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龍泉公園

荊門龍泉公園

荊門龍泉公園是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後開始規劃的,1987年開始開放。公園占地28公頃,在政府的領導下發揮著公益性事業單位的作用,成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為市民休憩、娛樂、教育、交流、審美提供了場所,是荊門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

基本信息

荊門龍泉公園荊門龍泉公園
荊門龍泉公園是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後開始規劃的,1987年開始開放。公園占地28公頃,在政府的領導下發揮著公益性事業單位的作用,成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為市民休憩、娛樂、教育、交流、審美提供了場所,是荊門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

歷史簡介

荊門龍泉公園荊門龍泉公園文明湖
荊門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後,市政府就著手龍泉公園的規劃,1986年開始始設,1987年初簡易開放。建園以來,在歷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體幹部職工的艱苦奮鬥,龍泉公園充分發揮了公益性事業單位的作用,已成為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是市民休憨、娛樂、教育、交流、審美的場所,是反映我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

春秋時著名人物老萊子、唐宋時期的陸龜蒙大書法家黃庭堅、蘇門三學士、陸九淵,乃至近代抗日的文化遺產。全園依山傍水。以象山(南宋以前稱蒙山)為中心充分利用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觀和所處的地理位置爭創了“極目楚天舒:的境界。山上建有華夏藝林園嵐光閣、老萊子山莊(二十四孝臘像館)、孝隱亭、觀德亭、仰止亭等景點。山下建有遊樂場、盆景園、花苑、陸夫子祠、文明湖、歷代名宦陳列室、唐安遺韻館、張自忠紀念館、躍淵閣和龍、蒙、惠、順四泉等景點。

規劃設定

荊門龍泉公園荊門龍泉公園象山
公園規劃面積78公頃(其中象山景區66公頃土地權屬存在異疑),分為青少年活動區、盆景園區、文化古蹟區和象山自然景觀區,現擁有固定資產1600多萬元,幹部職工125人,年接待遊人近100萬人次,園內植物120餘種,1000多個品種,野生動物30多種,有各類花卉盆景30000餘盆。每年舉辦花卉、盆景展覽、春節遊園、盛夏納涼遊園和科技、文化、學術交流等活動。在歷屆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龍泉公園緊隨時代號步伐,不斷發展,自89年以來,分別榮獲市級最佳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國建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被載入《中國名園》。

華夏藝林園是1993年為慶祝建市十周年,舉辦華夏藝林藝術節而建,占地五公頃,投資340萬元,由嵐光閣和文藝家雕像群兩部分組成嵐光閣1986年修建於清代望雲樓的遺址上,共三層,及頂可勝攬荊城全貌。文藝家雕像群規劃選當代文藝名人108座塑像,現已到位馬季、米南陽等二十四人形態各異的花崗岩塑像。

公園景致

荊門龍泉公園荊門龍泉公園小橋景致
龍泉公園占地28公頃。分三大景區:山上風景主要以象山主峰為中心,有崗光閣、華夏藝林園、老萊子山莊(內設二十四孝子蠟像館)、動物園、孝隱亭、仰止亭……及千餘米長的象山東側游步道。山下景區由遊樂場、繹志園和文明湖文化古蹟區三部分組成。園內有各種植物200多種,千餘個品種,有各類花卉盆景三萬餘種。每年舉辦水仙月季、菊花盆景四季固定性的展覽和春節、盛夏遊園活動,同時還可接待承辦各種展覽和其它活動,1999年被列為中國百家名園之一。

龍泉書院 位於文明湖畔,建於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是一座歷史悠久、聞名江漢的學府。書院原布局由三堂、兩館、兩齋、兩軒組成,一百三十年後又添兩樓。 後我國廢除科舉制,龍泉書院於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名為龍泉中學。現為湖北省重點中學、荊門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泉書院內的白鶴亭(原名聽泉亭)、洗心亭、育德堂、東山草堂、春華館、秋實館、敬業齋、樂群齋、方塘書屋等。從龍泉書院仰望象山腰,有仰止亭、觀德亭,龍泉的後坡建有泉神、西山兩祠,遠望與象山對峙的雨山,有甘雨亭,比雨山更高的白龍山,山上有白龍觀,霖蒼閣和寒亭,這些並稱為龍泉十亭。

龍泉 象山東麓四道清泉汩汩奔涌,泉水匯入文明湖,再流入竹皮河,穿越城區,東入漢江,這就是聞名江漢的象山四大名泉:龍、蒙、惠、順。蒙泉依原蒙山(象山的原名)而得名。惠泉較蒙泉後出,因是溫泉較蒙泉優惠,所以叫惠泉。乾隆十一年(公元1740年),短州舒成龍在竹皮河上修築來龍石橋,傍田採石,在蒙泉與惠泉之間鑿得一泉,並掘出一塊碑碣, 上有南宋熙寧年間荊門知軍呂元所題的一首詩:泓泉敷潤有深功,石瀆涓涓海眼通,歲稔時和霖雨足,風雲長靜白龍宮。舒成龍便根據詩的末句,將此泉定為龍泉。順泉,因位於老萊子山莊,老萊子是有名的孝子,為紀念他,將此泉取名為順泉。

老萊子山莊 是春秋時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萊子隱居自耕奉養雙親的莊園,是荊門歷史上的“三台八景”之一,山莊占地025公頃,1993年投資355萬元建設後試行開放,分為主殿、側殿和東、西門,殿內陳列“萊子斑彩娛親”、“孝感動天”等二十四孝的臘像。是進行老子研究和對廣大市民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陣地。

陸夫子祠 又名陸文安祠,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陸九淵,在荊講學的地方。由1993年重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石木結構的四合院基礎上,投資121.7萬元,祠內現有荊門歷代名宦陳列室、張自忠紀念館,盆景園1993年修建於荊門歷史上的唐安古寺和繹志園的遺址上,占地1公頃,由勛、榻、樓、閣、廊等十五組青瓦白牆紅柱的仿清建築體組成,是進行盆景生產,舉辦大型展覽和市民休閒的場所。

旅遊資訊

荊門龍泉公園荊門龍泉公園大門
地理位置:湖北省荊門市城區象山大道南端西側。

開放時間:全天

收費標準:免費

交通概況:市內交通,荊門市內乘2路、9路可達。

旅遊投訴:荊門市旅遊投訴電話:0724-2333472

最佳旅遊時間:荊門地處湖北中部,位於南北氣候過渡帶,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平均氣溫約為17℃,氣候溫暖濕潤,春季氣候多變,夏季雨水集中,秋季最適合出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