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元臣

莊元臣(1560—1609),字忠甫,一作忠原,號方壺子,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又自署松陵(今江蘇吳江)人。隆慶二年(1568)進士。有《曼衍齋文集》、《莊忠甫雜著》二十八種七十卷。生平略見《松軒書錄》。

介紹

莊元臣字忠甫,號鵬池主人,松陵(今江蘇吳縣)人。其生卒不詳,只知他是明代人,大約生活在十六世紀後期。他的主要著作《叔苴子內外篇》(叢書集成版,以下引文頁碼除另注外,均見此版本)其內篇多言道德性命之理,約占全書六、七萬字的百分之七十,外篇則論及治亂興衰之事。他的經濟思想主要見於《叔苴子外篇》。從經濟思想上看,莊元臣對傳統的重農觀點從理論上作了新的闡釋。他首先指出當時農業遭受“侵食”的嚴重狀況。一方面,“十分天下之民,農居其一”,余則土、商、工、兵、胥吏臧獲、緇黃(即僧道)、游食、婦女、老稚等各居其一,此“九者皆不耕而食於農者”,
莊元臣(1560—1609),字忠甫,一作忠原,號方壺子,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又自署松陵(今江蘇吳江)人。隆慶二年(1568)進士。有《曼衍齋文集》、《莊忠甫雜著》二十八種七十卷。生平略見《松軒書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