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斑巧瓢蟲

菱斑巧瓢蟲

成蟲:體長約5mm,寬約4mm。頭部黃白色,有時後緣有2黑斑:複眼黑色,口器、觸角黃褐色。前胸背板及鞘翅呈黃褐色或紫紅色,前胸背板上具7個小黑斑。小盾片黑色或同體色而有黑色邊緣。鞘翅上各具8個不同形狀的黑斑。呈2、2、1、2、1排列。鞘縫黑色。腹面大部分黑色,僅外緣及端部黃褐色。足黃褐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菱斑巧瓢蟲

拉丁學名: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

綱:昆蟲綱

目:鞘翅目

科:瓢蟲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麥蚜、棉蚜、玉米蚜、棉鈴蟲、葉蟎

寄主危害作物:小麥、棉花、玉米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5mm,寬約4mm。頭部黃白色,有時後緣有2黑斑:複眼黑色,口器、觸角黃褐色。前胸背板及鞘翅呈黃褐色或紫紅色,前胸背板上具7個小黑斑。小盾片黑色或同體色而有黑色邊緣。鞘翅上各具8個不同形狀的黑斑。呈2、2、1、2、1排列。鞘縫黑色。腹面大部分黑色,僅外緣及端部黃褐色。足黃褐色。幼蟲:1齡體長1.5mm,體黑色。中、後胸背中線處各有1三角形灰白色斑。腹部第1節兩側各有I灰白色斑。

2齡幼蟲體長3mm。體黑色。前胸背板後緣中部有紫色小斑。中、後胸背中部有三角形紫色斑,中、後胸後側角有紫色小斑。腹部第1節側刺瘤紫紅色:第4腹節側刺瘤和側下刺瘤為橙紫色。背中線處也為橙紫色。3齡體長5mm,體黑色,前胸前緣灰黃色,前側角和側下緣紫色。第1腹節側刺和側下刺紫色:第3腹節側下刺紫色,第4腹節6個刺均紫色,其餘刺黑色。4齡體長7mm,特徵同3齡幼蟲。蛹體長7mm,寬2.5mm:全體黑紅色。前胸背板前側角各有1個紅斑,後緣中央有1個大紅斑,中胸和翅芽黑色,後胸中央有1大紅斑。腹部1-5節背中兩側各有1黑斑,其外側紅色。背中線紅色。

生物學特性

成、幼蟲捕食麥蚜、棉蚜、玉米蚜及棉鈴蟲小幼蟲、葉蟎等。關中5月麥田有發生,渭北6月成蟲在麥田活動,發生量很少。武功10月下旬室內見到成蟲,可能即以成蟲越冬。

地理分布

北京,河北,新疆,甘肅,內蒙,寧夏,山西,陝西,山東,四川,福建,西藏; 蒙古,中亞,細亞,俄羅斯,西歐至北非,印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