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廉

英廉

英廉 (1707—1783年)馮氏,字計六,號夢堂,一號竹井老人,遼寧瀋陽人,隸屬內務府漢軍鑲黃旗,清朝大臣。雍正十年中舉人,累官至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仍領戶部。乾隆三十四年,征緬甸,師行,命與尚書托庸等董其事。遷刑部尚書,仍兼戶部侍郎、正黃旗滿洲都統。工詩文,善山水及墨竹,有夢堂詩稿。乾隆四十七年,卒,諡文肅,入祀賢良祠。其孫女婿就是和珅。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自筆帖式授內務府主事。乾隆初,命往江南河工學習,補淮安府外河同知。累遷永定河道。河決,總督方觀承劾英廉淤溝鑲埽,衝陷水上月堤,匿不以聞,遂誤要工。奪職,逮治,英廉抗辨。逾年讞未決,觀承請遣大臣蒞其事。上命尚書舒赫德會鞫,言英廉申報不以實,且未將淤溝先事預防,堵築經費,當責出私財以償。

上諭言:“英廉上官未及兩月,淤溝失防,咎實在前政。然觀承以總督劾屬吏,不敢率意入罪,讞逾年未定,請遣大臣蒞其事。是其心有所警畏,亦朕明慎庶政之效。仍從其請。”未幾,命在高梁橋迤西稻田廠效力。尋復自筆帖式授內務府主事。累遷內務府正黃旗護軍統領。外授江寧布政使,兼織造。英廉以父老,乞留京師,賜二品銜,授內務府大臣、戶部侍郎。

三十四年,征緬甸,師行,命與尚書托庸等董其事。遷刑部尚書,仍兼戶部侍郎、正黃旗滿洲都統。三十九年,侍郎高朴劾左都御史觀保,侍郎申保、倪承寬、吳壇交內監高雲從,泄道府記載。

上問英廉,英廉謝不知。詔詰責,命奪職,從寬留任。京師商人投呈皇六子,有所陳請,事下內務府。上召內務府諸大臣,問:“收呈者誰也?”英廉、金簡皆謝不知。邁拉遜乃言“六阿哥收呈”。上責英廉、金簡隱諱,下部議,命寬之,仍註冊。

四十二年,協辦大學士。四十四年,暫署直隸總督。四十五年,大學士于敏中卒,上以英廉本漢軍,協辦有年,特授漢大學士。漢軍授漢大學士自英廉始。尋授東閣大學士,仍領戶部。

四十六年,復署直隸總督,疏請清州縣虧帑。四十七年,加太子太保。復署直隸總督。直隸災,治賑,疏請以截存漕米補各倉儲谷,又疏請蠲未完耗羨三萬餘兩,皆從其請。尋以病乞罷,命以大學士還京師養疴。

諡號

卒,賜白金五千治喪,祀賢良祠,諡文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