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市鎮

范市鎮

范市鎮位於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東距寧波39公里、南與寧波市郊接壤、西距杭州171公里、北與上海僅一水之隔,是一依山襟湖臨海的平原鎮。全鎮轄區面積28.45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餘人,下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基本信息

概況

范市鎮范市鎮
范市鎮物產豐富,交通便捷,329國道橫臥其中,盛產楊梅草莓桔子等多種水果和20餘個“無公害蔬菜”,魚、蝦、蟹、貝類養殖取得成功經驗,現已開發海灘養殖12080畝;經濟繁榮,商貿興旺,初步形成了家用電器、模具製造、塑膠加工、五金機械、日用化工、儀器儀表、醫療器械、農產品加工、藺草編織等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年創產值20餘億元,擁有綜合市場、模具市場、農貿市場等各類專業市場及人民路、鎮北路商業一條街;城鎮建設穩步推進,水、電、交通、通訊等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成區面積達2.15平直公里,城鎮承載能力日益增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治安等社會各項事業同步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范市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先後跨入了寧波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寧波市級文明鎮、省文化先進鎮和全國體育先進鎮的行列。2004年,創建成省文明鎮,成為慈谿市唯一的省級文明鎮,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8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73元。在新世紀的征程上,勤勞而智慧的范市人民將齊心協力,團結奮進,努力開拓范市三個文明建設的新業績。

行政區劃

2007年4月,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新街居委會、小施山村、太平閘村、王家路村、楊高村、方家河頭村、黃楊岙村、淞浦村、新西村、新東村、潘岙村。鎮政府駐湖濱路58號。
原轄18個村委會。2001年2月,西村村、上老塘村、新塘頭村合併為新西村;東村村、東蔡村、西蔡村合併為新東村;太平閘村、下老塘村合併為太平閘村;楊家村、高巷村合併為楊高村;小范方村、海屋張村、紅廟村(部分)合併為淞浦村;王家路村、紅廟村(部分)合併為王家路村。2007年3月30日,河頭村更名為方家河頭。 范市鎮位於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東距寧波39公里、南與寧波市郊接壤、西距杭州171公里、北與上海僅一水之隔,是一依山襟湖臨海的平原鎮。全鎮轄區面積28.45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餘人,下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物產資源

范市物產豐富,交通便捷,329國道橫臥其中,盛產楊梅、草莓、桔子等多種水果和20餘個“無公害蔬菜”,魚、蝦、蟹、貝類養殖取得成功經驗,已開發海灘養殖12080畝;經濟繁榮,商貿興旺,初步形成了家用電器、模具製造、塑膠加工、五金機械、日用化工、儀器儀表、醫療器械、農產品加工、藺草編織等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年創產值20餘億元,擁有綜合市場、模具市場、農貿市場等各類專業市場及人民路、鎮北路商業一條街;城鎮建設穩步推進,水、電、交通、通訊等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成區面積達2.15平直公里,城鎮承載能力日益增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治安等社會各項事業同步發展。

經濟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范市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先後跨入了寧波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寧波市級文明鎮、省文化先進鎮和全國體育先進鎮的行列。2004年,創建成省文明鎮,成為慈谿市唯一的省級文明鎮,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8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73元。

發展規劃

范市鎮范市鎮
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一方面,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中央將繼續保持巨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國際產業貰本正加快向長江三角洲地區轉移,環杭州灣產業帶加快打造,為我們在更高起點上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5萬多畝慈東工業區塊的啟動運作,這為范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通過前幾年的努力,我鎮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具備了加快發展的物質基礎,做好了發展戰略、規劃體系、政策制度等一系列的準備,為今後發展積蓄了新的能量。另一方面,也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巨觀調控力度,對一些政策作了適度調整,這將使我鎮今後的發展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土地、資金、電力等要素制約的矛盾將更口明顯;當前正處於經濟社會的轉型時期,社會保障特別是困難群體生活保障任務越來越艱巨,城鄉統籌發展中拆遷和被征地農民養老、再就業矛盾日益突出,社會事業發展與人民民眾需求尚不適應,群體性矛盾逐步顯現,這些將給我們帶來勛口嚴峻的考驗。對此,全鎮上下一定要堅定信心,保持清醒冷靜,增強憂患意識,辯證看機遇,客觀看困難,在積極應對中把握主動,在揚長避短中增創優勢,在超越自我中尋求突破,以新的狀態、新的作為、新的業績,奮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人文景觀

董孝子

范市鎮范市鎮
一曲慈谿水,千秋孝子名。漢孝子董黯,字叔達,待母至孝,患痼疾,黯聞大隱溪奉母,董母疼兒徒棲大隱,臨溪搭茅屋而居。“母慈子孝”的事跡聞鄉里傳入朝廷,漢和帝為此下詔旌彰,但黯依然朝夕待母,鄉里有感董黯孝行,就將大隱溪改呼成慈谿,詔開元26年,句章幫地復縣,為紀念董黯弘揚孝道,便以慈谿名縣,千百年來,慈谿人民一直樂道這曲“母慈子孝”的掌故為榮。留下了許多有關董孝子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
董孝子墓在范市鎮黃楊岙,北依達蓬山,面臨窖湖,風景優美,當地稱董家墳頭。整體墓園由墓莊和墓穴二部分組成,面積約三千餘平方米。墓莊二進三開間,單檐硬山頂建築,墓穴磚石結構,墓前堅石碑二方,其中一方鐫“漢孝子董征君墓”,造型簡樸。慈谿曲故源出董黯,惜1958年墓園被毀,但遺蹟亦然,尚可瞻仰。
范市鎮古生態村蘭嶼

古生態村蘭嶼

蘭嶼村是位於范市鎮河頭村東南部的一個自然村。蘭嶼一名,傳說與秦始皇東巡上達蓬山有關。當地的一些老人一談及蘭嶼,都津津樂道。當年秦始皇來到仙霞嶺,看到這裡地形如一座小島隆起,上面又長滿芝蘭,芳香馥郁,就坐在上面,往下觀看,並問隨行官員,此地何名?但這些隨行官員都答不上,於是秦始皇扣拈鬚一笑,說既然都不知道這兒的地名,那我就賜一個吧,叫蘭嶼如何?從此以後,蘭嶼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這個頗具詩意的村落,環境清雅,別具一格。從地理位置上說,蘭嶼村前有尖頂山,後有稻蓬腦,從仙霞嶺飛流而下的仙霞溪,從綠蔭投向一條石板小道,人行其間,頓生絲絲涼意。村口有一座小石橋,旁邊有一石桌,是村民洗衣的地方。過橋走上10餘級台階,有一幢五間兩廂房的清代建築,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這建築與環境十分和諧,可謂巧奪天工。門前有一棵大銀杏,其繁茂的樹枝與插蒼穹。銀杏樹畔的空地,三二雞群嬉於其間,不禁令人想起“小橋流水人家,枯藤老樹昏鴉”的古典韻味。蘭嶼村原有住戶30餘,如今有的已遷走,只剩下10餘戶。在村的兩旁,除有茂密的竹林外,還有桂花、楓樹等大型喬木。令人尤為稱奇的是,兩棵古樟樹根部相連,上部分開,猶如兩位巨人守護在村邊,當地人稱為“鴛鴦樹”。

范市鎮范市千年古樟

范市千年古樟

在慈谿眾多的古樹名木中,有一棵特別耀眼,這就是生長在范市河頭村傅家塘的一棵老樟樹。據園林管理部門考證,這棵古樟的樹齡在1000年以上。
三座小山--廟山、老鷹山、上埭山各據一方,形成了一個三角形。一條清清的河從三角形的區域內穿越而過,使得只有幾十家農戶的傅家塘自然村顯得格外地醒目。這條名叫前房河的清澈小河,不但是傅家塘幾十戶人家的生命之河,也哺育了連同這棵千年古樟在內的眾多樹林。
遠遠望去,古樟猶如一位蒼髯盤虬的老壽星,顯得粗壯而結實。早年在古樟的旁邊有一座清河廟,現已廢圯。傅家塘素有“荷葉地”之稱。當地的村民說,無論洪水漲得多凶多猛,傅家塘從來沒有被淹沉過。這塊方圓不過數百平方米的奇特土地,就是由於這棵古樟的保護而免受水澇之災,“荷葉地”的名稱也就因此而得。
古樟雖然樹心已空,但仍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那13米的胸圍需要7個人手拉手才能團團圍住。遠離都市的人們向來把大自然的恩賜看得十分珍重。千百年來,村里人始終以淳樸的愛心精心呵護著這棵西樟。如今河邊已砌起50米長的石坎,古樹周邊的一畝多雜地也改造成了綠地。這棵被村民稱為“香樟王”的千年古木,連同村里其他數百年樹齡的銀杏、檀樹、木荷等一道,構成河頭村古樸幽雅的生態風景線。

范市鎮范市河頭村

范市河頭村

一條兩米寬的石板路平坦而整潔,路的兩邊全是一排排古老的建築。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的街道,也沒有五光十色的店鋪,到處充滿著世外桃源般的祥和與安謐。
走入村口不遠,有一口方方的池塘。池塘的中間鋪上了幾塊石板,這是周圍居民淘米洗菜的地方。這口池塘雖然面積不大,但池水清可見底,當地人叫養藉塘,據說原先這池塘里有荷花生長。再往前有一右折的小弄,叫水溝弄,緣因小弄邊有一條小溪。這淙淙的溪水長年不竭,滋養著這裡的每一戶人家。水溝弄並不長,但別有韻味,兩旁古色古香的老式住宅,至今仍透出重重的歷史回音。在水溝弄與長街的交匯處,有一口小井,名曰方井。關於這方井,還頗有一番來歷。據說在數百年前,當地的一位方姓青年娶了一位任姓姑娘。這位姑娘出身名門,家富萬貫,嫁到夫家後,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丈夫勸說道,你十里紅妝,百物俱備,但喝的水總是這裡的。不料妻子不但不聽勸告,第二天出了幾百兩銀子,讓人開掘了這口方井。並說,現在我連水也是自己的。丈夫見她如此爭強好鬥,就暗中派人攔斷水流,這才使這位口吐狂言的妻子有所收斂。從此以後,方井、桐井和沙井成為三北地區的三口名井。
在村莊的外圍,有500年以上的銀杏和樟樹,每天夏季,這裡綠樹成林,濃蔭蔽日,習習涼風伴著這舊居老宅,頗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滋味。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中心

范市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於民國24年設范市鎮,解放後1950年設立鎮,1984年建制為范市鎮,1992年撤區並鎮後,一些職能部門都設在范市,有著與周邊鄉鎮無法比擬的優勢,歷來為慈谿東部的政治、行政、教育、文化中心。同時,全鎮擁有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及職高等各層次、各年段的學校,各項教育設施齊全,教育水平穩步提高,多次被評為慈谿市、寧波市和省級教育先進鎮和教育強鎮。近幾年來,我鎮加大投入,狠抓素質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如2001年以來范市中學高中升學率達到33.5%,超過市平均34%的文體中心為龍頭,以村落文化為基礎,以企業、校園、社區繵依託的文化體育網路,規劃建設了占地50畝的文化娛樂廣場,成立了民族樂隊、書畫社、戲曲協會舞獅隊、舞龍隊等17個團隊,現全鎮10個村中有6個創建成村落文化宮。

優美人居中心

范市鎮素有“小上海”的美譽”良好的社會秩序,深厚的文化蘊底,優美的生活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周邊鄉鎮人民到此生活就業。近幾年來,我們積極實話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開展環境整治活動,不斷改善城鎮面貌,新建河頭生態公園、湖濱公園、環境整治連續四年被評為市級先進鎮;著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治安環境,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瑞90%的村達到治安安全村標準,“平安鎮”創建通過市級驗收;96年被慈谿市委命名為文明城鎮,2000年被命名為寧波市級衛生鎮,2000年被評為浙江省綠色小城鎮,2002年被評寧波市級文明鎮和全國體育進行鎮。

模具製造中心

模具製造業在范市鎮有著較早的基礎。自1993年建立慈谿市第一個模具市場以來,我鎮的模具製造戶已由原來的3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150多家,年生產銷售達到2億元,占全市模具產業的8%,現已成為我鎮的支柱產業之一,發展成為寧波市重點模具製造加工集散地,特別是家用電器、塑膠製品已經成為慈谿市工業生產的重要地方特色產業。近幾年來,我鎮制定出台有關優惠政策,加大扶植力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模具市場一期的基礎上,投資1.5億元,著手籌建了占地500多畝的高科技、規模型的,模具市場二期工程,模具年生產能力達4.5億元,模具製造中心的“雛形”基本形成。

商貿物流中心

范市鎮地處慈谿東部,是連線寧波和慈谿的重要樞紐點,交通使得,區位條件優越,商業發達、商貿繁榮,系寧波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近幾年來,我們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慈客隆、華聯、上海克瑪三大超市先後在我鎮落戶,擁有綜合市場、模具市場、農貿市場等各類專業市場及人民路、興市路、鎮北路等行業商業一條街,現已發展成為慈谿東部地區家電、機車、五金、服裝等重要的集散地。城鎮化的大力推進,為商貿流通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現全鎮的城市化水平達55%以上。

重點企業

寧波永生電器有限公司
寧波三立軸承有限公司
慈谿遠洋服飾有限公司
慈谿翔亨電器有限公司
寧波長風電器實業有限公司
寧波柯丘儀器有限公司
寧波四通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寧波索達電器有限公司
慈谿永興食品有限公司
慈谿市永進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范市鎮華豐電器配件廠
范市鎮奔牛塑膠製品廠等

中國城鎮大全4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