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魚硃砂澄泥硯

荷魚硃砂澄泥硯

荷魚硃砂澄泥硯是一件中國文物,創作於明朝,收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荷魚硃砂澄泥硯
製造年代: 明
材料: 澄泥
規格: 長24厘米、寬15.4厘米、高2.5厘米
收藏地: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介紹
此硯為傳世品。硯呈朱紅色,泥質優良,色澤鮮艷,習稱硃砂澄泥,是澄泥硯中的上品。硯體雕成鯉魚側臥於荷葉上,魚身為硯堂,魚鰭、葉邊翻捲成硯緣,尾、鰭之間的凹槽作為硯池,構思巧妙。硯面朱紅,四周及背面為黑色。
澄泥硯始源於細作的磚瓦技術,以過濾的細泥為原料製成。約興於唐而盛於宋,明時達到較成熟的階段。澄泥硯取材方便,深受人們喜愛。宋代已總結出一整套製作方法。據宋蘇易簡的《文房四譜》記載,約有十幾道工序,主要有羅土、澄濾、丹粉、雕刻、燒煉等。制出的澄泥硯堅硬如石,易於發墨,不損筆毫。宋時將其與端、歙、洮硯並稱為四大名硯。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是澄泥硯的主要產地。宋時推廣到絳縣、山東柘溝、河北滹沱河等地區。硃砂澄泥硯是澄泥硯中的上品,所謂“澄泥之最上者為鱔魚黃……然不若硃砂澄泥之尤妙”。
“魚”與“余”音同,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而“魚躍龍門”的典故,向被用來暗喻十年寒窗一朝得中,用作文具有自勵之意。硃砂澄泥荷魚硯設計頗顯匠心,著色尤其精彩,題材、造型、工藝均富有明代特點,是澄泥硯中的傑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