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有恭故居

舊倉巷,因宋時有鹽倉在此而得名,其來源亦頗古遠。該巷之尤著譽於清代,則因巷尾之凌霄里為清乾隆四年己未科狀元莊有恭故居之故。關於其地其人,曾流傳一個很富傳奇色彩的傳說,載於劉世馨撰《粵屑》中,原文如下: 雍正時,潮州有張某者,精堪輿術,善認氣。慕省會山水雄秀,遂移家來羊城。登白雲,陟梅坳,度東西得勝,逾觀音山頂,夜宿其上。每五更起以望氣,上。每五更起以望氣,遂步尋至舊倉巷,喟然嘆曰:“滿城郁蔥佳氣,萃於此矣,十年內必發鼎甲。”於是買宅於舊倉巷北頭之東,與莊宅對街而居。張有二子,皆秀才,亦能文。督課甚嚴,竊以大魁天下在轉瞬間耳。乃乾隆己在轉瞬間耳。乃乾隆己未,莊有恭狀元及第,即對街住宅也。泥金之日,彼自慚術不精細,遂攜家宵遁。說者謂彼能認氣而未曉迎運,當雍正至乾隆年間,四絲管局,莊府居街西,門開巽,正迎吉運;彼居街東,門則向兌。此所以張敗而莊興歟? 莊氏故居,後為何氏所得。嘉慶年間,詩人方恆泰曾租住五年。及後,詩人溫承恭也曾租用部分房屋,設館授徒於內。解放後,莊氏後人仍有居住於此者。

簡介

舊倉巷,因宋時有鹽倉在此而得名,其來源亦頗古遠。該巷之尤著譽於清代,則因巷尾之凌霄里為清乾隆四年己未科狀元莊有恭故居之故。

應考方面

莊有恭在應考方面,也確有本事。如朝考時,詩題為《春蠶作繭》,有恭詩有“經綸猶有待,吐屬已非凡”句,識者謂其抱負宏遠,真狀元宰相之語,後來果官至協辦大學士,良非偶然云云。其實這兩句詩也說明不了什麼,不過是莊有恭工於試帖詩,對應試文字揣摩到家而已。 清代的案牘縣稟、屬吏上呈大憲的文字,向用“恭維大人”四字套語。及有恭為浙江巡撫,下屬上書呈文,不敢有觸上憲名諱,於是想出變通辦法,改用“仰維大人”或“辰維大人”四字。此語沿用至清末,民國後仍有恭維、仰維通用不改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