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忠群

茅忠群

茅忠群1969年8月出生於浙江省慈谿市。199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無線電技術專業學士學位;1994年獲電子電力技術專業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6年創立方太集團, 現擔任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開創了現代 儒家管理模式, 被譽為現代“儒商”。

基本信息

簡介

從2008年開始, 茅忠群開始在方太 集團中逐步推行儒家文化, 漸已形成“中學明道、 西學優術、中西合璧、 以道御術”的現代儒家管理模式。 他認為, 儒家文化不僅能讓企業 在競爭當中具備更大優勢, 更能使企業從社會層面、 道德層面得到提升, 使之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

主要成就

2003年,獲《經理人》中國商界MVP金獎。

2004年,入選中國“10位最有價值40歲以下新生代企業家”。

2007年,榮獲寧波“十大發明之星”。

茅忠群 茅忠群

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佳CEO” (《當代經理人》雜誌)。

2009-2010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個人;

2010年榮獲國家質檢總局“2009-2010年度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12年榮獲“浙江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2012年榮獲“2010-2012年度寧波市勞動模範”稱號;

2013年與張家輝等一起獲得財智紳士

2014年被《浙江日報》評選為首屆“光榮浙商”

創業簡介

1994年,茅忠群的父親茅理翔的點火槍企業飛翔集團已經做到世界出口量第一,但是卻因為技術含量低、競爭激烈而面臨困境。這一年正是茅忠群就讀上海交通大學就讀電力電子技術專業碩士的最後一年。

約法三章

年夜飯的餐桌上,茅忠群已經明顯地感受到父親事業的困境。

父親希望茅忠群可以回來接手家族事業,但當時,茅忠群還面臨著出國留學或者在上海就業的機會。 所以,茅忠群這個假期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來,母親出面做說服工作,茅忠群最後決定留下來,而留下來的條件是與父親“約法三章”:

第一,必須跳出以前,另外成立一個獨立的品牌;第二,另起爐灶。 老員工不要,親戚不能進入;第三,關於公司方向性的決策,要由茅忠群說了算。

茅忠群的這些條件,後來被證明是企業良好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也避免了家族企業普遍會遇到的裙帶關係的問題。 同時,還是在以後面臨企業管理問題時茅忠群的“法寶”。

和很多家族企業面臨的交接班問題不一樣的是,茅忠群來到父親的企業,一開始不是繼承或者“守業”,而是要進行第二次創業。

名字之爭

經過調查和研究,茅氏父子最終選定做油煙機項目。在確定商品品牌時,茅忠群希望叫“方太”,而茅理翔認為應該叫“飛翔”。 作為自己一手打造起來的品牌“飛翔”,當時已經全類註冊,流程更便利,關鍵是更具有感情。

但是,茅忠群並不同意這樣做,他認為吸油煙機是廚房用品,應該取一個與廚房聯想性強的名字,“方太”這個名字,有方便太太,方太平和之意,更容易為消費者接受。 父子倆相持不下整整3個月,最終由茅忠群的母親做茅理翔的工作。於是有了現在的“方太”。

當茅忠群團隊邀請了香港烹飪節目主持人方任利莎拍了方太吸油煙機的第一支廣告,全國消費者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新品牌。

創業夢想

做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高端品牌是茅忠群創業最初的夢想。 當時的高端吸油煙機市場是一個藍海。 另一方面,剛剛大學畢業的茅忠群身上還帶著一些理想主義,當看到整個家電行業的高端品牌幾乎都是洋品牌時, 心中很不服氣,因此也想在吸油煙機行業打造出第一個中國人自己的高端品牌。

如今的方太已經成為了廚電 行業名副其實的領導品牌, 不過對於已經取得的成績, 茅忠群 依然顯得很低調:“儘管經過這20年, 方太品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但是與歐洲的那些高端、奢侈品品牌相比, 我們的時間積累還是很不夠的, 真正的高端品牌必須要經歷住時間的考驗, 方太還需要不斷努力。”

創業初期

1996年成立的時候,方太規模非常小。 “只有兩三個人、將近20個平方的辦公室,很少的資金。” 但茅忠群的教育背景讓他在產品研發上有很大優勢。“包括設計產品我也參與,”茅忠群說。

不斷發展

到2000年的時候,企業發展有了規模, 茅忠群把這一年定為公司內部改革年,著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行銷體系,並且請來了三家諮詢公司幫助方太建立管理系統。 到現在,方太投入在員工身上的培訓時間達到了平均每人50小時。

方太總裁茅忠群認為,一個企業需要履行的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包含三方面:一、先是承擔法律責任,其次才是道德責任;二、要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讓這個行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就是要重視產品品質問題,很多企業熱衷於快速地做大規模,而忽視了基本功,即產品的品質。作為行業的領導者,我們需要這樣一種責任感,就是要讓中國的企業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現風采,這就必須在產品品質上下工夫。

2008年,方太開始在公司內嘗試推行中國的儒家文化,並將儒家思想與西方現代管理制度結合。

管理理念

第一階段:

西方的制度

茅忠群曾系統地學習過西方的管理學思想,並利用西方先進的管理方法對方太進行了改造。 他將方太從一個傳統的家族企業變成了一個管理嚴謹的現代企業,將公司從低端的價格戰中拉了出來,帶領方太走上了高端的專業化路線。 他在企業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改變人們對中國製造品質不可靠的印象;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他完全杜絕了傳統家族企業的裙帶關係,企業中沒有一個家族成員,核心管理團隊的成員來自可口可樂、西門子等跨國公司。

可以說,在管理制度這個層面,方太吸收借鑑西方的管理實踐,並且受益良多。 但茅忠群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從未停止過思考:西方的管理方法雖然好,但如果一直按照西方模式來管理,我們豈不永遠是美國的學生?如何能夠超越他們?

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個制度完善而價值觀和信仰缺失的企業,永遠無法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要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價值觀也就是企業文化上的強大才是根本。 茅忠群認為,任何企業文化都離不開本土的傳統文化,中國企業的管理模式應該有獨屬於自己的特色,於是,他開始把目光投向國學。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2008年-2016年)半部論語治方太

2002年,茅忠群 前往清華、北大學習國學。 經過5、6年學習,從2008年開始, 他逐漸將自己的所學所思運用到企業管理中, 他將儒家的基本精神“仁義禮智信”寫進了公司的價值觀, 要求每個方太人, 從高管到普通員工都必須具備這樣的做人準則。

為了讓儒家思想真正成為方太的企業文化, 成為全體員工的行為準則, 茅忠群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 例如,在企業內部建立了“孔子堂”——一個儒家文化的培訓教室, 在這裡,方太教育員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君子喻於義, 小人喻於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2008年開始, 公司向員工講授《三字經》, 2009年初組織所有行政員工和生產員工觀看大型紀錄片, 講授《弟子規》等。

方太還專門成立了相關的推進小組, 計畫用流程化的作法把儒家思想打造成一種模式。 雖然目前方太對企業文化的建設還處在初步階段, 但其所要建立的儒家管理模式已經初具體系。 這套模式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結合西方管理精髓, 注重對員工信仰和文化的教育, 形成一套自成體系的適合中國企業的管理模式。

人物觀念

不做500強,要做500年。

多少浙商借道中小企業板一夜坐擁百億財富,多少創二代染指金融投資擴大版圖。 但茅忠群卻心無旁騖。他一直追逐高端市場,叫板洋品牌,固執的堅守品牌價值。 為此,他推行“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欺騙”三不戒律。

但他就是理想地信奉:不做500強,要做500年。

三“不”戒律

茅忠群說,基於高端戰略,他這幾年對企業制定了三條戒律,“不打價格戰、不上市、不欺騙”。

1999年,競爭對手聯合降價,方太油煙機幾個月內銷售陷入低谷, 銷售人員利益直接受損,就經常打電話給總裁茅忠群,希望降價,同時還搬出董事長希望能說服總裁。

“我與他溝通,那時他堅持不能降價,認為我們已經定位高端, 不能再改變,我感覺到工科出身的人比較嚴謹,也逐步認可他。” 茅理翔回憶說,茅忠群一方面讓一線銷售員堅持,另一方面加快新產品研發, 新產品對原有產品大大改善,儘管價格超出同業但銷售卻開始回升,銷售員都拍手叫好。

不上市 :方太不引入風險投資資本,不上市更是讓他被認為保守。

“其實不上市就是為了自己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因為上市公司會受很多的影響, 股價漲跌,業績公布,投資方對你指手畫腳,例如每個季度都要交報表, 可能到時為了銷售的利潤不得不採取短期措施。上市和不上市其實差距還是比較大。”茅忠群說。

不欺騙則是近期對三“不”戒律的新調整。 “因為現在欺騙顧客的事情太多,從食品延伸到藥品上,我覺得要做一個品牌,首先要對顧客不能欺騙。”

身股制

對職業經理人激勵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 很多人想出了很多制度,茅忠群則借鑑了晉商的身股制。 從2010年開始,方太公司向所有兩年以上工齡的員工贈送 “乾股”,規定每年兩次實施分紅。享有身股的職工不需要投資入股,員工依據自己持有身股的多少參與分紅。

不爭之爭

“方太提倡用‘不爭之爭’的思路去掌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 ‘不爭之爭’是指通過不斷發現、挖掘並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來尋求企業的發展,是藍海戰略。相反,陷入激烈的市場行銷競爭是紅海戰略。”

方太反對對消費者沒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排名之爭、概念之爭。

在茅忠群看來,在中國家電市場,廚電是唯一由本土企業掌控高端話語權的領域。 但做高端品牌和做中低端品牌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不是中低端做強了自然就可以往高端走。 方太需要做的就是怎樣開發出更好的產品,把過去的自己PK掉,不斷超越自己,把高端市場做得更好。

其它言論

我們要為消費者提供一種生活方式,讓消費者能夠幸福的下廚房。

要打造一種工匠文化、工匠精神,要把油煙機的工藝、細節做得精益求精永不滿足,不斷地去提升這種精緻水平。

我們努力吸取儒家思想的精華,同時吸取佛教、道家、法家、兵家、中醫、周易等思想的精華, 再與西方現代管理成果完美結合,就一定能實現方太的使命和願景。同時,我也堅信這就是中國企業的管理之道。

仁告訴我們每一個管理者在日常的待人接物處事尤其是制定規章制度時都要替顧客著想,替下屬著想,替相關方著想。

人物評價

茅忠群“似乎”是個富二代,可事實上,他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方太在他的領導下,精確定位,一步步轉型升級,做精做強。 作為帶著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企業家,他放棄了許多唾手可得的、讓個人財富急劇膨脹的機會,而是一心一意朝著既定的目標前行。 “方太要做一家有信仰的企業,我要把企業做‘美’。” 說這話時,這位43歲的方太集團總裁表情誠懇、目光清澈。    

馬雲說過,做企業有三重境界——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 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驅動者,為了錢什麼都可以做;商人重利輕離別,但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企業家是帶著使命感,要完成某種價值。

無論從企業發展路徑看,還是從管理與經營的理念看,專注而執著的茅忠群都永遠超越於生意人和商人之上。

——《新財經》

茅忠群的這些“范兒”在年輕企業家眼中似乎有些古板,實則為其“不做500強,要做500年”的理想服務。 從第一代深型抽油煙機到高端集成廚房,從“方太”到“柏廚”再到“米博”,茅忠群始終在“百年品牌”的路上奔跑著……

——《粵商》

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是一個通過不斷自我啟蒙和自我對抗,最終做到了千里之行莫忘初心的偉大人物。 同樣,在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中,茅忠群正是那個“始終堅守自己初心”的實踐者。 堅定而有力的一句“讓家的感覺更好”,這既是方太對消費者的承諾,更是茅忠群對於方太的承諾!

——《經濟觀察報》

茅忠群在企業里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並非一時的心血來潮,其睿智之處在於,他搞懂了做企業的最高境界,是在做人和樹人。

——《新浪》

方太目前是國產家電品牌中唯一個比洋品牌貴,且比洋品牌賣的好的牌子。

——《浙江線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