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銀尺蠖

茶銀尺蠖

昆蟲分類:鱗翅目尺蛾科 成蟲形態特徵:雌體長12~13毫米,翅展31~36毫米。體飛翅白色,前翅有4條淡棕色波狀橫紋,近翅中央有一棕褐色點,翅尖有2個小黑點;後翅有3條波狀橫紋,翅中央也有一棕褐色點。雌蟲觸角絲狀,雄蟲雙櫛齒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學名

ScopulasubpunctariaHerrichetSchaeffer,屬鱗翅目,尺蠖蛾科。

別名

青尺蠖、小白足蠖。

分布

分布於浙江、江蘇、安徽、湖南、貴州及四川等地。

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特徵:雌體長12~13毫米,翅展31~36毫米。體飛翅白色,前翅有4條淡棕色波狀橫紋,近翅中央有一棕褐色點,翅尖有2個小黑點;後翅有3條波狀橫紋,翅中央也有一棕褐色點。雌蟲觸角絲狀,雄蟲雙櫛齒狀。

幼蟲形態特徵:初孵幼蟲淡黃綠色,體長約2毫米。2~3齡幼蟲深綠色,體長分別為6~10毫米、10~16毫米; 4齡幼蟲青色,氣門線銀白色,體背有黃綠色和深綠色縱向條紋各10條,各體節間出現黃白色環紋,體長16~22毫米; 5齡幼蟲與4齡幼蟲相似,但腹足和尾足淡紫色,體長22~27毫米。

蛹形態特徵:長橢圓形,長10~14毫米,綠色,尾端有4根鉤刺,中間2根較長。

卵形態特徵:橢圓形,長徑約0.8毫米,短徑約0.5毫米,黃綠色。

卵

危害特徵

以幼蟲咬食葉片進行危害。成蟲將卵散產於新梢葉腋處,幼蟲咬食葉片成C形缺口,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留主脈。老熟時吐絲將枝葉稍疊結,後倒掛化蛹於其中。

發生規律

浙江1年發生6代,以幼蟲在茶樹中、下部葉片上越冬,次年3月中旬化蛹,4月中旬成蟲大量羽化。第一代幼蟲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發生,以後約每隔1月發生1代。二至六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為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1月上旬、12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成蟲趨光性強,卵散產,多產於茶樹枝梢葉腋和腋芽處。

預防措施

(1)物理防治

在越冬期間,結合秋冬季深耕施基肥,清除樹冠下表土中的蟲蛹;利用成蟲趨光性,用頻振式殺蟲燈在發蛾期誘殺成蟲。

(2)人工捕殺

可放雞除蟲或人工捕殺。

(3)化學防治

在幼蟲三齡前施用2.5%魚藤酮300~500倍液、0.36%苦參鹼1000~1500倍液、蘇雲金桿菌(Bt)製劑300~500倍液、10%聯苯菊酯乳油3000~6000倍液、15%茚蟲威乳油2500~3500倍液24%溴蟲腈懸浮劑1500~18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20%除蟲脲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