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硃砂葉蟎

一般呈紅色、銹紅色。 雌成蟎梨形,體長0.42-0.50毫米。 (3)保護和利用天敵。

基本信息

名稱:茉莉硃砂葉蟎
學名: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分布與危害

常見的受害花卉有茉莉、月季、桂花、一串紅、萬壽菊、菊花、鳳仙花、雞冠花、蜀葵、黃蜀葵、木芙蓉、香葉天竺葵、木槿、石竹、鳶尾、山梅花、桃、黃花菜等。被害葉片初呈黃白色小斑點,後逐漸擴展到全葉,造成葉片捲曲,枯黃脫落。

形態特徵

一般呈紅色、銹紅色。蟎體兩側常用長條形縱行塊狀斑玟,斑紋從頭胸部開始一直延伸到腹部後端,有時分隔成前後兩塊,其中前一塊略大。雌成蟎梨形,體長0.42-0.50毫米。雄成蟎體長為0.26毫米,腹部較瘦小,末端較尖。
圓球形,直徑0.13毫米。初產時透明無色,後漸變為橙黃色。
幼蟎 體近圓形,長約0.15毫米,半透明,取食後體色成暗綠色。足3對。
若蟎 幼蟎蛻一次皮後為第一齡若蟎。第一齡若蟎較幼蟎稍大,略呈橢圓形,體色較深,體側透露出較明顯的塊狀斑紋。

發生規律

主要以受精雌成蟎在土塊縫隙、樹皮裂縫及枯葉等處越冬。越冬時一般幾個或幾百個群集在一起。翌年春天溫度上升時開始繁殖危害。在高溫的7-8月份發生重。10月中、下旬開始越冬。
硃砂葉蟎主要是兩性生殖,也能進行孤雌生殖,但未受精卵孵化的幼蟎均為雄蟎。卵多產於葉背葉脈兩側。每頭雌蟎平均產卵數為50-150粒,多者可達700粒左右。雌蟎平均產卵期14天,平均壽命為30天,越冬時可活5-7個月。高溫乾燥利於其發生。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5℃-31℃,濕度為35%。

防治方法

(1)改善栽培環境,使栽培地段通風、涼爽,適時澆水,以減緩繁殖速度。
(2)在受害地段,消除周圍枯枝、落葉及雜草,冬季深翻土地,減少蟲源。
(3)保護和利用天敵。主要有小黑瓢蟲、小花蝽、六點薊馬、中華草蛉、擬長毛鈍綏蟎、智利小植綏蟎等。
(4)化學防治 發生盛期可用藥劑40%三氯殺蟎醇乳劑1000-1500倍液,或73%克蟎特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