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茸毒蛾

荔枝茸毒蛾

荔枝茸毒蛾,學名為Dasychira sp,鱗翅目、毒蛾科。國內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荔枝茸毒蛾荔枝茸毒蛾

成蟲

雌蟲,蛆形,頭部小,腹部較肥大,尾端平截;體長13.4毫米,體寬7.5毫米,淺黃褐色;頭被棕褐色短茸毛;觸角短小,鋸齒狀;胸節和胸足均短小;腹部較粗長,各節被淺棕褐色茸毛,第5-8節背中央呈帶狀光裸。雄成蟲,體長7-8毫米,翅展22-23毫米;全體灰褐色;觸角羽毛狀,櫛齒黑褐色。各足均生有毛叢。前翅較狹長,棕褐色,翅脈上為淡灰白色,中室後端橫脈處有一條深黑褐色的新月形斑紋,端線由灰黃白色的小點組成。後翅較寬大,深棕褐色。

扁球形,縱徑和橫徑分別為0.6和0.7毫米,灰白色,表面光滑略有光澤,頂部凹陷。

幼蟲

大齡幼蟲體長最長時可達31-34毫米,身被深紅褐色帶小刺狀的長、短毛。頭部黃色至淺紅褐色;前胸背面的第10毛瘤玫瑰紅色,上生一束向前斜伸的黑褐色帶小刺狀長毛。胸部各節背面中央有一條灰白色的縱帶;第1-4腹節背面的第1、2瘤合併,上各生黃白色背毛刷,其中第1、2節還生有特別濃密的黑色刺毛縱,各體節上的毛瘤、刺毛為淡黃或淡褐色;體側各有一束錐狀的白色(第1、2腹節外側)或灰白色的刺毛平向處指。臀板上有1叢向後上方延伸的灰褐色或淺褐色長毛。氣門下線深紅色。蛹:雌蛹體長約13毫米,淺黃綠色;各體節背面布有剛毛,第2、3腹節背面兩側各有一個突起的小腺體;雄蛹紡錘形,初期黃白色,後期深褐色。

危害

荔枝茸毒蛾荔枝茸毒蛾

幼蟲食性較雜,主要危害桉樹、相思樹荔枝龍眼等多種林木、果樹和花卉。小齡幼蟲取食寄主植物新梢、嫩葉,大齡幼蟲取食轉綠後的葉片、花穗,還可咬食將近成熟和已經成熟的荔枝果實的皮部、果肉等。

發生特點

荔枝茸毒蛾荔枝茸毒蛾

年發生代數未詳。在廣西南部地區全年均有幼蟲活動,冬季也可見各種蟲態,無真正越冬現象。一般春季世代歷期較長,蛹期約26天;4-5月世代歷期較短,蛹歷期5-6天。雄成蟲有趨光性。雌成蟲交尾後將卵成堆狀產在蛹繭上,在日均溫26-27度時,卵歷期6-7天。初孵幼蟲停息半天后即分散活動,取食嫩葉或花器;大齡幼蟲食葉呈缺刻,害蟲高密度時可將全樹葉片吃光;大齡幼蟲還可為近成熟或成熟的荔枝果實。雌性老熟幼蟲化蛹前,先吐絲粘連茸毛結成一個薄繭再化蛹其中。每年4、5月害蟲種群數量較大,8、9月害蟲種群密度也較高,是害蟲對寄主危害的兩個高峰期。 

主要控制技術

化學製劑防治:

抓緊害蟲尚未擴散蔓延、處在蟲源地、還在低齡幼蟲階段,及時用藥撲殺,可起到治點保面、有效殲滅害蟲的目的。

可先用的農藥有:噴撒2.5%溴氰菊酯粉劑、或噴撒2.5%敵百蟲粉劑;或噴灑50%辛硫磷乳油、或40.7%毒死蜱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12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或20%丙硫克百威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

昆蟲(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