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鐘

華嚴鐘

華嚴鐘,位於北京覺生寺,是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所以又叫“永樂大鐘”。銅鐘懸掛在大鐘樓中央巨架上,通體褚黃,高6.75米,直徑3.7米,重46.5噸。鍾唇厚18.5匣米,鐘體光潔,無一處裂縫,內外鑄有經文230184字,無一字遺漏,鑄造工藝精美,為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珍品。

華嚴鐘

華嚴鐘

撞擊之,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輕撞,聲音清脆優揚,迴蕩不絕達一分鐘。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2分鐘以上,方圓50公里皆聞其音。據冶金部門分析,該鐘配方科學,鐘體強度達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鐘的懸掛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懸鐘木架採用八根斜柱支撐,合力向心,受力均勻,大鐘懸掛在主樑上,全靠一根長一米、高14厘米、寬6.5匣米的銅穿釘,穿釘雖承受幾十多噸的剪應力而安然無恙。鐘體內外皆鑄有經文,外面為《諸佛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彌陀經》和《十二因緣咒》,裡面為《妙法蓮花經》,鍾唇為《金剛股若經》,蒲牢(鐘紐)處刻《楞嚴咒》等,計有經咒17種,皆漢字楷書,字型工整,古樸道勁,勻稱地分布在鐘體各處,相傳是明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當初明成祖鑄造這么多佛經於鐘上,為的是弘揚佛法,使佛經傳諸久遠。二十三萬多字的佛經鑄在鐘上,擊鐘一下,字字皆聲,等於誦讀一遍經文,自然是功德無量。15世紀初葉,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建設京師有三大工程,即故官、天壇、永樂大鐘。明成祖鑄造大鐘,是為宣揚“壯舉”。大鐘鑄好後,先掛在宮中,明萬曆年間移置萬壽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覺生寺。鐘身內外鑄滿陽文楷書佛教經咒,是明初館閣體書法藝術代表作。大鐘所鑄經文,幾百年來誤傳是《華嚴厲經》,故有“華嚴鐘”的叫法。近年查明鐘上所鑄乃以明永樂帝御製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和以《法華經》為主的八種經,並無《華嚴經》。大鐘鑄造精緻,鐘形弧度多變,周身無磨削加工痕跡,充分顯示鑄造工藝高超,奇妙獨特。

鑄造方法

明永樂大鐘是採用泥范法(中國的三大傳統鑄造工藝-泥范法、鐵范法和失蠟法之一)鑄造。先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內壁,上面塗上細泥,把寫好經的宣紙反貼在細泥上,刻好陰字,加熱燒成陶范,然後再一圈圈做好外范。鑄時,幾十座熔爐同時開爐,爐火純青,火焰沖天,金花飛濺,銅汁涌流,金屬液沿泥作的槽注入陶范,一次鑄成。永樂鍾銅質精良,緻密堅固,合金純度考究。大鐘含銅80.5%,含錫16%,還有鉛、鋅、鐵、矽、鎂等元素。這種成分配比,與《考工記》中的“六齊”項下的“鐘鼎之齊”的記載極其近似。鐘壁薄而經得起重擊,音質音色馳名天下。大鐘鑄好後,待到冬天,先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溝引水,潑水結冰,然後開始搬運;大鐘在路上步步滑行幾十里才至宮中。再滑到冰土堆上,然後建鐘樓,鍾掛於樓頂,春天解凍後取土而鍾懸。大鐘支架四臂八叉,鐘紐分上下兩節,中間用穿釘固定於橫樑上,用木杵輕輕一撞,便發出震心驚魂的鐘聲。永樂大鐘是在德勝門內鑄鐘廠鑄造的。鑄好後存放在漢經廠(遺址在產今嵩祝寺一帶),直到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才被移到西直門外萬壽寺懸掛起來,並為它專門建了一座方形鐘樓,每天由六個和尚專司撞鐘之職。據明人蔣一葵記述:“晝夜撞擊,聞聲數十里,其聲谹,時遠時近,有異它鍾。”
永樂大鐘在萬壽寺懸掛了20年左右,到明末,人們看到它已經躺在地上了。到了滿清八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經過朝臣們的一番爭論,根據陰陽五行生剋之說,認為大鐘屬金,北方屬水,金水相生,因此,應該把它放在京城之北。於是雍正皇帝最後決定,將此鍾置放在地處“京城之乾方,圓明園之日方”的風水寶地覺生寺。移鍾工程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完成。乾隆帝題“華嚴覺海”大匾高懸於鐘樓之上。為了懸掛這口大鐘,特地在寺後設計了一座兩層鐘樓,上層圓形,下層方形,樓內有梯盤鏇而上。鐘樓上各面都有窗,因之裡面光線充足,能見度良好,可以清楚地看到鐘紐和鐘身頂部。懸鐘的架子,是用粗大的木樑製成,它的四柱頂部內傾以散力,結構合理,所以經過二百多年毫無傾斜、歪閃的跡象。為了減低鍾架的高度,在鐘的下方挖了一個深70公分的八角形坑穴,人們可以在坑裡觀看大鐘內壁的字跡。據專家們概括,永樂大鐘有“五絕”。第一絕是形大量重、歷史悠久。第二絕,永樂大鐘是世界上銘文字數最多的一口大鐘。大鐘奇妙優美的音響是第三絕,有位聲學界的權威人士給永樂大鐘的鐘聲下了八個字的評語:“幽雅感人、益壽廷年”。科學的力學結構是永樂大鐘的第四絕。永樂大鐘的懸掛紐是靠一根與鐘體相比顯得很小的銅穿釘連線的。別看穿釘很小,卻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噸的剪應力範圍之內。永樂大鐘第五絕是高超的鑄造工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