童話一樣。當然,沿途我們會隨時停下來,進到一個著名酒莊,比如schloss rheinhartshausen,winkel,品嘗一下0.3l的小杯,或是買一些酒莊自產的酒,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傍晚的時候,我最喜歡在萊茵河畔找一個有美麗燈光的飯店,在輕拂的夜風中,有美酒和美景相伴,看著夜色一點一點籠罩了四周的葡萄園,萊茵河水奔騰不息,此時,平和的感覺像一堵牆壓了下來,是我的德國記憶中最令人著迷的日常生活。

旅遊景點

艾費爾(Eifel)是由於火山噴發的地殼運動所形成的山地高原。大大小小的瑪珥火山湖(Maare)非常有名。大約3萬年前,滾燙的岩漿從地底湧出,在到達地下水層時突然爆發,最終形成了瑪珥火山湖。艾費爾山地高原特別適合遠足漫遊。優雅的溫泉療養地巴特諾伊納爾城(Bad Neuenahr)的賭場向全世界開放。建於1093年的瑪利亞·拉赫修道院(Kloster Maria Laach)靜靜地佇立在這裡。您還可以在世界聞名的紐伯格林(Nürburgring)賽道體驗一回賽車的驚險刺激。
威斯特森林(Westerwald)是一個中等高度山脈地區,位於拉恩河(Lahn)、齊格河(Sieg)、萊茵河(Rhein)和狄爾河(Dill)之間,連線法蘭克福(Frankfurt)和科隆(Köln)。這是一片適合漫步的綠色地帶,林蔭密布的山嶺連綿起伏,令人流連忘返。威斯特森林地區幾百年來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地區特色,除了傳統的農業以外,這裡還有鐵礦、頁岩、玄武岩、陶土等多種礦藏。雖然森林中少見水流,但還是有幾個湖泊足可以供您進行多種水上運動。
摩澤爾河谷(Moseltal)在科布倫茨(Koblenz)與特里爾(Trier)之間形成了浪漫的河流景觀,這裡到處都是享譽世界的葡萄種植園,隨處都能領略葡萄酒的文化歷史。走不了一會兒,就能看到一個田園般美麗的葡萄園、名字悅耳的葡萄酒場或是銷售葡萄酒的商店。摩澤爾河(Mosel)全長545公里,是萊茵河最長的支流。是古羅馬人和凱爾特人把第一株葡萄藤種在了陡峭的山坡上。雷司令就是一種非常有名的白葡萄酒品種。
普法耳茨(Pfalz)包括上萊茵地區低地平原的一部分及其以西地區,位於阿爾薩斯地區(Elsass)、薩爾地區(Saarland)和萊茵黑森地區(Rheinhessen)之間。這裡的普法耳茨森林(Pfälzer Wald)是艾費爾山脈(Eifel)、北部的洪斯呂克山脈(Hunsrück)、南部的伏蓋森山脈(Vogesen)交匯的地帶。普法耳茨森林南部的風景尤其變換多姿,不僅有柔緩的平原、疊嶂的山巒、潺潺的山澗溪水,還聳立著許多紅色沙岩的嶙峋怪石。
萊茵黑森地區(Rheinhessen)是德國最大的葡萄種植區。除了葡萄酒和美味佳肴,這個地區還有各種各樣的業餘休閒方式:騎腳踏車、散步、乘熱氣球或是打高爾夫。這裡的文化活動也值得一看,萊茵黑森地區除了有許多本地的民間節日和葡萄酒節,還常常舉辦國際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