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煤煙病

荔枝煤煙病

sp.)的菌絲為絲狀,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無色。 菌絲叢中密生有筒形或近棒形的分生孢子器,其端部較膨大,圓形,暗褐色,在膨大部位著生分生孢子器。 子囊棍棒形,內生8個子囊孢子,孢子長橢圓形,有縱橫隔膜,褐色。

症狀表現

荔枝煤煙病—發病葉片症狀
果株的葉片枝梢、果實受煤煙病侵害,其表面產生一層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層,以後霉層增厚成為煤煙狀。由於病原種類不同,後期霉狀物各異,如霉層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或團囊殼)或剛毛狀長形分生孢子器突起物,嚴重發生該病的果園,樹冠如被蓋上一層煤煙。

病原特徵

此病病原菌有多種,除小煤炱屬為純寄生外,其餘各屬為表面附生菌。病菌形態各異,但菌絲體為暗褐色,在寄主表面形成無性和有性繁殖體。子囊孢子暗褐色或無色,有一至數個分隔;閉囊殼有柄或無柄,殼外有或無附屬絲和剛毛。
煤炱菌(Capnodiunsp.)的菌絲為絲狀,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無色。菌絲叢中密生有筒形或近棒形的分生孢子器,其端部較膨大,圓形,暗褐色,在膨大部位著生分生孢子器。子囊殼球形或扁球形,膜質,暗色,子囊殼頂部具孔口,表生剛毛。子囊棍棒形,內生8個子囊孢子,孢子長橢圓形,有縱橫隔膜,褐色。

發生規律

此病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閉囊殼等在病部越冬。翌年在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繁殖出孢子,並借風雨傳播至寄主(荔枝樹)上,以介殼蟲白蛾蠟蟬粉虱、葉癭蟎等害蟲的分泌物為營養,生長繁殖,並輾轉傳播侵染為害。凡有上述害蟲發生為害普遍和嚴重的果園,有利於此病侵害流行。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加強果園管理,堅持合理施肥,適度修剪,清潔果園,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減少發病。

藥劑防治

①用藥防治介殼蟲、白蛾蠟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減少發病因素。
②對發病較重的果園,掌握在發病初期,連續用藥2次,相隔10天左右噴1次。選用藥劑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後的600~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0.3﹪~0.5﹪波爾多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