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

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戲曲改革領導機構。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形勢飛躍發展,大城市相繼解放,舊劇改革的任務急迫地提到文藝工作的日程上來。華北人民政府為進一步發展新的戲劇音樂運動,有計畫有步驟地改革舊劇,以加強對廣大民眾的思想教育,1948年11月在石家莊成立了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委員會由馬彥祥、楊紹萱、賀綠汀、李伯釗、陳荒煤、周巍峙、丁里、孟波、阿甲、舒強、李煥之等11人組成,馬彥祥為主任委員。委員會下設編審、研究、聯絡各組,並確定以改革舊劇為當時的首要任務。

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

正文

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
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

1948年11月13日,華北《人民日報》發表了《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舊劇改革工作》的專論。專論就當時上演的舊劇劇目,大體上分為對人民民眾“有利”、“無害”、“有害”三類,作為審定劇目的標準。有利部分,包括一切表現反對封建壓迫,反抗貪官污吏,歌頌民族氣節,暴露與諷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以及歌頌婚姻自主、急公好義、勤儉起家的劇目;無害部分,如很多歷史故事戲,對民眾雖無多大益處,但也無害處,從這些戲裡可以獲得歷史知識與歷史教訓,啟發與增加智慧;有害部分,包括宣揚封建壓迫、奴隸道德、失節投降、迷信愚昧以及色情的劇目。後一類劇目應該停演或經過重大修改後再演出。
專論發表後,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曾根據專論精神,並結合當時舞台演出的現狀,初步審定了一批“現時準演及準備暫時停演的劇目”(準演的 351出,準備暫時停演的82出,總計 433出)。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所進行的工作,是在毛澤東的“推陳出新”方針指導下開展的戲曲改革工作的重要一步。

配圖

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華北戲劇音樂工作委員會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