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氏祠

振徽嘗倡修洪山橋,築福清江陰祖居,衛田堤,立義渡,完合族丁糧。 至二十二年壞,太監陳道重修,屢修屢壞。 三十八年,知府喻政重建。

莊氏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山南麓杏台里前。康熙間建,祀高郵州知州侯官莊振徽。振徽嘗倡修洪山橋,築福清江陰祖居,衛田堤,立義渡,完合族丁糧。卒,族人建祠烏石山崇報焉。望潮峰見《名勝》。及正德間林廷玉題石見《石刻》。在焉。今為莊氏家廟。《通志》:“莊振徽,字世慎。順治甲午舉人,知武緣縣,民多峒處,以劫掠為事,告冤者月以百數。振徽姑置不問,閱半載,總其詞,得渠魁二十三人,窩藏者邑諸生某也,佯托考課,擒之。督兵校五十人,分十隊,令生前導,擒賊十九人,次日皆斃杖下,邑境以安。武緣地無斥鹵,人艱食鹽,課不及辦,乃招商賈運於廣東,民立碑圖像以祀。轉高郵州知州,以艱歸,嘗倡修洪山橋,築江陰祖居,衛田堤,立義渡,完合族丁糧,族人建祠道山,崇報焉。洪山橋在鳳山側,初為鳳一橋、鳳二橋、鳳三橋,明成化十一年鎮守太監盧勝廣舊址重建,為水門四十餘,其七門當沖,流水急,石崩。至二十二年壞,太監陳道重修,屢修屢壞。萬曆六年,都御史龐尚鵬重建,蓋屋橋上。三十六年毀。三十八年,知府喻政重建。國朝順治中又毀。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少保姚公啟聖以平海餘力大修橋道,砌城浚河,復命士大夫莊振徽等及洪山寺僧募化,易以石樑,仍架屋以蔭行者。橋南重建洪山寺,橋北自立祠堂,塑像其中,二十二年落成,擇福州有福壽鄉先生行之,始許庶民奔走。明崇禎庚辰進士憲副林日光年滿八十,壽躋重宴,(天啟甲子舉人)。夫婦齊眉,一門四代,少保禮聘啟行,觀者如堵,亦一時之盛事。光緒八年重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