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菜

菊花菜

菊花腦為菊科菊屬草本野菊花的近緣植物,有小葉菊花腦和大葉菊花腦兩種,以大葉者品質為佳。菊花腦是民間餐桌上最常見的菜餚,尤其是菊花腦雞蛋湯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腦不僅營養豐富,且有清熱解毒,調中開胃,降血壓之功效,是一種很有開發前景的野生蔬菜。菊花腦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外,還含有黃酮類和揮髮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涼爽清口。可以炒食、涼拌或煮湯。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名:菊花菜 ,原稱菊花腦

菊花腦菊花腦

拉丁學名:ChrysanthemumnankingenseH.M.
科屬:為菊科菊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產地分布:在貴州江蘇湖南等省有野生種,現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少量栽培,以南京市人工栽培歷史較久,已成為南京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蔬菜。

形態特徵

菊花菜植株直立,莖半木質化,稍被細毛,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強,葉腋抽生側枝。

菊花腦菊花腦
單葉互生,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葉長2~6厘米,寬1~2.5厘米,葉緣具粗鋸齒或二回羽狀深裂,葉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先端短尖,葉脈上具稀疏的細毛,葉基稍收縮成葉柄,葉柄扁圓形,具窄翼,綠色或淡紫色。舌狀花和管狀花同生於一個花序,黃色,典型的菊科頭狀花序,著生於枝頂,花序直徑0.6~1厘米,花梗長0.5厘米。總苞半球形,外層苞片較內層苞片短一半,狹橢圓形,內層苞片卵圓形,先端鈍圓。主側枝各花序聚集成圓錐形,花期為9~11月。果實為瘦果,12月成熟,種子細小,千粒重1.6克左右。 

生長習性

菊花菜菊花菜

菊花菜根系發達,對土壤適應性強,耐瘠薄和乾旱,忌澇,有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健壯,產量高,品質好。菊花菜耐寒,忌高溫,在我國北方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宿根可露越冬,翌年春季萌發新芽;在我國南方地區無霜期長,可露地越冬。菊花菜種子在4℃以上就能發芽,幼苗生長適溫為15~20℃,在20℃時生長旺盛,嫩莖葉品質最好,成株在高溫季節也能生長。菊花菜為短日照植物,強光、長日照有利於莖葉生長,在弱光下植株生長緩慢;短日照則有利於花芽的形成與開花。菊花菜可一次栽培多年多次採收,但每年換地種植可提高產量與品質。通常利用田邊、隙地進行露地栽培,可採用直播或移栽等形式進行大面積栽培。在華南地區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種育苗,遲播的種子易喪失發芽力,4月上旬定植,5月就可採收嫩莖葉上市。精細管理的可連續採收3年左右。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播種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為基肥,並深翻細耙,做成平畦。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上覆蓋

菊花腦菊花腦
細土厚0.5厘米左右,播種後覆蓋遮陽網並澆透水。在早春陰冷多雨時覆蓋塑膠薄膜,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澆水宜細噴,以防土壤表層板結。約10天后小苗出土,揭去遮陽網塑膠薄膜,在菊花菜幼苗具2~3片時即可移栽到大田。菊花菜可直播,在我國南方2月即可播種,在北方寒冷地區於4月上旬方可播種,每畝用種量約0.2千克。

分株繁殖

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菊花菜挖出,露出根頸部,將已有根系的側芽連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分株繁殖在萌發新梢時進行較適宜。

扦插繁殖

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剪取具3~5個節位、長8~10厘米的枝條,摘除基部葉片,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扦插後保持功床濕潤,忌澇漬,高溫季節需遮陰,而在溫度較低時可搭塑膠薄膜拱棚保溫保濕。一般15天后可移植到大田。

田間管理

肥水管理 菊花菜定植後5天要追肥1次,促進發棵,以後每7~10天追肥1次,採用

菊花腦菊花腦
土雜肥與尿素、複合肥相配合。在夏季高溫乾旱期間要注意淋水,但忌田間積水,多雨季節注意防澇排水,防止爛根。菊花菜分枝性強,側枝萌發快,對肥料需求量較大,在貧瘠的土壤中栽培應增加追肥次數。
中耕除草 植株封行前,中耕除草,可防止土壤表面板結,有利於根系生長。入冬前收割完老茬莖稈後,宜進行鬆土、培土,施肥覆蓋。通常畝施有機肥1500千克左右,以利於植株的順利越冬和及早萌發新梢。
植株調整 菊花菜生長旺盛,分枝能力強,必須進行必要的修剪,控制植株的生長,促進側芽分枝,便於田間管理及增強通風透光。通常植株的生長未封行時採收、打頂,促進側芽的萌發。植株發育到一定程度後要控制其高度在30厘米左右,剪除旺長枝、病蟲枝及枯枝,以提高產量與品質。12月種子成熟後,剪下花頭晾乾,搓出種子,並割去老茬,壓肥覆土。

栽培技術

菊花腦容易栽培。零星種植可採用分株繁殖,成片種植則採用直播或育苗移栽,也可進行多年栽培。採取多年生栽培的,3--4年後植株衰老,需要更新。
1.選地整地:以選用肥沃的沙壤土為好。播種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細整地,做成寬1.2--1.5m,高約20--30cm的畦。
2.繁殖方法:菊花腦可用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以扦插繁殖為好,其方法是:在5--6月份,選取長約
5--6cm的嫩梢,摘去莖部2--3葉,把嫩梢扦插於苗床,深度為嫩梢長度的1/3,插後保持土壤濕潤,並用遮陽網遮蔭,半個月左右成活。栽種密度為
30cm--30cm。

菊花菜菊花菜

3.田間管理:首先要施足基肥,勤施“長腦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500kg左右。定植時結合澆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糞,每667平方米約1500kg,以利成活。每採收一次結合澆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糞2000kg左右。如果實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部莖葉完全乾枯後,於霜凍前割去莖稈,重施一次過冬肥,培土5cm左右,有利於安全越冬和早春萌發。其次做好中耕除草,還應注意病蟲害防治,菊花腦很少發生病蟲害,多年生菊花腦主要應防治蚜蟲,其方法是定期進行葉面噴水。
4.採收和留種:保護地栽培可提早在3月份採收,露地栽培一般在4--5月份開始採收。採收盛期為5--8月份,每隔半個月採收1次,直到10--11月份現蕾開花為止。採收次數越多,分枝越旺盛,勤採摘還可避免蚜蟲危害。採收標準以莖梢嫩,用手摺即斷為度,紮成小捆上市。連片種植每667平方米一次可收穫150--200kg,年產4500--5000kg。採收初期用手摘或用剪刀剪下,後期植株長大,可用鐮刀割取。採摘時,注意留茬高度,以保持足夠的芽數,有利於保持後期高產,春季留茬3--5cm,秋冬季留茬6--10cm,春夏季可采4--5次,秋冬季可采
3--4次。
留種用的菊花腦植株,夏季過後不要採收,任其自然生長,並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以利開花結籽。12月種子成熟後,剪下花頭,晾乾,搓出種子,一般每667平方米產種子5--6kg。採種後的老茬留在田裡,翌年3月又可採收嫩梢上市。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菊花腦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外,還含有黃酮類和揮髮油,

菊花腦菊花腦
有特殊芳香味,食之涼爽清口。可以炒食、涼拌或煮湯。其莖、葉性苦、辛、涼,夏季食用有清熱涼血、調中開胃和降血壓之功效。可治療便秘、高血壓、頭痛和目赤等疾病。
菊花腦生長在位於江蘇安徽等地區也叫菊花郎,當地居民門前屋後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做菜。一般較為家常的做法是菊花腦雞蛋湯,這道湯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腦不僅營養豐富,且有清熱解毒,調中開胃,降血壓之功效,是一種很有開發前景的野生蔬菜。
1.緩解頭暈目眩
用於感冒風熱,發熱頭昏;肝經有熱;目赤多淚,或肝腎陰虛,眼目昏花;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瘡瘍腫痛。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
2.鎮靜殺菌
有鎮靜、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壓作用。
菊花腦的存儲
1.用噴霧器噴灑些水,然後用報紙包裹放入冷藏中。
2.在鹽水中焯一下,然後去除水汽,放入冷凍中儲存。
3.儲存很長一段時間的話,在鹽水中焯一下,然後去除水氣後,用塑膠薄膜包裹儲藏在冰櫃中。

營養成分

菊花腦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並含有黃酮類和揮髮油等,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4.33克、脂肪0.34克、總酸0.09克、粗纖維1.13克、乾物質10.7克、還原糖0.40克、維生素c13.0毫克、胺基酸總量3.74克、1.68毫克、鈣113.1毫克、0.62毫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