莛子藨

莛子藨

莛子藨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河南、湖北和四川和日本,生於海拔1800-2900米的山坡暗針葉林下和溝邊向陽處。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莛子藨莛子藨

莛子藨,別名:白果七、白莓子、猴子七雞爪七、棉蛋、四大天王、天王七、廷子藨、五轉七、羽裂廷子藨、羽裂莛子藨、羽裂葉莛子藨 多年生草本;莖開花時頂部生分枝1對,高達60厘米,具條紋,被白色剛毛及腺毛,中空,具白色的髓部。葉羽狀深裂,基部楔形至寬楔形,近無柄,輪廓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8-20厘米,寬6-18厘米,裂片1-3對,無鋸齒,頂端漸尖,上面淺綠色,散生剛毛,沿脈及邊緣毛較密,背面黃白色;莖基部的初生葉有時不分裂。聚傘花序對生,各具3朵花,無總花梗,有時花序下具卵全緣的苞片,在莖或分枝頂端集合成短穗狀花序;萼筒被剛毛和腺毛,萼裂片三角形,長3毫米;花冠黃綠色,狹鍾狀,長1厘米,筒基部彎曲,一側膨大成淺囊,被腺毛,裂片圓而短,內面有帶紫色斑點;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中部以下,花絲短,花葯矩圓形,花柱基部被長柔毛,柱頭楔狀頭形。果癸卵圓,肉質,具3條槽,長10毫米,冠以宿存的萼齒;核3枚,扁,亮黑色。種子凸平,腹面具2條槽。花期5-6月,果期8-9月。

醫藥價值

莛子藨莛子藨
根、果實(天王七):苦、澀,平。祛風濕,理氣活血,健脾胃,消腫鎮痛,生肌。用於勞傷,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帶下病。 葉(天王七葉):用於刀傷。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