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棍秧歌

花棍秧歌

花棍秧俗稱打花棍,是一種娛樂性的傳統舞蹈形式。在安丘市柘山鎮一帶流行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花棍秧歌為鼎盛時期,清末至民國為普及發展時期。不僅是人們節日和喜慶時的娛樂手段,而且發展成為祭神或祈雨禳災的重要活動形式。解放後至建國初期,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表演形式與內容加入了時代特徵。由於種種原因,到20世紀60年代,基本進入衰退期。

簡介

花棍秧歌 花棍秧歌

與彩帶秧歌、花絹秧歌、京調秧歌、拉罐秧歌、拍打秧歌、扇花秧歌、團扇秧歌,並稱為“八大秧歌”。

歷史由來

花棍秧歌,俗稱“打花棍”,是一種娛樂性的傳統舞蹈形式。在安丘市柘山鎮一帶流行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花棍秧歌為鼎盛時期,清末至民國為普及發展時期。不僅是人們節日和喜慶時的娛樂手段,而且發展成為祭神或祈雨禳災的重要活動形式。解放後至建國初期,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表演形式與內容加入了時代特徵。由於種種原因,到20世紀60年代,基本進入衰退期。

道具

花棍 花棍

“花棍”是花棍秧歌的特有道具,也是“花棍秧歌”名稱的由來。花棍,花棍,顧名思義,花色的木棍。花棍,用拇指粗的柳、臘木或竹竿做成。長1.2米左右,全部用紅、綠、藍、白、黃等顏料相間塗抹,兩頭開一5厘米左右小口,串上兩個銅錢或鋁鐵片,再拴上50厘米長的紅綢或綠綢。花棍秧歌隊少則二十幾人,多則三、五十人。

表演形式

主要表演形式

花棍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大場、中場、小場。一般開始和結束為大場,即以變換隊形為主的大型集體舞,表演人數一般在16至60人之間,主要表演不同隊形的變化。常用隊形有“滿天星”、“八卦陣”、“單雙圓場”、“縱變橫”、“四變二”、“二變一”、“龍頭串尾”、“龍尾接頭”、“單陣”、“雙串”、“S形串”等近60種之多。中場是5至10人表演的打棍技巧。小場穿插於中場,是1至3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獨舞、雙人舞。花棍秧歌的表演場地主要在大街、場院或空場上,突出技巧的中小場亦可在舞台上。表演者的著裝服飾,一般是男身穿一身黃綢彩服,頭扎彩巾,腳穿黑(黃)布底彩鞋;女身穿一身紅(綠)綢彩衣或紅綠相配的彩衣,腳穿紅或綠色的布底綢緞彩鞋,頭上插花。男女均腰扎紅(綠)綢彩帶,每人雙手各握一花棍。

演變史

花棍秧歌,主要是走街串巷的過街場子表演,大多在春節期間活動。每年的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是集中活動期。先由各村“打小秧歌”,“鬧小場子”或“對打秧歌”活動,正月十五開始,便由幾個村自願聯合來演“大場子”,或集中一地(如政府駐地、集市、廟會等)舉辦匯演比賽,形成春節文娛活動的高潮,增加了節日的喜慶和歡樂氣氛。1943年9月,安丘縣抗日民主政府在西古廟村成立時,就有30多支花棍秧歌隊與其它文藝形式一起參加了慶祝演出。1944年10月,在歡送參軍大會上進行了表演,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8年,柘山人民公社成立慶祝大會上,各村花棍秧歌隊都進行了精彩的表演。新中國成立後,各地又創造出具有革命內容、形式樸實健康的新花棍秧歌,成為民眾在節日、集會時經常表演的民間舞蹈。

表演技巧

花棍秧歌表演技巧 花棍秧歌表演技巧

花棍秧歌的表演技巧主要有:“前後打”、“左右擺”、“拐肘打”、“背肩打”、“腳踢打”、“掄花打”、“十字打”、“三角打”、“對打”等。“前後打”是表演者雙手握棍、上下豎直、雙臂前伸,雙棍碰擊或雙臂後置碰擊,也可上舉頭頂或下伸大腿兩側碰擊;“左右擺”是表演者雙手握棍向左或右進行碰擊;“拐肘打”是彎起左(右)肘碰擊右(左)花棍;“背肩打”是左手花棍碰擊右肩,右手花棍碰擊左肩的交叉打擊;“腳踢打”是左(右)腳彎起踢打右(左)花棍的上部;“掄花打”是左右手花棍交叉上下左右輪番碰擊;“對打”即兩人面對面以相同的動作碰擊對方花棍;“十字打”和“三角打”即行進步伐中的花樣碰擊和隨身步扭動的鏇律舞動打擊花棍。花棍在打(碰)擊時,發出有節奏的“啪啪”、“嘩嘩”的響聲,悅耳動聽,彩綢飛舞,花棍鏇轉,五艷六色,煞是耀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