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斑駁病毒病

菜用大豆斑駁病毒病

菜用大豆斑駁病毒病,呈稍彎曲的線狀,散生在細胞質內,能侵染花生、大豆、豌豆、蠶豆、望江南等。

主要危害作物

能侵染花生大豆、豌豆、蠶豆、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絳車軸草(Tripolium incannatum)、局部侵染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決明(Cassia tora)等。

為害症狀

植株頂端幼葉先出現明脈,後隨明脈消失,葉片上出現黃綠與深綠相間的斑駁,病株矮化不明顯。高溫條件下,嫩葉表現隱症。人工接種時,可致大豆減產53%。

病原形態特徵

病毒粒體呈稍彎曲的線狀,散生在細胞質內,或以稀疏集團形式存在。感病的細胞質里出現風輪狀或片狀內含體。長750納米,稀釋限點1000~10000倍,失毒溫度55~60℃經10分鐘,體外保毒期3~4天。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種子不帶毒,田間主要靠豆蚜(Aphis craccivora)、桃蚜(Myzus persicae)傳毒,此外,汁液摩擦也可傳病。

防治方法

1、建立留種田,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以減少毒源。
2、選用抗病品種。如華春18號、吉林3號、鐵豐18、綏農8號、火紅1號、長農7號、魯豆4號、濰8640夏大豆、豫豆8號等。
3、加強肥水管理,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按各生育期需要適時灌水,可減輕發病。
4、及時防治蚜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