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船舶工業學院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校是省部共建的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始終堅持為船舶工業、國防工業服務,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工、管、農、文、理、經、教等諸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與學校合併,2004年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華東船舶工業學院
學校是省部共建的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始終堅持為船舶工業、國防工業服務,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工、管、農、文、理、經、教等諸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辦學歷史源自1933年誕生於黃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職業學校,先後經歷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等時期,1970年遷至鎮江,更名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華東船舶工業學院,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 併入,2000年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 與學校合併,2004年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2006年12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學校現有鎮江東、南、西3個校區和張家港校區(南校區為獨立學院-南徐學院),以及北京研究院、上海研究院、浙江研究院和駐上海辦事處,占地2500餘畝,固定資產總值8.6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79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45.5萬冊,電子圖書53萬種。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華東船舶工業學院
學校現設有13個學院, 48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1個農業推廣碩士培養領域,10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5個省級品牌、特色建設專業;有1個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6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設有27個教學實驗室(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招生,現有各類在校學生23500餘人,其中研究生2100餘人(含專業學位研究生),普通本科生19400餘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我校設立了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現有430餘名國防生在讀。學校現有教職工1870餘名,其中專任教師1000餘名,有教授116名,副教授339名。
學校歷來重視科學研究,形成了套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高新技術成果推廣套用相互緊密結合的科研工作格局,先後承擔了包括國家863高新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國防軍工課題在內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課題。2006年獲得了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頒發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使我校軍工科學研究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47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0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94項;獲得科研經費(不含成果轉化費)24200餘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交流論文4000餘篇;申請專利170件,其中發明專利100件;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31項。
學校主辦有《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蠶業》《蠶業科學》等公開出版學術刊物。
學校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努力拓寬辦學途徑,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教育、科技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海軍政治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艦船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與俄羅斯、烏克蘭、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等國積極開展合作科研和合作辦學。與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等一批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學校成立了有100多家單位參加的合作發展委員會。英國勞氏船級社日本常石造船株式會社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美特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學校設立各類獎助學金20多項,年獎助學總金額近1450餘萬元。
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連續16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連續15年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先後榮獲江蘇省高校校風建設優秀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在7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江科大人薪火相繼,勵志踐行,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成績,形成了“勤奮、嚴謹、團結、創新”的優良校風。在新的世紀,江蘇科技大學將繼續秉承 “篤學明德、經世致用”的校訓,大力弘揚“船魂”精神,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朝著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的多科性大學目標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