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耳逸

本品為苗族千古百年來傳統驗方,原藥來源於苗疆高原腹地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無污染的苗山侗嶺:雷公山,月亮山,太陽山,十萬大山,佛頂山等原始森林中,純天然地道野生十餘味苗族食藥兩用動植物配方,以苗族傳統工藝炮製,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精製而成的口服液。

苗山耳逸
目錄1概述2製劑介紹3成分解析

1概述

本品為苗族千古百年來傳統驗方,原藥來源於苗疆高原腹地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無污染的苗山侗嶺:雷公山,月亮山,太陽山,十萬大山,佛頂山等原始森林中,純天然地道野生十餘味苗族食藥兩用動植物配方,以苗族傳統工藝炮製,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精製而成的口服液。

2製劑介紹

【名稱】苗山耳逸
【主治】苗山耳逸適用於對引起耳鳴、中耳炎等真菌具有抑菌作用。
【性狀】棕紅色或褐紅色。
【成分】商路、野菊花、澤瀉、牛膝、菟絲子、黃芪、鎖陽、益母草、黃柏、地膚子、半邊蓮、防已、豬苓、海金沙葉等野生苗族藥物。
【用法】取本品擠滴2--3滴於耳內,每日三次。
【注意】苗山耳逸僅供外用,切勿口服,孕婦禁用。

3成分解析

野菊花:清熱解毒,消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蒺疾桿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益母草:全草入藥,有效成分為益母草素,內服可使血管擴張而使血壓下降,並有頡抗腎上腺素的作用,可治動脈硬化性和神經性的高血壓,又能增加子宮運動的頻度,為產後促進子宮收縮藥,並對長期子宮出血而引起衰弱者有效,故廣泛用於治婦女閉經、痛經、月經不調、產後出血過多、惡露不盡、產後子宮收縮不全、胎動不安、子宮脫垂及赤白帶下等症。據國內報導近年來益母草用於腎炎水腫、尿血、便血、牙齦腫痛、乳腺炎、丹毒、癰腫疔瘡均有效。嫩苗入藥稱童子益母草,功用同益母草,並有補血作用。花治貧血體弱。子稱茺蔚、三角胡麻、小胡麻,尚有利尿、治眼疾之效,亦可用於治腎炎水腫及子宮脫垂。白花變型功用同益母草。
黃芪:用於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於益氣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用於表虛不固的自汗。表虛自汗,常與麻黃根、浮小麥、牡蠣等配伍;如表虛易感風寒者,可與防風、白朮同用。用於氣血不足、瘡瘍內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者。如用於瘡瘍內陷、或久潰不斂,可與黨參、肉桂、當歸等配伍;用於膿成不潰,可與當歸、金銀花、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用於水腫、腳氣、面目浮腫。配白朮、茯苓等。
半邊蓮:利水,消腫,解毒,治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跌打扭傷腫痛。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