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街道

華龍街道

華龍街道辦事處於2004年10月建制,地處鎣城北郊,辦事處駐地碑山村。幅員面積2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3884.7畝,其中田8361.7畝,土5523畝。退耕還林7752.87畝,林地7800餘畝(已全部納入天然林保護工程)。轄區內9個村,63個村民小組,7141戶,2.4萬人。黨員599人,支部12個。

基本信息

四川省華鎣市華龍街道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在沿華鎣山的兔爾坪、上壩橋、雲谷、柏木山4個村,規劃栽植巨桉1萬畝,目前

華龍街道華龍街道
已栽植5100餘畝。

華龍街道依託華鎣山,引進業主打造萬畝巨桉基地。基地以前大部分是荒草地,整理後獲土地5000餘畝,民眾以此入股,業主全額投資。第一代、第二代林木銷售淨值(除種苗、施肥、砍伐、運輸費外),雙方按8∶2比例分紅,合作期限13年。13年期滿後,第三代所有林木權益歸當地村組民眾所有。

造林期間,基地用工優先聘請當地民眾。造林完成後,林木管護由當地民眾負責。僅此兩項,當地年人均可增收300元以上。

林改試點

華龍街道在全市率先完成

華龍街道華龍街道
林改試點工作。2007年11月,我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在華龍街道率先啟動實施,截止今年6月底,華龍街道上壩橋、柏木山村完成外業勘界登記,林農產權登記,股權證發放,資料歸檔等工作,5242名農戶享受林改成果,林改試點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其主要經驗為: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華龍街道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主動接受市林業局的技術指導;實行街道、村社幹部分片包乾責任制,明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村支書為第一責任人,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並將工作情況納入村組幹部和包村幹部年度考核內容。二是完善方案,保障投入。制定完善《華龍街道辦事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對林改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改革範圍、基本原則、方法步驟進行具體安排和部署;及時撥付專項工作經費2萬元,用於業務培訓、購置辦公設備等,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三是廣泛宣傳,積極發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陣地作用,通過發放宣傳單、辦黑板報、刷寫標語、出動宣傳車等形式,全方位立體宣傳林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方式、內容和具體操作方法等,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四是規範程式,勘界確權。勘界技術人員通過採取從外至內、從易到難、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依次確定村界、組界、場界。對經勘察無異議的,工作人員現場勾繪宗地面積,並按勘界順序逐戶編號登記,指明東南西北四至界線,相關人員當場簽名蓋章,確保了林改外業勘界圖表編號登記數據準確一致。五是調處糾紛,維護穩定。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依法依規原則,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引導雙方通過協商或司法途徑解決,把林權糾紛降到最低限度。

文化宣傳

華鎣市華龍街道在人口文化宣傳月宣傳活動中,創新舉措,紮實抓好了人口文化宣傳。
該辦事處以巡迴宣傳為重點,出動宣傳車一輛,巡迴到各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四川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中共中央人口《決定》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大力宣傳改革開放30年以來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廣大民眾明確了國家現行的人口政策,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育齡民眾執行人口計生政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設立諮詢點,在場鎮、柏木山村設立了兩個諮詢點進行集中宣傳,通過掛圖、發放資料、現場講解、播放音像資料及義診等形式,為育齡民眾提供政策及生殖健康諮詢服務,讓民眾在接受優質服務中受到教育。據統計,共發放宣傳資料3000餘份,為民眾義診300餘人次,發放避孕藥具1600餘份,育齡民眾受教育面達90%以上;組織3個宣傳小組進院入戶進行廣泛宣傳,確保全年計畫生育目標的圓滿實現和為來年工作打好基礎。通過集中宣傳活動,進一步喚起了廣大民眾對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視,廣泛傳播了婚育新風,促進了低生育水平的穩定和人口問題的統籌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