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溝村

范家溝村位於膠南市理務關鎮駐地東北處,占地面積約1700畝,地理位置優越,三面環山,是一處度假旅遊避暑的好地方。   

基本信息

范家溝村

范家溝村位於理務關鎮駐地東北7.5公里處,北與諸城市的桃園鄉接壤,東與大村鎮相望。全村有73戶,人口230人。村域東西1.7公里,南北1.6公里,面積2.7公里。耕地面積700畝、山場面積1000畝。范家溝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三面環山,南有范家溝山、北有小龍山、東有小東山,西面視野開闊,柏油大路從村中直通膠南。一條小河從村前縱穿流過,常年不乾。山清水秀,空氣新鮮,冬暖夏涼,風景秀麗,是一處度假旅遊避暑的好地方。據傳明洪武二年(1369年)范姓從江蘇海洲盪蘆村遷來,在范家溝山北麓、山溝處立村,取名范家溝。現在,范姓已無,尚有王姓、劉姓、孫姓、李姓、張姓、付姓、孔姓等多數居民。范家溝村歷史上以農為主。舊社會因土地瘠薄,生產工具落後,生產方式原始,人民生活困難。1949年解放後,該村的農業生產逐年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日新月異。近幾年,該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2003年,新造經濟林500畝。2004年,引進外資開發了小龍山山泉水,開發了白雲岩礦及建造小龍山養殖小區150畝,飼養野豬、野兔、山雞等。2004年,該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4096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范家溝村先後有20餘名學生考入了大中專院校,有3人為黨政副局級幹部,有6人為高級專業人才。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同時廣泛開展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活動,使村民的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該村先後多次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黨支部”“林業生產先進村”、“畜牧養殖先進村”“招商引資先進村”、“集體增收先進村”等榮譽稱號。[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