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鈉

苯磺酸鈉

苯磺酸鈉是一種套用較為廣泛的有機製品。白色片狀結晶體,易溶於水,微溶於醇。用於合成新型農藥殺蟲磺,用於染料中間體、洗滌助劑以及鑄造行業。

基本信息

物質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全稱:苯磺酸鈉

苯磺酸鈉結構式 苯磺酸鈉結構式

英文名:Sodium benzenesulfonate

英文別名: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Benzenesulfonic acid,sodium salt;

Sodium benzenesulfonate;sodium,benzenesulfonate;

CAS號:515-42-4

分子式: CHSONa

分子量:180.15(按2001年國際原子量單位標準)

物理化學性質

熔點:450 °C

水溶性:可溶
性質描述:白色片狀結晶體。易溶於水,微溶於醇

密度:1.124g/mLat 25°C(lit.)

安全信息

安全說明: 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並送醫診治。
危險品標誌: Xn:有害物質
危險類別碼: R22:吞咽有害。
R36/37/38: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物質用途

用於合成新型農藥殺蟲磺,用於染料中間體、洗滌助劑以及鑄造行業。用於化學工業和合成洗滌劑的料漿調理劑。並起四大作用:

能降低料漿粘度,提高料漿流動性,使噴粉便捷,能耗降低,從而提高生產能力。

能提高含水洗衣粉的含水率2-4%,降低成本。

能促進洗衣粉中五鈉的水合作用,提高洗衣粉的抗結塊性能,提高產品質量。

減少噴粉塔尾氣細粉的損失量,減少污染,增加污染,增加產量。

物質毒性研究

小鼠每日經口染毒直鏈烷基苯磺酸鈉645、323mg/kg,同時設空白和陽性對照組,分別染毒一天和連續三及五天,用常規病理、電鏡和酶組織化學技術進行觀察,結果發現,LAS實驗組睪丸組織病理形態學改變隨著染毒劑量和時間的增加而明顯加重,生精細胞線粒體凝聚性空泡變性;SDH、LDH、ACP酶活性顯著下降,討論了毒作用的可能機理並提出合理建議。

危險性概述

緊急情況概述:造成皮膚刺激。造成嚴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險性類別:

皮膚腐蝕 / 刺激 類別 2

嚴重眼損傷 / 眼刺激 類別 2

特異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觸 類別 3

警示詞:警告

危險性說明:

H315 造成皮膚刺激。

H319 造成嚴重眼刺激。

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防範說明:

預防措施:

P264 作業後徹底清洗。

P280 戴防護手套/穿防護服/戴防 護眼罩/戴防護面具。

P261 避免吸入粉塵/煙/氣體/煙霧/蒸氣/噴霧。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風良好處使 用。

事故回響:

P302+P352 如皮膚沾染: 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 如發生皮膚刺激: 求醫/就診。

P362+P364 脫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後方可 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進入眼睛: 用水小心沖洗幾分鐘。如戴隱 形眼鏡並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隱形眼鏡。繼續沖洗。

P337+P313 如仍覺眼刺激: 求醫/就診。

P304+P340 如誤吸入: 將人轉移到空氣新鮮處,保持 呼吸舒適體位。

P312 如感覺不適,呼叫解毒中心/醫生

安全儲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保 持容器密閉。

P405 存放處須加鎖。

廢棄處置:P501 按當地法規處置內裝物/容器。

健康危害:造成皮膚刺激。造成嚴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技術要求

項目名稱 指標
活性物 % 78.00
水份 % 14.00
氯化物 % 2.00
PH值(1%液) 7-8

學生製備實驗

實驗名稱

苯磺酸鈉的製備苯磺酸鈉的製備

實驗類別

有機製備

實驗目的

1,掌握苯的磺化反應和常用磺化劑的使用;

2,掌握製備苯磺酸鈉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苯磺酸鈉的性質及分離方法。

實驗原理

磺化是親電取代反應,芳烴衍生物磺化的難易,取決於芳烴上取代基的性質,芳環上有親核取代基時有利於磺化反應。磺化反應要根據被磺化物的性質來選擇磺化劑。最常用的磺化劑有:硫酸,氯磺酸,發煙硫酸。苯的磺化較難,宜用發煙硫酸做磺化劑。

實驗用儀器和試劑

1,儀器:

三口瓶,球形冷凝管,Y型管,滴液漏斗,燒杯,溫度計,電熱套,抽濾裝置,托盤天平,量筒。

2,試劑:

苯20mL,發煙硫酸(8%)14mL,碳酸鈣,氫氧化鈣,碳酸鈉。

實驗步驟

1,磺化:

在裝有溫度計,球形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50mL三口瓶中,加入20mL苯,在不斷攪拌下緩慢滴加14mL8%的發煙硫酸(約在30min內加完),並用冷水浴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75℃。

發煙硫酸加完後,用電熱套加熱回流2h。使球形冷凝管內的苯蒸汽的冷凝界限不超過第一球為宜。

2,中和:

當反應液的溫度達到100℃,且球形冷凝管中無苯蒸汽冷凝現象時,則說明磺化完成。將物料冷卻至50℃以下,倒入盛有100mL水的燒杯中,用氫氧化鈣和碳酸鈣中和至pH=6。

3,過濾和分離磺化產物:

過濾中和液,以除去硫酸鈣。用30mL熱水淋洗濾餅,取出濾餅放入500mL燒杯中,加入50mL熱水,攪拌,過濾,濾餅再用30mL熱水淋洗,並將洗液與濾液合併。

濾液中加入碳酸鈉,將苯磺酸鈣轉變為鈉鹽。過濾(抽濾,用雙層濾紙)除去碳酸鈣,並用少量水洗濾餅。

將濾液先用燒杯蒸發,然後轉入蒸發皿中蒸發至有 苯磺酸鈉結晶出現為止,冷卻,結晶,過濾,乾燥。產品稱重,並計算產率。

注釋

[1]發煙硫酸為強腐蝕性液體,應小心操作,防止灼傷。配製時應戴眼鏡和手套,並在通風櫥內操作。

[2]磺化反應溫度應控制在110℃以下,高於此溫度會增加副產物。

[3]用碳酸鈣中和苯磺酸時,有二氧化碳氣體放出,所以碳酸鈣必須分批加入並不斷攪拌反應混合物。

[4]將苯磺酸鈣全部轉變為鈉鹽時,要不斷地取少量濾液加入少量的碳酸鈉溶液試驗,直至不再有碳酸鈣沉澱析出為止。

[5]若要得到高純產品,需用95%的乙醇進行重結晶,每克 苯磺酸鈉約需18mL95%的乙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