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HUA 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SHU ASSOCIATION ,簡稱“華大武協”)是校級重點社團、全校性民眾體育組織、全校性民眾文化組織,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新武協重組始於2002年9月,總顧問、總指導為世界著名武術家、湖北省高校武協副主席鄭勤教授,總規劃師、創始人為張敏先生,至2012年3月規模達5400餘人,是湖北省高校優秀社團標兵、校20年10大風雲社團、校10大標兵社團、校精品社團,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較高美譽度,在華中區域有廣泛影響力。

簡介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中文簡稱“華大武協”,英文HUA 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SHU ASSOCIATION )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2002年9月開始重組“新武協”,至2003年10月正式建立,時任會長張敏,是國內新興“愛國主義社團”、“優秀文化傳播社團”。新武協以“弘揚武術精神、健身防身、培養情操、提高素質”為宗旨,大力弘揚“篤厚自信、善潤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會徽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會徽
自強、俠立江湖、義樹雄風”的華大武協精神,大力發揚“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體育人文精神,深刻追求“功夫多元化、國際化、科學化”,全力打造一流品牌,在各界人士關懷指導下,已通過多年積累形成規模,是華中地區“優秀社團”、“湖北省優秀社團標兵”,“校20年風雲社團”,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享有較高的美譽度。 
新武協隸屬學校黨、團委,是學校重點培養的“一級社團”、“十大標兵社團”、“精品社團”,近年來不斷發展和壯大,至2012年已達5400餘人,全面覆蓋全校師生及周邊,逐步形成了“教職工-博士-碩士-本科-專科”一體化發展模式,培養出了多位國家級高水平運動員,產生了800多位國內外高校各科研究生,是學校各級單位學生幹部的“搖籃地”之一。自2003年改制以來,協會不斷堅持科學管理、人性管理,制度化優勢逐步顯現,內部結構趨於完善,設有會長、副會長及七大下屬部門,日常管理全面實行幹部負責制,同時實施了會員保護制度。多年來一直參加華中區域和湖北省武術類省級比賽,創造了十多項省級和十多項校級集體榮譽,主要以團體一等獎為主,協會會員還創造了包括一項國際榮譽在內的近200項個人榮譽。同時,我協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也逐年提高,2004年接受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武漢電視台《青春之歌》欄目專題採訪,2006年承辦湖北省首屆高校跆拳道邀請賽,2007年承辦具有廣泛地區性影響的“桂子山藝術節”,2008年與武漢體育學院、我校體院通力合作,2009年受到新浪網等全國性媒體及荊楚網等區域性媒體關注。會員畢業後參與全國黨、政、軍、企事業等系統工作,聯繫廣泛而緊密,“重實幹、重信譽、執行力強、敢於創造”,倍受國內外各級組織單位青睞和好評!
新武協堅持將嚴格訓練、塑造人格與武德教育相結合,現代武學與傳統武學相結合,堅持“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以強體健魄美性,素以“嚴格”著稱,訓練中堅持由專門武術教練集中授課,形成了以世界著名武術家“鄭勤教授”為高級顧問的武術教練團,目前主要傳授散打、跆拳道、截拳道、男女近身自衛防身術、傳統套路(刀、劍、棍、太極拳、武當內家拳等)等,並採取了國家段位考核提升制,內部發展建立了較為合理的文明獎罰制度,培養會員奮發上進、努力拚搏的自強精神。同時,協會還組織各色各樣的活動,如一起打球、春遊、秋遊、一起慶祝各種節日(如聖誕、元旦等)、集體慶祝會員生日和一起討論文化課程等等,以此來增進會員間的感情,不斷提高會員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為會員創造福利!
新武協將在校黨團委、體委領導和校社聯的具體指導下,不斷努力進取,精益求精,奮發向上,為打造“百年社團”、“世界級著名文化傳播機構”成為一代名協而不斷努力奮鬥!

歷程

2002.9-2003.9 確定從恩思為老武協最後一任會長,張敏為宣傳部長、代會長,培養張敏為優秀會員(優秀幹部),支持張敏籌建新武協,在老武協的基礎上進行重組。
2003.9-2004.9 確定張敏為新武協第一屆會長、新武協創始人、協會總規劃,創立新武協,進行制度化建設,進行正規化建設,提出“創建一流品牌”的目標;邀請鄭勤教授擔任協會總顧問、總指導,聘請董和平為指導教練;2003年10月提出“公司化改革”理念、提出“全新武協”概念、制定了協會章程,2004年

武協招新武協招新
3月組建武協武術代表隊,2004年4月確定老武協雛形為20世紀80年代初武術愛好者組成的規模團體、確定“2002年9月”為新武協成立標誌紀年、培養周平為執行會長,2004年5月成立武術協會管理委員會(理事會)及常委會(張敏任新武協第一任常委),培養了周平等優秀運動員,誕生了近40位各科各院校研究生,誕生了近40位各院系學生會幹部。獲得獎項和榮譽:2004年武漢地區武術交流表演一等獎、2003-2004年度“十佳優秀社團”稱號、2004年第四屆社團文化節“二等獎”、2004年武漢電視台“青春之歌”欄目進行專題報導。
2004.9-2005.9 確定張繼偉為第二屆會長,張敏為常委,董和平為指導教練,延續了首屆精神,獲得:2005年武漢地區武術交流表演三等獎。2005年6月張繼偉任第二任常委。張敏同志牽頭開始組建武協風紀股長會。
武協訓練一角武協訓練一角

2005.9-2006.9 確定李文勁為第三屆會長,張敏、張繼偉為常委,鄭珍圭為指導教練,繼續進行改革,李文勁同志牽頭成立了武協高手會,成立了競技部,細化了2003年的協會章程,主辦了首屆湖北省高校跆拳道邀請賽,培養了裴威、許勝男等優秀運動員。獲得:2006年湖北省跆拳道邀請賽75公斤級亞軍、體育先進者單位稱號。2006年6月李文勁同志任第三任常委。常委會合併風紀股長會正式建立,張敏任第一屆主席(從2004年9月算起)。
2006.9-2007.9 確定李曉穎為第四屆會長,新武協首位女會長,張敏、張繼偉、李文勁為常委,羅然為指導教練,繼續進行改革創新,培養了蘇升平等優秀運動員,獲得成績:2006-2007年主辦了桂子山藝術節表演、華師武大高手對抗賽並均取得了圓滿成功,2006-2007年校“十大標兵社團”。2007年武術協會升級為校級一級社團。2007年6月李曉穎同志任第四任常委。
武協訓練武協訓練

2007.9-2008.9 確定蘇昇平為第五屆會長,張敏、張繼偉、李文勁、李曉穎為常委,朱文敏、董輝等為指導教練,繼續進行創新發展,獲得成績:2007-2008年度武協在校社聯的幫助下成功地舉辦了首次專場演出、2008年華中師範大學第一屆“華武杯”太極拳比賽團體第二,多項個人獎項、2008年湖北省"金茂杯"杯大學生武術比賽代表校參賽獲集體項目一等獎,女團第三,男團第八的好成績,多項個人獎的好成績、獲2007-2008校“優秀社團”稱號。2008年6月蘇昇平同志任第五任常委。2008年2月,李文勁任常委會合併風紀股長會第二屆主席,張敏任顧問。2007年正式提出“功夫多元化、國際化、科學化”發展方向。
武協講座武協講座

2008.9-2009.9 確定葉妙強為第六屆會長,張敏、張繼偉、李文勁、李曉穎、蘇昇平為常委,朱文敏、董輝、胡路為指導教練,穩步發展,培養了張永年等優秀運動員,獲得成績:2009年香港世界武術節雙截棍表演賽集體冠軍(武協1人),單棍季軍、2009年湖北省"綠草地"杯大學生武術比賽代表校參賽獲女團第三,男團第四,多項個人獎的好成績、2009年榮獲湖北省高校“優秀社團標兵”稱號、2009年華中師範大學第二屆“華武杯”太極拳比賽武協組隊參加,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集體項目獲一等獎,多項個人獎項、獲2008-2009校“五星級社團”稱號。2009年6月葉妙強同志任第六任常委。2009年6月,李曉穎任常委會合併風紀股長會第三屆主席。在張敏提議下,增加馬小凡(張敏入會介紹人,2001-2002會長)、從恩思、周平為常委(可以從2004年9月算起)。
2009.9-2010.9 確定張永年為第七屆會長,張敏、張繼偉、李文勁、李曉穎、蘇昇平、葉妙強、馬小凡、從恩思、周平為常委,朱文敏、董輝、胡路等為指導教練,培養張永年等優秀運動員,獲得成績:2009“中華龍杯”湖北省第二屆雙節棍邀請賽團體二等獎,一個個人第六名,2010年5月獲得首屆湖北省高校武術社團邀請賽銀牌一枚(傳統拳術二類亞軍),2010年6月獲得華中師範大學第三屆“華武杯”24式太極拳比賽集體冠軍,個人獲男子組冠軍,2009-2010年校“四星級社團”稱號、獲得新浪網關注。2010年6月張永年同志任第七任常委。2010年6月,蘇昇平任常委會合併風紀股長會第四屆主席。
武協活動武協活動

2010.9-2011.9 確定唐新學為第八屆會長,張敏、張繼偉、李文勁、李曉穎、蘇昇平、葉妙強、馬小凡、從恩思、周平、張永年為常委,朱文敏、董輝等為指導教練,張強等為實習教練,培養唐新學等優秀運動員,獲得成績:2011年湖北省第二屆高校武術社團邀請賽團體一等獎,個人獲金牌兩枚(男子太極劍冠軍,太極拳冠軍),2011年湖北省大學生武術比賽男子32式太極劍亞軍,2010年10月獲湖北省第13屆運動會暨第10屆大學生運動會武術比賽集體項目二等獎及體育道德風尚獎, 個人獲男子太極劍第七名,2011年獲華中師大“十大風雲社團”。2011年6月唐新學同志任第八任常委。2011年6月,葉妙強任常委會合併風紀股長會第五屆主席(因客觀原因於10月底終止)。
2011.9-2012.9 確定張明舜為第九屆會長。

人物

1、重要影響人士

鄭勤,男,1951年10月生。中國湖北宜昌市人。華中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國家武術七段。中國武當武術聯合會顧問。2003年10月--2012年1月擔任校武術協會總顧問、總指導。

鄭勤在教學鄭勤在教學

張敏,男,中國江蘇張家港人。2002年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經濟學院(現經濟管理學院)國貿系。新武協創始人、總規劃師、顧問級高級會員。武協精神總結者、總戰略提出者。武協聯絡會主要倡議者之一。2008年2月--2012年1月擔任校武術協會顧問。2008年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參會代表。
劉國明,男,中國廣西柳州人。1982年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現)。舊式武協主要發起人之一、顧問級高級會員。現任華中師範大學上海校友會會長。2、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是對協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幹部和會員,每10年評選一次,評選人常委會及顧問團體,依據《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職務等級規定》。
第一屆2002-2011年:

姓名 榮譽級別 主要貢獻 是否已公示
張敏 顧問級高級會員 制度規劃建設、總體發展、對外交流、媒體傳播、教練員等方面
李文勁 副顧問級高級會員 制度建設、活動組織、文化建設、對外交流等方面
李曉穎 副顧問級高級會員 制度建設、活動組織、文化建設、對外交流等方面
鄭盼飛 終身級高級會員 活動、紀律建設等方面
蘇昇平 終身級高級會員 制度建設、對外交流、教練員等方面
葉妙強 終身級高級會員 活動組織、策劃、文化建設等方面
張永年 終身級高級會員 活動、媒體傳播等方面
唐新學 終身級高級會員 活動、文化建設等方面
3、優秀會員

優秀會員是武術協會內部綜合表現優異的會員,每1年評選一次,評選人武術協會理事會,依據內部管理條例和評價辦法。新武協歷屆優秀會員(時任會長不參評):
2002-2003:張敏
2003-2004:周平、張繼偉、黃梅、張慧玲、湯志超、佘瑞雪、鄭盼飛
2005-2006:雷凱華、李曉穎、蘇昇平、裴威、吳美峰、許勝蘭、張傑
2008-2010:甘世偉、袁鑫池 、張穎 、范煜熙 、張一楠、 彭淑婷、 賈嬌、 李勤合、 何兵、 荀立新 、崔婷婷、王新紅、 張小旭、 高艷、 丁召虎、李晟 、李智、萬圓夢、黃維龍、汪夏英、張林、趙洪波、宣桂春、李振華、李敬敏、丁梅、李翔、岳兵、范志華、溫婷、高總茂
2010-2011:張強、張南、王鑫

聯絡會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會旗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會旗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聯絡會(簡稱“華大武聯”)成立於2011年6月6日,是以華中師大愛好武術文化的武術協會校友組成的以“有情有義、大愛無疆、利國利民、忠正不阿”為宗旨的校友聯誼會組織,目前主要由新老武協各屆領導、各部門幹部、優秀會員、忠實會員組成,分布在國內外重點企事業單位、部隊等友好領域,是武協外聯特設組織機構。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構建和諧幸福溫暖的家。我們的口號是:走到哪,快樂到哪。 具體分布:
地點 聯繫人 區域 編號
北京 李文勁、李曉穎 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內蒙 001
上海 熊師、周平 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安徽 002
武漢 唐新學、張明舜、鄧海文、張永年 湖北、河南、湖南、江西 003
西安 裴威 陝西、山西、青海、甘肅、新疆、寧夏 004
深圳 蘇昇平、黃梅、佘瑞雪 廣東、福建、海南、廣西 005
重慶 張偉 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 006
香港 張敬之 海外 007
一、 工作行為準則
1、 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會旗會旗

2、 明確目標,合理髮展
3、 勇於開拓,提高信心
4、 尊敬長輩,愛護自己
5、 愛護財物,光明磊落
6、 團結大家,不卑不亢
二、 生活行為準則
1、 愛護身體,保衛家人
會旗1會旗1

2、 愛護家人,團結向上
3、 合理消費,健康文明
4、 愛護財物,積累財富
5、 維護公正,愛護弱勢
6、 創造情趣,相親相愛

武協文化

1、武協精神: 篤厚自信、善潤自強、俠立江湖、義樹雄風

武協四海一家親武協四海一家親

2、武協理念:相親相愛、自強不息
3、武協品質:正義、勇敢、堅韌、友愛
4、武協目標:百年社團、世界級著名文化傳播機構
5、武協旗幟:愛國主義

特色活動

1、華中師範大學“功夫角”活動
2010年12月11日,由武術協會主辦的華中師範大學“功夫角”正式啟動,每周四至周六的晚上九點到十點半,華師功夫角都會在佑銘體育場活動,目的是增進大家對武術的認識,增強體質,增進友誼。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活動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活動

2、華中師範大學“華武杯”太極拳比賽活動
這是武術協會協辦或承辦的比賽項目,每年都會組隊參賽,目的是為了健身強身,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團隊精神。
3、華中師範大學“女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動”之“女子防身術教與學”活動
這是我協參與技術支持和協辦或承辦的活動項目,每年都會固定有活動,目的是為了加強女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防範能力,為創建平安校園作出一點貢獻。
4、湖北省大學生武術比賽、社團邀請賽、其他省級邀請賽
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參加活動華中師範大學武術協會參加活動

這些是我協積極參加的各項比賽,一般每年都要參加,目的是增強會員的比賽經驗和豐富閱歷,培養會員的吃苦耐勞和團結拼搏精神。
5、旅遊活動、聚會活動、聯誼活動
這些是我協內部組織的活動,一般每年都組織,目的是營造一個“家”的和諧氛圍。
6、其他活動
出遊出遊

一般主要參加桂子山藝術節、社團文化秀、漢語角、武術講座、跨校交流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