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禪院

菩提禪院

菩提禪院,佛教淨土宗在澳門最重要的道場。又名菩提園。位於氹仔盧廉若馬路,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也是澳門地區主要的佛教勝地之一。 菩提禪院是氹仔最大的廟宇,雕梁華飾、建築宏偉,禪院內除供奉全澳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外,在庭園外還有一尊泰國的四面佛像。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場館名稱: 菩提禪院

場館又名: 菩提園菩提禪院場館位置: 澳門氹仔盧廉若馬路關鍵字或主題詞: 廟宇 澳門 澳門場館 道場

欄目關鍵字: 台港澳專題

輔助分類項: 澳門

簡介

菩提禪院,佛教淨土宗在澳門最重要的道場。又名菩提園。位於氹仔盧廉若馬路,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也是澳門地區主要的佛教勝地之一。

菩提禪院是氹仔最大的廟宇,雕梁華飾、建築宏偉,禪院內除供奉全澳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外,在庭園外還有一尊泰國的四面佛像。

菩提禪院初為一私人佛殿。1960年禪院智圓法師自羅維宗居士購入禪院,並加以擴建。現在禪院的殿堂主要有大雄寶殿、六祖殿、普明殿、龍華堂等,其中大雄寶殿內供奉一莊嚴肅穆的巨型釋迦牟尼銅像;六祖殿內的六祖佛像為金身塑像,頗有價值。禪院依山而建,後園設在山下,設有齋堂和四面佛像,頗受善信歡迎。

建築及功用

該處的一系列建築物不但用作佛教修行之所,同時也是旅遊休憩的好去處。在那裡,有放置先人骨灰、靈位的庭院,還有花園和齋堂。釋智圓大師將菩提園改建為菩提禪院,依山勢構築數座古雅精緻的殿宇,分別供奉不同的神靈。

近年建成的普明殿,又稱三寶殿,聳立於進入禪院大門左前方的石階上。在華麗的殿堂里,供奉看三尊金漆木雕佛像:中間的一尊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左面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淨土(極樂世界)之佛;右面的藥師,是長壽之佛。

在靠近大雄寶殿的水池上也有一個石雕觀音,不過只有一對手臂。由禪院大門通往花園的南面階梯轉角處,以前供奉古銅鑄的北帝神像,是禪院內唯一的道教神像。原本由羅家供奉,藉以遏止蛇的侵擾。一九九七年,菩提憚院將這尊雕像贈送澳門博物館。

菩提禪院設有花園和齋堂,花園裡供奉著迎來送往的泰國四面佛。遊人除了可以享用具有傳統特色的齋菜之外,還可以遊覽、欣賞各處亭台水池,小橋迴廊,對聯雕塑,花卉蟲魚等。這樣一個景致宜人的地方,難怪乎每日遊人眾多。

宗旨

促進澳門與外地之宗教活動,宣傳佛教信仰、創辦非牟利慈善福利事業,幫助有需要之人士。

歷史

創辦人:

釋智圓法師於1928年自中國浙江省杭州遷徙至澳門,初建“智心堂”為弘法首埸,繼辦“智心堂佛教蓮友互助社”發揚會員互助精神。參加人數達三千餘人。1964年7月16日購入海島市菩提園(建於1933年),重建後改名“菩提禪院”,擴大活動場地、設定安老院舍;1991年10月23日註冊成為非牟利“菩提禪院”慈善會,為將來之社會慈善事業奠下基礎。

發展計畫

籌建菩提安老院、菩提護理院、收容孤寡無依、需要高度照顧老人及菩提青少年中心。

菩提禪院

菩提安禪院碑銘

竊以淨土宗師,肇源廬阜,蓮池嫡裔,衍脈濠江。挹靈鷲之清芬,雖同源而異派,闡菩提之道念,采共樹而分條。是以法輪常轉,復載及乎十方,佛性長存,生死超於三界者也。有若智圓法師者,浙江金華人,宿膺禪慧,早悟性空,年方齬齔,薙染於同里上封寺中,聚慶和尚座下;年臻志學,歲在戊辰,受戒於杭州昭慶寺為僧,師慈悲心切,行化東粵,宣揚佛乘,普度有緣;芒鞋布衲,踏煙霞於十地;載月披星,餐風露於四時,後抵中山石岐,以山川秀逸,民質淳真,大堪弘道,遂居止焉。

嗣以日寇南侵,城池蕪翳,灰劫推遷,烝民中露,餓莩盈郊;師乃耕耘自給,辦道不輟,如是者寒署數易;後徒濠鏡,建智心佛堂為弘法道場,立蓮友互助社安者老弱。庚子初辦維宗居士喬遷香港,菩提禪院因而易主。師苦心經營,維修舊殿,別構新堂;考其位踞五蝠,地列龍頭,依西沙南麓,峙橫琴海峽,綠水青山,薈乾坤之秀實,法幅清梵,警庸鄙於疑迷。夫累土為山,非一簣之功;鳩工構寺,樹千秋之業。所賴賢愚是仰,聞法施金,緇素所歸,投誠向佛,於是普明殿、思親堂、韋陀宮、大雄寶殿相繼興工,蔚成壯美;朱檐丹棟,極法宇之壯嚴;短砌高台,據方與坱圠;矧乎花發三春,香風溢於欄楯;果生四季,綠葉綴乎枝柯;遊人縱其遠矚,飛鳥求其友聲;斯賞心之勝地,誠問道之梵宮。從此寶堂閎敞,廣被群生,佛力無涯,拯諸含識。予繕性庸昧,五濁未祛,七情資累;望耆闍而緣薄,終闕里之儒輸;濡毫自遣,晨昏撫換鵝之書;抱朴求真,風雨警鳴雞之句;謬承嘉賞,得接禪林;倉卒屬辭,慚悚書碑;然效顰非願,避命不遑;盡紀膚功於既往,庶收善果於將來。銘曰:廬岳鍾靈開宗淨土濠鏡分枝蓮池乃祖願拯三塗智超八苦冥搜正覺耆闍踵武法幢標舉寶剎伊成梵音繚繞佛相澄明山花掩砌蘿月窺庭尋幽訪道緇素投誠九徹為依眾生是仰人歡喜地動慈悲想菩提發心華鬘建像千葉蓮華絕波麈綱熙熙信士肅肅叢林貞玟斯勒軌物是尋厥功不朽浚業長欽願心滋永如石如金

公元一九八九歲次己已夏至中山盧逸岩厲堂敬撰並書時於香江寄寓蒼檜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