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之戰

菲律賓之戰

菲律賓之戰,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基本信息

菲律賓之戰菲律賓之戰
菲律賓之戰,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戰役簡介

菲律賓之戰日軍空襲甲米地海軍基地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國台灣,南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日軍南進的障礙並威脅日本本土安全。日軍企圖攻占菲律賓群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進攻荷屬東印度創造條件。日軍計畫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入並占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入並占領馬尼拉;在南部占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占領菲律賓全部島嶼。擔任菲律賓進攻作戰任務的是日本陸軍第14集團軍(司令為本間雅晴中將,轄第16、第48師和第65旅,約5.7萬人),負責支援的有海軍第3艦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第11航空艦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和陸軍第5飛行集團(司令為小畑英良中將),共有作戰艦艇50餘艘、飛機500餘架。菲律賓守軍為駐菲美軍和當地部隊。為加強防禦、阻止日軍南進,1941年7月美國在菲律賓建立遠東美軍司令部,由D.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同時向菲增加兵力並加緊構築巴丹半島和科雷希多島的工事。作戰開始時,美、菲共有陸軍近14萬人,其中美軍1.9萬人、菲軍包括民兵共12萬人,飛機277架(其中可作戰的142架),海軍為1個混合艦隊(司令為T.C.哈特上將),作戰艦艇40餘艘。

1941年12月8日,日軍出動陸海軍航空兵連續轟炸達沃、碧瑤、伊巴、克拉克等處美軍基地和機場,擊毀B—17等作戰飛機約100架,為登入作戰創造了條件。同日,日軍一部攻占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10~11日,日軍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入並占領機場。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入,占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占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入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入。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入。至此,登入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準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占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占領甲米地和八打雁

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J.M.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鬥。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占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

日軍攻占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準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入,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鬥,溫賴特率美菲軍餘部投降。7日,日軍占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此役,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日軍先發制人,實施航空火力突擊,奪取制海制空權;陸海軍協同作戰,多點登入,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航空兵迅速前移,配合陸軍地面行動;以及陸軍先北後南、南北夾擊的島嶼進攻行動等,為達成戰役目的提供了保證。

戰役企圖

菲律賓之戰巴丹死亡行軍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國台灣,南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賓群島,英文為PhilippineIslands。亞洲南部馬來群島的組成部分。西濱南海,東臨太平洋。群島由7100多個島嶼組成,是菲律賓的國土。菲律賓群島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相望,西臨南海,東濱太平洋,南與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隔海相望。

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日軍南進的障礙並威脅日本本土安全。日軍企圖攻占菲律賓群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進攻荷屬東印度創造條件。日軍計畫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入並占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入並占領馬尼拉;在南部占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占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戰役兵力

菲律賓之戰巴丹死亡行軍
從1941年開始,隨著日本與其它西方列強包括美國、大英帝國及荷蘭之關係日益緊張,很多在東南亞及太平洋上之國家已經開始為有可能爆發之戰爭作出準備。

1941年12月,在菲律賓上的聯合防守力量包括為數10個師的菲律賓軍 (PA),由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指揮,他是一位本來已經在1937年退役的前美國陸軍參謀長,之後他同意指揮菲律賓軍隊,麥克阿瑟已經接受菲律賓政府的委託改革這支缺乏裝備、訓練及組織的後備軍。

美軍在當地駐有22,532名守軍,稱為菲律賓部門,由佐治·辜訥特中將率領,其主力為美軍的菲律賓師,內里包括大量的菲律賓人,他們屬於菲律賓童子軍單位,守軍由於美國從本土派遣8,500名國民警衛隊而實力有所增加,包括唯一的裝甲單位,共兩個坦克團。

由路易斯·H·布里爾頓指揮的美國陸軍航空隊遠東航空隊 (FEAF)是美國在本土以外最大的空中武力,擁有包括107架P-40戰鷹戰鬥機及35架B-17空中堡壘轟炸機

麥克阿瑟將守軍分為四部份,北呂宋部隊,由喬納森·梅休·溫賴特四世少將指揮,防守面對最初登入地區及中央平原,包括巴丹半島及鄰近馬尼拉灣的撤退路線,從巴丹半島橫渡只有3英哩(2 海哩)的Ft. Mills,可到達科雷希多島,島上駐有第59及60防空高射炮旅,一定數量的海岸防衛單位,第91步兵旅及菲律賓童子軍,溫賴特的部隊包括菲律賓第11、21及31步兵師、美軍第26騎兵旅 (一個菲律賓童子軍單位)、美軍第45步兵旅的一個團(菲律賓童子軍)、兩個144毫米炮兵團及一個2.95吋(75毫米)山炮團,另外,菲律賓第71步兵師作為預備隊及只有麥克阿瑟才有權調動該師。

南呂宋部隊,由喬治·柏加少將指揮,主要防守馬尼拉東南地區,柏加之部隊包括菲律賓第41及51步兵師及美軍第86野炮兵旅 (PS)。

米沙鄢群島–棉蘭老島部隊由威廉·夏普指揮,包括菲律賓第61、81及101步兵師。

在麥克阿瑟的命令下,一支後備兵力包括美軍菲律賓師、遠東空軍及一個包括菲律賓軍和菲律賓部門的總司令部單位,防守馬尼拉以北地區,4個美軍炮兵旅防守馬尼拉灣入口處,包括科雷希多島。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鬥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過程

菲律賓之戰喬納森·梅休·溫賴特四世少將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
由本間雅晴中將指揮的日本第14軍在入侵開始時於1941年12月8日在呂宋島北面的巴坦群島登入(不是巴丹),兩天后又在呂宋北部的卡米金島、維甘、阿帕瑞及卡格揚登入,兩架B-17轟炸機攻擊在卡格揚登入的日軍,其他的B-17轟炸機聯同戰鬥機攻擊在維甘登入的日軍,在這一次遠東航空隊最後的聯合行動中,共擊傷兩艘運兵船、一艘輕巡洋艦那珂號及驅逐艦-村雨號,擊沉一艘掃雷艦。12月12日早上,2,500名隸屬日軍第16師團的士兵在呂宋南部、距離美國及菲律賓守軍防線150公哩的萊加斯皮登陸,12月19日日軍進攻棉蘭老島,同時湯姆斯·C·哈特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亞洲艦隊在12月8日日軍轟炸在甲米地的海軍設施時遭到慘重損失後已經從菲律賓水域撤退,只有潛艇可以挑戰日本海軍的優勢。

主要的進攻出現在12月22日的早上,由本間雅晴指揮的日本第14軍的43,110名士兵入侵呂宋島北部的仁牙因灣,日軍第48師團及第16師團部份單位在80至100輛坦克及炮火支援下在仁牙因灣東面的3個地點登入,少量從澳大利亞飛來的B-17轟炸機攻擊入侵艦隊,而美軍潛艇亦從附近水域攻擊,但效果甚微,溫賴特少將指揮的缺乏訓練及裝備的菲律賓第11及71步兵師既不能擊退日軍登入,又不能壓制在海灘上的敵人,第48及第16師團的部份單位在海灣南面較遠的地方登入,第26騎兵旅在羅莎里奧與日軍相遇交火,但在遇到慘重相亡後被迫後退,到12月23日傍晚時,日軍已經向內陸突進10英哩(16公哩),翌日第16師團7,000名士兵在呂宋南部沿拉蒙灣海岸二個地點登入,在這裹他們發現柏加將軍的部隊無力抵抗,他們集中一起及開始朝北向馬尼拉推進,與北面南下私部象連成一起以取得最後勝利。

很多盟軍士兵投降或逃跑,美軍菲律賓師進駐戰區以掩護軍隊撤向巴丹及阻止日軍進至蘇比克灣地區;12月26日,麥克阿瑟命令重新執行戰前舊計畫只防守巴丹及科雷希多島;軍事指揮部及菲律賓政府均搬到島上,但仍然有大量守軍留在其他各地數月之久。

12月30日,菲律賓第31步兵師移到之字形關口附近以保衛從呂宋中南部撤下來守軍的側翼,而美軍菲律賓師則在巴丹重組,1942年1月5日,第31步兵師被移到在巴丹半島頸部—位於奧隆加坡-馬尼拉公路西面的十字路口防守,該地在1月6日陷落,在撤退到巴丹是比較成功的,第31師在半島內作為後備力量以補充在防衛行動裹的損失。

巴丹半島戰役
從1942年1月7日至1月14日,日軍集中偵察及準備進攻阿布凱防線,美軍及菲律賓軍在接近阿布凱迎擊日軍在晚間的進攻,美軍菲律賓師在1月16日反攻,但反攻失敗,1月26日他們被迫撤退到長灘島-墨特馬的防禦地區。

喬納森·梅休·溫賴特四世少將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雖然日軍在數星期的進攻中,面對重大損失及燃料短缺因而進攻受阻,但盟軍在亞太地區的形勢日益惡化,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命令麥克阿瑟撤退到澳大利亞,出任西南太平洋地區最高司令(麥克阿瑟於3月20日在澳大利亞南部發表演說:“我從巴丹出來,我會再回去。”),溫賴特少將在3月12日成為菲律賓盟軍司令,這時候美軍菲律賓師轉而支援其他防區。

從3月28日開始,日軍發動新一輪進攻,而盟軍因飢餓、疾病及持續戰鬥而被削弱,到4月3日,日軍沿馬尼伯拉斯山突破,美軍菲律賓師已經不能協同作戰,在面對猛烈進攻下不能反擊,4月8日美軍第57步兵團(PS)及菲律賓第31步兵師在阿普河附近崩潰,美軍第45步兵團(PS)最終在4月10日投降。

科雷希多島戰役

菲律賓之戰菲律賓兒童被日軍殺死
科雷希多島是美軍的海岸炮兵駐紮地,島上駐紮著舊海岸炮兵團 - 第91團及美軍高射炮單位 - 第59及第60團,後者版部署在科雷希多島的高地上,擊落了很多日本空軍的戰鬥機及轟炸機,用以防範從海上來的任何進攻的固定舊炮台及巨大的榴彈炮,很容易被日軍轟炸機尋找到及摧毀,美軍士兵及菲律賓童子軍防守這個小型的堡壘

1942年年初,日本空軍已命令在轟炸機上裝上氧氣以使轟炸機飛得更高,以避過島上的高射炮射擊,之後更猛烈的轟炸來臨。

1941年12月,菲律賓總統曼努埃爾·奎松、麥克阿瑟將軍、其他高級海軍軍官、民選議員及家族逃過對馬尼拉的空襲及搬入在科雷希多島上的馬林塔隧道,他們到達時馬林塔兩邊是作為高級指揮部、醫院及食物和軍火的儲存地,1942年3月,數艘美國海軍潛艇到達科雷希多島北部,海軍帶來信件、命令及武器,又接走美國及菲律賓高級軍官、黃金、銀及其他重要紀錄檔案,一些人不能由潛艇的接走的則最後被日軍俘虜及關進在馬尼拉及其它地方的集中營。

科雷希多島共有守軍11,000人,包括以上說過的部隊、美國海軍第4團及其它被作為步兵的美國海軍人員,當日軍攻占巴丹半島時,一些美軍逃到科雷希多島,日軍在5月1日開始對科雷希多島展開猛烈炮轟,5月5日晚至5月6日,日軍第61步兵團的兩個營在島上東北登入,雖然面對猛烈抵抗,日軍仍在坦克及炮火支援下,建立了灘頭陣地,守軍很快被趕到馬林塔山的山腳下。

5月6日傍晚,溫賴特向本間提出投降條件,本間堅持投降必需包括所有在菲律賓的盟軍,由於相信在島上的士兵面對生命的威脅,溫賴特接受,5月8日,他發出信息,命令夏普的米沙鄢群島–棉蘭老島部隊投降,夏普遵從,但個別士兵則作為游擊隊繼續戰鬥。

美軍撤退

菲律賓之戰日軍入侵菲律賓示意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菲律賓作戰失利,面臨全面崩潰的危險,於是,美軍做出了全面撤退的決定。美軍的對手,日本陸軍第14軍,在司令官本間雅晴的率領下,由台灣島和佩斯加多爾列島的港口登入後,由大批巡洋艦、戰列艦護航,很快到達位於菲律賓西北部仁牙因海灣的海灘。與他們對陣的是由溫賴特少將所指揮的北呂宋部隊,這隻主要由民兵正規騎兵和童子軍混編而成的部隊,訓練不良,裝備更差。

戰鬥持續到第二天,日軍的坦克,士兵像潮水一樣被駁船送上岸。到了中午,登入的日軍除了偶爾遭到一陣射擊外,幾乎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日軍就像平時演習一樣,非常輕鬆地向縱深地帶快速推進。美軍車輛從四面八方退往巴丹。從馬尼拉出城的三條公路上擠滿了卡車、推著大炮的牽引車、裝載著槍炮的卡車以及小轎車、牛車等。

本間雅晴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竟沒有在此時出動他的航母隊,來打擊地面這一股龐大的後撤洪流。顯然,日軍打算為控制這座城市進行決戰,卻沒有料到麥克阿瑟會從馬尼拉撤退,從而打亂了日本人的作戰計畫。此時,面對美軍的全面後撤,本間雅晴錯誤的認為,這是美軍的全面潰敗,便揮兵直逼馬尼拉,忽視了運用空中優勢摧毀馬尼拉是北面兩處重要的橋樑。這兩座橋坐落在涉隆比特河上,是向巴丹撤軍的咽喉要道,只要日軍在橋上扔兩顆炸彈,就可將後撤部隊的道路切斷。就像歐洲戰場,站在敦刻爾克的德國人沒有對正在候車的英法軍隊發起致命一擊一樣,日本人也沒有利用空中優勢來加強進攻,沒有襲擊在唯一的兩座公路橋上擁擠的車輛和士兵,也沒有摧毀橋樑。

到新年的第一周為止,麥克阿瑟一共從呂宋島撤出8萬美菲聯軍以及2.6萬菲律賓難民,開始在橫貫巴丹島沼澤地和納蒂布山的兩座火山峰的阿布凱防線上,挖壕固守。這一下,麥克阿瑟有了可供調遣的1.5萬美軍和約6萬菲律賓部隊,麥克阿瑟計畫在半年內或更長的時間裡,阻止日本人的進攻。在這城戰役戰役中,美國人顯然是輸了的贏家。日本不懂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這一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戰場準則,只知占領那些毫無意義的地方,放走了大量的美軍,為其日後的失敗埋下伏筆。後來,美軍的反攻正是由這批撤退的士兵擔任主力的。

戰役後果

菲律賓之戰美國遠東軍指揮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正在同菲律賓總統曼紐爾·奎松商討科雷吉多島的問題
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占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契約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入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入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戰敗後盟軍的生還者開始3年半的艱辛生活,包括殘暴的巴丹死亡行軍及令人痛苦的日軍戰俘營,和一些地獄船把美軍及盟軍戰俘運到日本作為在工廠及礦場的苦工,數千名戰俘在日軍監視下被關進這些船隻,他們缺乏食物、水及足夠流通空氣,日軍沒有在船的甲板上標明裝載戰俘,其中一些被美軍飛機擊沉,事實說明日軍這樣對待戰俘如同納粹對待猶太人一樣。

美軍及菲律賓軍在巴丹及科雷希多島的預定防線上的抵抗堅持了6個月之久,而同時英國在其殖民地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則已經崩潰,在巴丹及科雷希多島的守軍堅強抵抗給予美國一些時間用魚雷艇把麥克阿瑟救走及送往澳大利亞,每年4月9日,美軍及菲律賓軍士兵均會慶祝英勇日或勇士節,以紀念這段歷史。

戰役人物

菲律賓之戰本間雅晴
本間雅晴(1887—1946)
本間雅晴(HonmaMasaharu,1887年11月27日—1946年4月3日),生於日本新潟縣,日本帝國時代陸軍中將,二戰戰犯。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期,日本陸軍大學27期,曾留學英國牛津大學,能說英語,愛看西方電影,在戰爭期間作畫、寫詩,有“詩人將軍”的綽號。

太平洋戰爭時,任第14軍司令官職為日本菲律賓派遣軍司令官,指揮菲律賓作戰。戰後被聯軍軍事法庭以在菲律涉嫌屠殺16萬美、菲軍民起訴,宣判為甲級戰犯,於1946年4月3日馬尼拉郊外被槍決。本間雅晴被認為是一個優秀的軍事理論家,但缺乏實際指揮控制力。戰爭結束前,他因職守不力而被撤職,被半拘留在日本本土,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其引渡至聯軍軍事法庭接受裁決。

鈴木宗作(1891.9.27-1945.4.19)

菲律賓之戰鈴木宗作
鈴木宗作(1891.9.27-1945.4.19)1912年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24期步兵科;1919年畢業於陸軍大學第31期。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4日任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1939年9月4日-1939年12月1日任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1939年12月1日任參謀本部附;1940年3月9日-1941年9月15日任參謀本部第三部部長;1941年9月15日任參謀本部附;1941年11月6日-1942年10月7日任第25軍參謀長;1942年10月任造兵廠長官;1943年4月任運輸部長;1943年9月兼船舶司令官;1944年7月28日-1945年4月19日任第35軍司令官;1945年4月19日菲律賓戰役戰死。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1964)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1964)MacArthur,Douglas 美國五星上將。這是一個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戰爭中,他打的勝仗如同狼的捕獲量一樣多;儘管他也打過敗仗,然而,他卻把失敗的捕獵當作磨練自己技能、增添對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說他是一名笑對失敗、超然前進的將軍。他就是美國名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菲律賓之戰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出身於軍人世家。1903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06~1907年任總統隨從副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師參謀長、師長,在法國戰場作戰。1919~1922年任西點軍校校長。1928年任駐菲律賓美軍司令。1930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35年任菲律賓軍事顧問。1936年被菲律賓總統任命為菲律賓陸軍元帥。1941年7月任遠東美軍司令。1942年任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同年秋季開始對日反攻。1945年9月2日代表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後以盟軍最高司令官名義,執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的任務。韓戰爆發後,任侵朝“聯合國軍”總司令,極力主張擴大侵朝戰爭、進攻中國。因同H·S·杜魯門政府的全球戰略方針有分歧,1951年4月被撤職。

麥克阿瑟返回美國後曾在國會發表演講,繼續主張擴大侵略戰爭,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慫恿蔣介石反攻大陸等政策。美國國會亦曾舉行麥克阿瑟聽證會。1952年,麥克阿瑟企圖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後任蘭德打字機公司董事長,著有回憶錄《往事的回憶》。1964年4月3日,麥克阿瑟在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因病死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