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景站

荔景站是一個位於荔景山架空、地底混合模式車站,可以在葵涌道看到車站是興建在山坡上。 設有升降機及失明人士引導逕往返地面荔景站是荃灣線及東涌線的中途站,是一個跨月台轉車站。 荔景站的前身是貨港站,本來打算服務當時正在興建中的葵涌貨櫃碼頭。

景站(英文:Lai King Station)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荔景,是港鐵荃灣線東涌線的轉車站。該站設有4個月台,並以兩個島式月台排列,全部月台均裝有月台幕門。

車站結構

荔景站是一個位於荔景山架空、地底混合模式車站,可以在葵涌道看到車站是興建在山坡上。

車站月台

由於香港機場核心計畫港鐵公司選取了這個車站作為荃灣線東涌線的交匯點,因此將車站改建為跨月台轉車站設計,興建新的L3月台,荃灣線往荃灣列車改行此月台;而原有L5月台層則擴闊,保留原有荃灣線往中環方向軌道並加建東涌線往香港方向的軌道。
而下層月台在興建東涌線時被擴闊,現時可以看到原有1號月台邊緣(現為東涌線4號月台)。值得一提,現時於下層月台中央由車頭至車尾的無柱空間就是車站未擴建時的1號月台所在位置。

車站出口

A - 荔景山路
A1 - 荔景山路、亞斯理衛理國小、陳南昌紀念中學、祖堯天主教國小、祖堯�、製衣業訓練中心、社區會堂、民政事務處、瑪嘉烈醫院、救世軍荔景院
設有失明人士引導逕往返地面
A2 - 賢麗苑、新家庭社區教育、下葵涌分科診所、荔景天主教中學、荔景�(日景樓方向)、荔景體育館、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悅麗苑、仁濟醫院暨浸大中醫診所 A3 - 荔景�(仰景樓方向)、香港小童群益會、社區結合保健中心B - 貨櫃碼頭
貨櫃碼頭、海員之家
C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荔景評核中心
賢麗苑(停車場)、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荔景評核中心、荔景浸會老人中心、荔景�(日景樓方向)
設有升降機及失明人士引導逕往返地面

鄰接車站

荔景站是荃灣線東涌線的中途站,是一個跨月台轉車站。乘客可以利用此站進行跨月台轉乘,往返港島九龍油尖旺區九龍西、新界西及離島區

利用狀況

港鐵荃灣線通車初期,因荔景站鄰近荔景山各大屋�,而且該區的巴士服務品質欠佳,因此荔景區居民逐漸改用港鐵進出市區及荃灣,客量一直保持平穩。東涌線通車後,該站變成荃灣線及東涌線的跨月台轉車站,因此令該站成為交通樞�,每日均有大量來往葵芳至荃灣港島西市區及由大嶼山往返旺角等區的乘客於該站轉車,亦有部份需要上落兩層月台的學生因為有特惠車資而棄用巴士,改為用港鐵往來。
從荔景站乘坐東涌線往香港島所需時間較少,因此現時港鐵建議乘客利用東涌線前往香港島,但東涌線的班次相當疏落(非繁忙時間平均8至10分鐘一班),由於此原因及需在香港站步行至中環站才能轉乘港島線,因此需轉乘港島線前往香港島東區的乘客利用荃灣線過海會比較方便。而港鐵為方便乘客選擇合適的路線到港島,荃灣線列車由葵芳站開往該站途中,車長會作出人手廣播提示下一班東涌線列車往香港之開出時間,而於2009年3月,港鐵錄製了預錄廣播,取代車長讀出的廣播。

歷史

荔景站的前身是貨港站,本來打算服務當時正在興建中的葵涌貨櫃碼頭。後來香港房屋委員會計畫在貨櫃碼頭對開的山坡興建“麗景�”(今荔景�),車站遂移至現址並改稱麗景站。最後屋�在落成時定名為“荔景�”,車站名稱亦改為荔景站,成為通車時正式使用的站名。

車站名稱

荔枝角站一樣,“荔”字(下方為三個“力”字)於站內範圍被寫成“荔”字(下方為三個“刀”字)。有指由於鐵路最初建造時由日本的西松建設建造,而且當時香港的製版機都採用日本的字型,所以站內的名稱用了日語漢字“荔”(�部下3字),而不是香港常用的“荔”字(�部下3個字)。另一種說法是捷運早年根據康熙字典以荔為正,荔為俗。所以捷運系統內所有帶荔字的站名和出口指示都從刀而不從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