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

華夏民族

華夏族,漢族的前身。華夏源於華胥,伏羲為華胥氏之子。華夏也稱“夏”、“諸夏”,又稱“華”或“諸華”。是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先人,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從漢朝起該族稱漢人。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華”又稱“中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漢族的祖先在先秦時期自稱華夏人,在漢朝時期改族稱為漢人。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二十世紀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稱謂是”華夏人“。比如漢朝多以”華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漢自居也以華夏自居,兩個詞為同義詞。總之,漢族和華夏族作為整體族稱是自從漢朝到現在最普遍的。古代漢族往海外移民時自稱華夏人,由此產生“華人”一詞。“華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漸由當初單指漢族,擴展到中華大地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少數民族,成了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圖)漢族漢族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占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 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為充實邊疆,準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歷史演變

(圖)大禹大禹

禹的兒子啟破壞禪讓制,建立了聯邦制的夏王朝,定都登封縣,這是華夏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政權。夏國所直屬的領土只包括中原和晉南,夏族老家黃土高原已經被藏緬族群和吐火羅人占據,遺留在當地的夏族接受異族的殖民統治。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帶的商部落滅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領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東西部。商部落有東夷血統,但是語言上操一種漢語方言。東夷屬於北亞人種與北方遠東人種的過渡人種,他們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但是不屬於漢語,他們的語言對今天的膠遼官話有一定影響。經過500年統治,商部落完全華夏化。

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滅商中央,建立了強大的周朝,周的領土比商朝多了關中和燕國。周部落原是華夏族的一支,居住今河南省太康縣,後來遷到關中,經常與藏緬族群的羌族和吐火羅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與中原華夏開始有所差別,但作為華夏族在關中的移民,血緣上文化上他們仍然是以華夏族為主體。燕國開始講漢語。

秦國的建立者是嬴部落,贏部落原居甘肅天水,以放牧為生,操一種漢語方言嬴語,據說也有東夷血統。西周時期遊牧到渭河流域,開始經營農業,正統漢語取代了嬴部落方言。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前,不僅國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夏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夏族,商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商族,周朝分封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著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國家也講各自的語言。這些民族都講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漢語方言,被稱為諸夏。

楚國統治階級是黃帝系祝融氏後代,講一種漢語方言;國民楚蠻則是百越與藏緬融合之後代,江北操藏緬語,江南操苗瑤語,楚國文明落後於中原諸夏。隨著楚國與中原諸夏交往的加強和對中原的兼併戰爭,到戰國時期,江北國民被華夏族同化,開始操漢語方言。藏緬語對目前的西南官話有深遠的影響。

吳國統治階級是華夏族泰伯後代,講漢語周族方言;國民吳蠻則是百越與藏緬融合之後代,講吳越語。隨著與中原交往的頻繁,吳蠻的華夏化程度越來越深。

形成基礎

(圖)漢語方言分支圖華夏民族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支,今天漢語族只有一個語支----漢語支,漢語支只有一個語言---漢語。為什麼別的語族會有上百種語言,而漢語族只有漢語一種語言,這與操漢語族語言的諸多部落空前劇烈的統一戰爭和擴張戰爭有關。秦始皇統一所有漢語部落,並擴張到非漢語部落的嶺南和福建,為漢民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礎。(秦始皇將大量華夏族移民到河套,所以後來的匈奴、西部鮮卑的國民中都很多華夏族血緣者)

藏緬語族沒有過成功的內部統一戰爭。當年吐蕃併吞南詔、南下緬甸、北出中亞,甚至進攻長安,眼看要實現藏緬族的統一,卻被回鶻進攻和內訌給打斷了,自從信仰喇嘛教以來,徹底取消統一藏緬族的念頭。

苗瑤語族從來沒有進行統一戰爭,甚至連想過都沒有。

百越語族也進行過嘗試,可惜缺乏領袖,當年越南進攻兩廣、控制寮國,吞併高棉,合圍泰國,這是“蚍蜉撼大樹”。

通古斯語族的滿族、朝鮮族、大和族之間的統一戰爭倏而即逝。日本侵朝失敗了,日本扶植滿洲國失敗了。滿洲成功了統一了東北的通古斯,卻在沒有統一朝鮮、日本等全部通古斯民族之前就貿然發動侵華戰爭,最後被漢化,家園也被漢族占據。突厥語族歷史上曾經統一過,遺憾的是他們碰上了李世民。

相對而言,成吉思汗是成功者,他就是先統一了蒙古語族諸部落,形成蒙古民族後才發動侵略戰爭的。到現在,蒙古族雖然分裂過多次,但這個語支卻只有一個,如果不是清朝和中國的分而治之政策,統一的大蒙古國還會繼續存在。

南亞民族自古就被其他民族分割成幾個孤島,自身難保,還談何統一。南島民族被大海和太平洋分割成幾千塊,並且相距萬里,不被淹死就萬幸了。

經過漢朝400年的統一相處,各個漢語民族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逐漸由多個民族融合為一個嶄新的民族----漢族。漢族有統一的政治中心關中,統一的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中原,漢族有統一的書面文字和統一的口語----雅言。儘管漢族在華夏族的基礎之上同化吸收了部分羌族、楚蠻、東夷,但漢族仍然是完全意義上的北方遠東人種。

華夏之母

(圖)西王母 莫高窟第249窟窟頂南披西王母 莫高窟第249窟窟頂南披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軒轅之時,神農勢衰,諸侯互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弗能征。軒轅乃習干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

蚩尤族團最早居住在中原及東部沿海,主要以漁獵為主,農業為輔,冶鐵技術發達,而炎帝族團則是一個沿著渭水、黃河從西向東遷徙而至中原的西部羌戎族團,因為炎帝族團農業發達,所以被尊為神農氏。炎帝族團在東進的過程中,和蚩尤部落發生了大的征戰,這場戰爭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後來炎帝族團在戰爭中處於劣勢,便和渭水流域的黃帝族團聯手,把蚩尤部落趕出了中原地帶。因為炎帝族團和黃帝族團同屬羌戎部落,所以兩個族團遂以兄弟相稱。

後來,炎帝族團和黃帝族團之間發生了戰爭,黃帝族團取得了勝利,軒轅氏被尊為天子,華夏民族的身影終於從蒼茫的大地上佇立了起來。時間大約在五千年前。根據史書上炎黃文明脫胎於羌戎,並由西而東進的記載,炎黃文明的起源地,就是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交界地帶的河湟谷地和黃河、渭河流域,這一帶也正是西王母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域。

西王母和炎黃二帝同出一族

(圖)《史記》《史記》

在中國古代的傳說資料中,有不少關於羌人的史跡,如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崑崙神話中,關於西王母的傳說,是母權氏族社會西部羌人先民的生活與鬥爭,願望與追求的藝術反映

《史記》中記載:“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之兄弟也。”又說:“黃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據史學家考證,姬水在今天的甘肅夏河流域,姜水在今天的渭河上游支流或是湟水。在古文中,姜通羌。也就是說,黃帝、炎帝和西王母均出自羌戎部落。

《山海經》中還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炎黃二帝曾經歷過漫長的征戰,有一次黃帝打了敗仗,西王母曾派九天玄鳥協助黃帝,有專家考證,九天玄鳥,其實就是西王母的軍事首領或是軍事顧問,這足以說明西王母在那場推進華夏民族誕生的戰爭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西王母曾幫助大禹治水

在華夏歷史上,大禹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偉大人物。查閱相關史籍我們會發現,大禹和羌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史記》中記載,“禹興於西羌。”《路史·後記》中說大禹是“西夷之人。”《潛夫論·五德志》稱大禹為“戎禹”。此外,在《新語》《後漢書》中,都有關於“大禹出西羌”的記載。而《吳越春秋》有關大禹的記載最為詳細。這部書明確指出,禹“產於高密,家於羌,地曰石紐。”石紐,就是今天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地區的石鼓鄉,而高密是對密人國的尊稱,“密人”為“女人”的諧音。事實上,據史書記載,功勳卓著的大禹曾經真的和西王母國有過密不可分的聯繫。

荀子認為,大禹治水前曾“學於西母國。”另據《論衡》記載:大禹稱帝後,曾“益見西王母”。實際上,近現代有關專家對中國地質的研究表明,在大禹之前,華夏大地上,還曾發生過三次大的洪水,中國古書中記載的三皇五帝都是在每一次華夏大地遭受洪水後人文復甦時期誕生的救世英雄,他們成為歷史橫斷面上的標誌性人物或是族團代表,而距今約四千年前的大禹,只是距現代人最近的一位因治水而成名的英雄。

西王母是華夏之母

(圖)西王母像西王母像

《西王母故地》中提到,近代與現代的一些學者,囿於現代實證考古學的絕對理念,對三皇五帝產生了懷疑,並因此斷定他們都是神話中的人物,可在河湟谷地以及青藏高原其他地區的大量考古發現,卻有力地證明了西王母故國和中原文明之間的淵源,同時也引出了中原文明有可能發源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界地帶的推斷。

聯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和近年來專家們對數千年前黃河曾頻繁改道的地質發現,遠古時期地質結構不穩定,華夏大地始終處於洪水地震的高發時段。黃河上游及其上游支流地區,很有可能就是地質結構相對穩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這也恰好能反映出史前文化遺蹟在河湟谷地、在黃河上游地區、在渭河流域、在夏河兩岸頻繁出現,而在黃河中下游卻很少見的原因之一。

還有,華夏民族形成的時期,正是羌人處於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時段。一部分代表父系氏族文明的羌人,漸次從誕生地分離出來,並由西向東尋找新的家園,他們創造的文明也就呈階次狀由西向東傳播漸進,並最終發展成為了文明程度更高的中原文明,而留在羌人原有的部族,依舊維持著母系氏族的狀態,她們創造的文明形式,逐漸在歷史的天空中黯淡。

歷史的發展是一個以時間為依託的漫長過程,在軒轅到大禹千餘年間,西王母始終與中原文明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並留下了諸多記載。

節日風俗

節日

過大年/春節:陰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放鞭爆
清明節:陽曆四月五日—四月六日祭祖、掃墓
端午節:陰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主題:吃粽子
七夕節:陰曆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當日女子拜織女,以求自己心靈手巧,嫁得如意郎君;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題名,事業有成
中元節:陰曆七月十五又稱盂蘭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
中秋節:陰曆八月十五舉家團圓節[又叫團圓夜,以前(封建時期)在老爺家工作的奴人到這天都可以回家過節],主題:賞月、吃月餅,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重陽節:陰曆九月初九又名“敬老節”
臘八節:陰曆臘月初八喝臘八粥[相傳喝臘八粥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又名重八,馬皇后專用)弄出來的,太祖朱重八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飢餓,孤苦無依,入皇覺寺(位於鳳陽城西門外)為僧,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重八隻得離鄉為遊方僧。後當皇帝了,突然有一天想起來了,他年輕時在大寒天氣那天正好臘月,那時他又冷又餓,後來有人實在看不下去就給他吃了碗用紅豆,大米等雜糧做的粥,下令命御膳房照原樣仿製出那碗粥,就是有名的臘八粥]
小年:南方地區為農曆十二月廿四,北方地區為農曆歷臘月廿三。
漢族傳統節日中西曆對照表
臘月
初七:驅儺日
初八:臘八節
十六:尾牙節
立春節(於立春日)
廿三、廿四:祭灶日(小年)
除夕:除夕夜普遍有闔家團聚吃團圓飯、喝守歲酒的習俗,許多地區家宴中都要安排魚餚,寓意“年年有魚”。北方地區各家各戶都要包餃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別寓意團聚安康與步步登高。
正月
初一:春節(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人日節
初八:穀日節
初九:天日節
初十:地日節
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燈節)
二十:天穿節
廿五:填倉節、春分節(於春分日)
晦日:無
二月
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初二:春龍節(龍抬頭、龍頭節、社日)
十五:花朝節(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節(冬至日後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節(於清明日)
十九:觀音誕
三月
初三:上巳節(女兒節)
四月
立夏節(於立夏日)
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
十八:碧霞元君節
五月
初五:端午節(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
夏至節(朝節,於夏至日)
十三:雨節(關公磨刀日)
二十:分龍節
六月
初六:天貺節(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十九:觀音會
廿四:觀蓮節(蓮花生日)
七月
初七:七夕節(乞巧節)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瓜節)
廿九:地葬節
八月
初一:天灸日(天醫節)
十五:中秋節
九月
初九:重陽節
十九:觀音會
十月
初一:寒衣節(授衣節、冥陰節)
十五:下元節(下元水官節)
十一月
冬至節(於冬至日)

風俗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