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鄉菜

東莞地處祖國南方,氣候炎熱,物產豐富,河鮮海產,三鳥六畜,四時佳果,應有盡有,以此做出的美味佳肴各具特色。

“魚米之鄉”美食多

東莞以前是以農業為主的縣,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而飲食自然跟“魚”和“米”有重要的關係。實際上,正是這一物產基礎,造就了東莞本土飲食的兩大類型――小吃和小炒。
小吃主要指東莞飲食中的糕點類。東莞的小吃源遠流長,品種多達200多個,十分豐富。東莞小吃主要是農家自己製作的,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小吃的原料主要是米,具體又分糯米和粳米兩種。每到秋天收割完畢,農家就會把米做成各種各樣的糕點。大部分的小吃是把米磨成粉,然後再製作,也有直接用米製作的,而磨粉是小孩子很願意做的工作。製作出來的小吃由於水分少,可以放一冬天,直到第二年清明,這樣在冬天就不愁沒的吃了,而且逢年過節,小吃也是很好的招待食品,比如麻葛、眉豆糕、油角、糖環等,非常受人歡迎。
小炒則是指東莞飲食中的菜類。應該說,這一部分更能體現東莞飲食的特色。作為粵菜的一支,東莞的菜餚有其非常獨特的地方。由於東莞以前以農業為主,所以東莞的菜式具有濃厚的農家風味。相對而言,東莞的菜餚不如普通粵菜那么清淡,味道略重,而且肉類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白沙油鴨、虎門膏蟹、冼沙魚丸、道滘肉丸、石排煮大魚、厚街臘腸塘廈碌鵝、烘梅生滾骨等等,都是以肉類為主的菜餚。這主要是與東莞的物產豐富有關,同時不高的生活水平也使這些大魚大肉更容易成為人們中意的菜餚。在做法上,東莞的菜餚更講究工夫,步驟倒不是很複雜,但吃起來很爽。

水鄉山區各不同

東莞雖然地方不大,但地形和文化卻比較多樣,因而飲食也十分多樣。所以說飲食風格的多樣性是東莞美食不得不提的一大特點。大致說起來,東莞的飲食大致分為西部的水鄉片和東部的山區片兩大片。而每一片中,不同的鎮又有不同的特點。
水鄉片由於河溝縱橫,水產豐富,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因此飲食也以魚蝦為特色,比如洪梅芋合乾拗蜆肉、石排煮大魚、虎門蜜汁烤鰻魚等。而水鄉片內的各鎮,風格又不相同,道滘洪梅等鎮以淡水為主的地區與白沙、虎門等靠海的地區,飲食區別不小,比如虎門的膏蟹、麻蝦,就是其它地方沒有的。
山鄉片由於地處山區,美食多以家禽、家畜為特色。另外,由於山鄉片靠近惠州等地區,受客家文化影響比較深,塘廈、鳳崗等鎮的客家人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飲食文化受客家文化影響很大,口味偏重偏鹹。比如客家紅燒肉、塘廈豉油皇肚尖、鳳崗客家狗肉、清溪過年鵝等菜餚都是山區片的代表菜餚。

名菜美點惹饞涎

東莞的本土美食品種繁多,而目前真正能夠做出東莞本土菜的餐館並不多。在各鎮區,對東莞風味保持的稍微多些,市區範圍內想吃到純正的東莞菜地方不多。最有名的當屬花園粥城,這家企業本來就以東莞飲食為特色,在萬江永泰店又專門推出“莞鄉菜”系列,大受東莞人歡迎。此外,東莞賓館華僑大廈東莞山莊等老牌的酒店中,對東莞本土的美食尚有較多的保留。

莞鄉美食之荷包飯

荷包飯又叫荷葉飯,是一種民間的傳統食品。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載:“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飯’。”可見,東莞印象中的荷包飯早已入冊。後來看過一些書,發現荷包飯還有其它的歷史故事。公元551年,梁朝始興太守陳霸先,奉命率兵鎮守京口。曠日持久的戰爭,炎炎似火的盛夏,使軍中糧食短缺,兵士暑熱不堪。梁朝民眾爭相以荷葉包飯,夾放魚肉,接濟梁軍,慰勞將士。軍心因此而大振,暑熱因此而頓消。於是,陳霸先一舉打敗北齊鮮卑十萬大軍。荷葉包飯也從此開始流傳。明朝文人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記載:“郡少珠璣,以亥日為市……以荷葉包飯而往,謂之趁圩。”明代以後,這種清暑美餐已傳到繁華圩鎮和都市,以至綿長飄香至今。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峒岷》一詩中,曾寫下“綠荷包飯趁墟人”的詩句。一個”綠荷包”使人未聞其香已心中各有所想了.在講荷葉飯之前,不得不澄清一下的是,荷葉飯與糯米雞隻是孿生兄弟而已,兩者外形極相似,但荷葉飯是以粘米而不是糯米製成。不但用的米不同,出處各異,相傳糯米雞起源是解放前廣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蓋著蒸熟而成.所以兩者可以說是形似而神不似的.

莞鄉菜莞鄉菜

所謂”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真正有要求的師傅對荷葉飯的選料上是十分挑剔的.個人經驗所至,泰國香米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相比國產大米,它煮後顆粒感明顯且不易膨脹,賣相與口感更佳。除此,新米和成米要根據一定的比例才使飯有些黏而不至於過黏。除了好的粘米外,荷葉飯一般還有四種食材:香菇肉碎、蝦仁、廣式臘腸和煎蛋絲。四種食材雖然普通,但搭配起來卻有奇味無窮之趣。在蒸製荷葉飯前,荷葉需先洗淨並浸軟後備用。然後把米飯加入食油與味素、生抽等醬料合拌,再加入肉料與蔥花撈均,最後全部放在荷葉的正面中,包裹好後放到蒸蘢蒸上大概二十分鐘,一個美味天然的荷葉飯便大功告成了。荷葉的清香在蒸製的過程中已細透到飯里,那種滋味用廣東方言表達就是:無得彈。無論從選材到烹製,整個過程無不體現東莞人的純樸與務實的品質,所以用它來代表東莞市饌有過之無不及也。
炎炎夏風,碧綠疊翠的荷葉不僅致人悅目的視角享受,而且還能入饌以作健康佳肴。荷葉具有清香去暑解毒功能。《本草綱目》載:“荷葉性味苦、平,能清熱、解毒、散瘀、治暑熱等。”主治暑濕泄、眩暈、水氣浮腫、吐血等症,如荷葉湯有健脾胃、解暑輕身的功效。由於荷葉本身的特質,荷葉製作的食物一般都具有清香沁人,色香俱備的特點。荷花除了供人欣賞,荷葉還能供以入饌,真可謂物盡其用。
品嘗莞味荷包飯,領略東莞雋味,一舉兩得,快哉。

莞鄉名菜

莞鄉盆菜、豉油王鴨下巴、莞鄉豉油雞、梅菜肉卷、莞鄉鹹雞、果皮蒸雙丸、冼沙雙寶、虎門寨石缽局蟹餅、鹽局豬肚尖、面豉蒸魚嘴、川芎白芷有機魚頭湯、塘廈碌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