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毅

莊子毅,名堯年,1892年生於南宮大召崔屯一個地主家庭。莊子毅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二。他的妻子在老家生一子進強夭折,女兒進輝,中學畢業後曾在天津女子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文革時期去世。他與馬孟津結婚後,所生女兒木蘭,也在少年時離開人世。

基本信息

讀書

莊子毅原在南宮縣立中學第二班學習,畢業後考入北京高等師範(今北京師範大學)史地系就讀,1919年畢業。畢業後先後在天津南開中學、天津女子師範和直隸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灤縣)任教,曾任三師教務主任職務。他一貫做事謹慎小心,積極負責。學識淵博,通達人情,善於解決各種困難複雜的問題。特別是應變能力和組織能力更是突出。受到各方普遍讚譽,更受到學生的擁護與愛戴。

革命

1928年夏季,國民革命軍北伐部隊到達北平、天津、直隸之際,許多中等學校的教職員和學生都異常興奮,認為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個個摩拳擦掌,迎著浪潮,紛紛爭向部隊進行登記,回縣籌辦國民黨黨部工作。南宮也不例外。據說當時南宮有所謂的“師大派”和“北大派”之爭;北大派為趙文波韓軼南、趙祥九等人;師大派為莊子毅、鞠海峰、鞠霖三等人。在一開始,北大派在某部隊首先登記成功,趙文波迅速回縣,接任了南宮縣立中學校長職務;後師大派由黃雨生(邢台四師畢業,當時為師大派代表)積極活動,又向另一部隊登記,結果據說是以後登記者為準,師大派獲得勝利。

貢獻

1928年秋,莊、鞠及石望月(邢台四師畢業,時任北京師大附小主任)等紛紛回縣,正式組成南宮縣國民黨部登記處,莊子毅、鞠霖三、黃雨生任指導員。鞠海峰接任縣教育局長,石望月接任縣立高小校長。同時創辦了《南宮周報》,鞠霖三兼任主編。

由於受大革命的影響,莊子毅的民主思想比較強。他們在縣內做了一些發展教育、破除迷信、反對貪官污吏以及其他一些應興應革之事。在回縣諸人中,莊子毅實處領導核心地位,既主管縣黨部,又兼管縣裡的其他事務,是當時面面俱顧最為忙碌而威信最高的一個人。

1928年10月,莊子毅撤銷了趙文波的南宮中學校長職務,他原擬聘請遠在天津的張樓珍來接替南宮中學校長,在幾次催促張遲遲沒有到任的情況下,莊子毅兼任了縣立中學校長。他在任南宮中學校長一年多的時間裡,致力於學校管理、嚴肅整飭校風校紀,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上任伊始,就解聘了一些年事已高、思想僵化的老年教師,起用了一批文化程度高、思想進步的青年教師。劉憲曾、張一麟兩位中共地下黨員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學校,這些青年教師到任後,在學校講授魯迅、郭沫若、朱自清等人的進步文學作品,開展新文化運動。在學生中掀起了學習新文化、談進步文學、寫白話文的熱潮。莊也曾組織學生上街進行反封建的宣傳遊行,帶領學生喊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土豪劣紳!”的進步口號,還領導學生進行拆廟反對迷信的活動。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在南宮中學得以迅速傳播,這些都從客觀上為共產黨組織的創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校長

在莊任校長期間,國文教員,共產黨員張一麟因老家安徽黨組織被破壞在南宮被捕。當時的縣長也以此給莊子毅施加壓力,因為張是莊聘來的,說莊也可能是共產黨。莊子毅動員一切力量,充分利用北京的未名社、省政府主席、閻錫山的參謀長等各種關係全力營救,張一麟終獲釋放,到北京一個女子中學去教書。 

由於莊子毅等人回到南宮後,撤銷了軍閥統治時期的縣教育局、財政局、建設局等局局長的職務,奪了他們的權。又在《南宮周報》上屢屢刊載文章揭發上邊派來的縣長、公安局長的種種劣跡,還組織縣農、工、商會聯合簽名向河北省當局控告他們的罪行。但是,由於縣長、公安局長在省里都有後台,登報揭發和控告都沒起作用。相反,莊子毅、鞠霖三的國民黨員卻不為河北省黨部所承認。特別是張一麟事件後,莊等人更是受到很大打擊,以至無法在南宮立足。

此時,駐紮在煙臺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師師長劉珍年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培育後備人才,並從長期發展著眼,決定在煙臺市籌辦一所中學,校長一職便選定自己一向欽敬的同鄉同學莊子毅(二人曾在南宮中學同學一年)。在劉珍年一再催促下,1930年初,莊子毅到了煙臺。下半年開始籌備,建設校舍。校址選在位於南山的山腰地帶,四面無鄰,清幽僻靜,定名為“煙臺私立芝罘中學”,後改為志孚中學。劉珍年自任董事長,莊子毅任校長。1931年秋,學校開始招收新生兩個班(約100人),以後每年招收新生兩個班。很快在該市發展成為著名的大型中學(現在的煙臺一中),學校規模與辦學質量堪稱上乘,與山東省立第八中學、私立益文高中三足鼎立。充分顯示了莊子毅的超群的業務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

理念

劉珍年和莊子毅關係十分密切,對莊敬仰信任。辦校的一些具體計畫,劉主要尊重莊的意見。莊也常到劉處面談,有時二人暢敘至深夜,言語投機,情真意切。

劉平日受其弟劉錫九的影響,曾有一個時期採取“容共”的政策,容納了一批共產黨人並委以重任。劉在軍隊和地方政權中起用了大批的南宮籍、河北的一些進步人士。莊子毅和劉珍年在政治態度上可以說是彼此默契。莊子毅也起用了一些南宮、冀州及周邊縣的一些有名望人員。教務主任為張貫一(冀州人),訓育主任為鞠霖三(南宮人,為莊南宮中學和北京師大的同學),事務主任為趙少平(冀州人)。教師也多為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多數為河北人。有一部分為莊在北師大的同學,也有的是莊在南宮中學的同學和同事。其中不乏一些進步人士,也有一些共產黨員。在進步教師劉憲曾(蠡縣人,共產黨員,原為南宮中學國文教員兼訓育主任)等人的幫助指導下,在學生中建立了“讀書會”、“新文學研究會”等組織。1936年4月,學校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隊”),並秘密建立了黨組織,發展學生黨員。志孚中學成為煙臺學生運動的策源地之一。

廳長

莊子毅有相當強的社會交際能力,他經常跑青島,在青島各界有諸多關係,還不斷到濟南,和當時任山東省教育廳長的何思源也往來頻繁,關係密切。1932年下半年,山東發生韓劉之爭,劉部被蔣介石調離煙臺,調往浙江溫州一帶。自此,芝罘中學陷於釜底抽薪的境地,經費無著,難以續辦。但莊子毅在煙臺素孚眾望,識時應變,活動力強,經過他的廣泛聯繫,四處奔走求助,加上芝罘中學辦學成績卓著,有目共睹,終於改歸市商會主管,由商會負責供給經費。聘請林秋圃、崔葆生等紳商界名流組成董事會,改聘青島市市長沈鴻烈(後曾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任董事長。因此,學校的重重困難迎刃而解,得以繼續經辦。

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規定:私立學校不得用地名命名。1933年10月,學校在向山東省政府備案註冊時遂改名為與“芝罘”讀音相近的“志孚中學”。莊子毅繼續擔任校長。其時,學校為三年制國中。學校規模已發展到有學生300多人,每年夏季招收新生兩個班約100人,還有附設女子師範部一個班。在煙臺期間,莊子毅與本校女子師範部主任馬孟津結婚。

1937年10月,日寇占領煙臺,學校被迫停辦。學校的民先隊員一部分投奔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結業後參軍參政。一部分在膠東大地參軍參政,直接投身於抗日戰爭中。

1938年,莊子毅委託事務主任趙少平留校掌管校產和事務。自己和妻子馬孟津遠赴昆明,在那裡夫妻二人以製造墨水維持生計。其後夫妻二人又先後在箇舊、成都等地流浪,一度窮困潦倒,過著極不穩定的生活。

解放後

解放後,南宮中學韓軼南、王瑞林等幾次去函去電誠邀莊子毅回母校任教。同時,山東泰安第一中學校長孫備武(南宮人)素知莊的為人,也幾次邀請莊夫婦二人赴泰安任教。1950年,妻子馬孟津首先去了泰安,在泰安一中任高中語文教員。第二年,莊子毅也到了泰安,任該校地理教員,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莊子毅以老牌國民黨員的名義被遣送回南宮,接受民眾的批判鬥爭。莊子毅雖然是南宮國民黨組織的創建人,卻沒有劣跡,在民眾中也沒有公憤,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此間應付最多的是接受來自本縣或外地的調查,主要是調查當時國民黨的組織和人員情況,為這些人出具證明材料。後來,有一個時期,莊子毅夫婦回到老家崔屯居住。到文革後期,夫妻二人搬到南宮城裡居住。

1978年,莊子毅在南宮城內去世,享年86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