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分洪

荊江分洪工程位於湖北省公安縣境內,始建於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參加工程建設的30萬軍民,以75天的驚人速度建成荊江分洪第一期主體工程,包括右岸沙市對面上游15km處的虎渡河太平口進洪閘、黃山頭東麓節制閘和分洪區南線大堤等主體工程。荊江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由此得到顯著提高,緩解了與上游巨大而頻繁的洪水來量不相適應的矛盾。

荊江分洪工程全面建成後的第二年即1954年,汛期天氣反常。夏季東南亞上空的西北環流向北撤移延遲,長江流域的“梅雨”季節較常年延長了約一個月的時間,造成長江流域雨日增多,遭受復蓋面廣的特大降雨;鄂霍次克海上空長期存在強大而持久的高空高氣壓,西南太平洋上的赤道氣流幅合帶進入北半球較往年遲一個月左右,而6、7兩個月太平洋副熱帶暖氣流勢力又較弱,最終造成了長江流域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水。由於上游洪水來量大,而荊江河道安全泄洪又遠遠不相適應,因而中央防汛總指揮部果斷決定首次運用荊江分洪工程,三次開閘泄洪,確保了荊江大堤及兩岸人民的安全,發揮了荊江分洪工程的巨大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