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蠟染花鳥紋被面

苗族蠟染花鳥紋被面

苗族蠟染技藝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採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是中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

蠟染

蠟染,本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印染工藝,古稱蠟染為蠟纈。據《一切經音義》卷十載:“謂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引伸為細薄、摺疊之物和有花紋的絲織品都叫纈。從我國出土的單色染纈絹、兩色蠟纈絹等文物中,可以看出絲綢蠟染在古代曾盛 行,後年久失傳,現在已沒有絲綢蠟染。只有麻布、棉布蠟染。

相關信息

名稱: 苗族蠟染花鳥紋被面

類型:少數民族

年代:20世紀下半葉

館藏地:上海博物館

內容: 這是一幅蠟染的花鳥紋被面。苗族婦女善於點蠟染花,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她們親手製作,所製作品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此幅被面採用花鳥紋裝飾,是苗族蠟染的傳統題材,清新自然。

苗族蠟染花鳥紋被面 苗族蠟染花鳥紋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