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

【解釋】有時記在心裡,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發音ruò cún ruò wáng

【出處】《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近義詞】若有若無、若即若離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難以捉摸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選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